1.综合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与司南相比,罗盘针有哪些进步?
材料二 舟师识地理,夜则望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萍州可谈》
材料三 南对占城,西望真腊,东则千里长沙、万里石塘(指南海诸岛),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往来,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唯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焉。
──南宋赵汝适《诸蕃志》
(2)材料二中所说的情况最早应该出现于什么时候?请说明理由。
(3)从材料二到材料三,指南针的地位有什么不同?
材料四
(4)火药是在何时发明的?何时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5)简述中国的火药技术外传的情况,并分析火药传入欧洲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
(6)我国古代科技成果举世公认,但鲁迅却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请谈谈你对此现象的理解。
材料一

(1)与司南相比,罗盘针有哪些进步?
材料二 舟师识地理,夜则望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萍州可谈》
材料三 南对占城,西望真腊,东则千里长沙、万里石塘(指南海诸岛),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往来,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唯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焉。
──南宋赵汝适《诸蕃志》
(2)材料二中所说的情况最早应该出现于什么时候?请说明理由。
(3)从材料二到材料三,指南针的地位有什么不同?
材料四

(4)火药是在何时发明的?何时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5)简述中国的火药技术外传的情况,并分析火药传入欧洲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
(6)我国古代科技成果举世公认,但鲁迅却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请谈谈你对此现象的理解。
2.选择题- (共8题)
2.
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写道:“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以下事件发生在宋代的是( )
①发明活字印刷术 ②改进造纸术 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④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①发明活字印刷术 ②改进造纸术 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④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3.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
A.汉朝 | B.唐朝 | C.宋朝 | D.元朝 |
5.
根据以下四个片断联想:①前身称“司南”;②宋代时加以改进和完善;③曾在新航路的开辟与郑和下西洋中发挥重要任用;④被称为“航海的眼睛”。这项发明是( )
A.火药 | B.印刷术 | C.指南针 | D.造纸术 |
7.
“北宋时,有人在黏土制成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单字,再用火烧成陶字。排版时,把陶字放在一个铁框里,排满为一版;印刷时可以同时排版,效率很高。印完一版以后,陶字拆下还可以再用。”这里介绍的是
A.雕版印刷术 |
B.火药的使用 |
C.指南针的发明 |
D.活字印刷术 |
9.
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中国,他在自己的游记中这样描写当时的中国皇宫:“大殿和房间都装饰雕刻着镀金的龙……”材料中的“中国皇宫”是在( )
A.唐朝的长安 | B.北宋的开封 | C.元朝的大都 | D.明朝的北京 |
3.填空题- (共7题)
14.
______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到_______开始运用于军事领域。中国的火药和烟火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____________传到了欧洲后,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8道)
填空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