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2019届九年级中招模拟训练(二)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77793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1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他们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材料二 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群情激愤。康有为、梁启超等发起“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戊戌变法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材料三《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为辛亥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l)依据上述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概括促进中国近代化起步的因素有哪些。

(2)依据上述材料反映的近代化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两次对政治制度的探索。

(3)以中国近代化历程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商书大传》云:“公卿之太子,大夫,元士嫡子,年十三,始入小学,见小节而践小义。年二十入大学,见大节而我大义。此世子入学之期也。”又云:“十五年入小学,十八入大学者,谓诸子姓既成者,至十五入小学,其早成者十八入大学。”

在西方,“大学”一词的本义是指一个团体或行会,大学最初与中世纪成市中的手工业行会和商人行会的性质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大学是由教师或学生组成的保护自身权盗的团体,后来逐新用来指专门的教育机构。

(1)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古代大学与西欧中世纪大学有什么不同。

(2)根据所学知识,举一例西欧早期的大学。谈谈中世纪西欧大学对当今大学的影响。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什么工业革命是在18世纪后期而不是在早100年或1000年时发生?答案在很大程度上可从海外大扩张之后欧洲惊人的经济发展中找到。

材料二 工业革命不仅是美洲和澳大利亚被欧化的主要原因,也是欧洲虎大的殖民地结构在亚洲和非洲得以建立的主要原因。1870年以后,“新帝国主义”使地球的很大一部分表面成为欧洲少数强国的附属物,欧洲强国在扩展的过程中,把新的文明带到就征服地区,引发了这些地区的变革。

材料三 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大多数历史学家都已能分清曾在数十年里一直起作用的背景原因和在1914年6月28日佛兰益·变迪南大公被刺后的紧张的数星期中开始起作用的直接原因。最重要的背景因素有五个:经济上的竞争、殖民地的争夺、相互冲突的联盟体系、势不两立的民族主义能望和不可送转的军事时间表。

(1)依据材料一,指出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的必然性。

(2)依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末世界发展的主要特点并分析推动这一特点形成的因素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因素中经济上的竞争、殖民地的争夺和相互冲突的联盟体系的内在联系。谈谈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一战之间的关系。

4.

   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2.选择题(共20题)

5.
下面两幅图片中的历史遗迹可以共同印证的历史结论是(   )
A.秦朝国力的强盛B.丝绸之路的存在
C.雕塑艺术的精湛D.佛教传人中国
6.
北宋时期,开封(史称东京)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繁华的世界大都会.下列反映了这一观点的是(   )
A.
B.
C.
D.
7.
5月30日清晨,广州三元里及各乡数千乡民手持武器包围类军盘踞的四方炮台。英军司令率部出击,群众按计划将敌人诱至牛栏冈后,埋伏在周围的七八千群众冲出来,将英军团团围住。材料中描述的事件发生在(   )
A.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B.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8.
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令举国哗然。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由此引发了(   )
A.护国战争B.护法运动C.二次革命D.广州起义
9.
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诞生之间关系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10.
***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说:“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认为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的决定因素是(   )
A.工农群众作为基础B.中共领导的武装力量
C.形成中的统一战线D.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11.
下面两幅图片体现的主题反映了近代中国(   )
A.社会生活的变化B.出行方式的变化
C.经济领域的变化D.教育文化的变化
12.
中央人民政府命令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之际,通知西藏地方政府派遣代表来中央举行谈判,以便订立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地方政府在中央人民政府的和平解放西藏的方针和民族平等政策的影响下,派阿沛·阿旺晋美来中央谈判。上述材料强调的是(   )
A.中央人民政府命令解放军进军西藏是要武力解放西藏
B.中央人民政府通知西藏派遣代表来中央进行谈判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
C.西藏地方政府接受中央人民政府谈判的主张是因为武力威慑
D.和平解放西藏是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
13.
北京天桥百货商场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面“商业红旗”,得到过很多荣誉称号,是当时著名的国营企业。后来企业效益下滑。那个时候的商场,总经理只有10元钱的审批权,就连修个厕所都要向上级申请拨款。1984年,商场进行股份制改革。材料中企业效益下滑和进行股份制改革的原因是
A.政企不分,企业没有经营自主权B.依赖上级,企业缺乏主动性
C.发展受阻,职工缺乏积极性D.改革受限,国家不给发展政策
14.
1972年,中日发表《联合声明》:“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下列解读有误的是(   )
A.中日《联合声明》的发表标志着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中日建交的基础是日本对历史问题的态度
C.尼克松访华是促成中日发表《联合声明》的重要原因
D.中日建交体现了两国人民忘却历史的伤痛,开启历史的新篇章
15.
***在1956年的一次国务会议上说:“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这样就为大大地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这段话体现出三大改造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是
A.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B.使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C.使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
D.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6.
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这个“转型”的表现有(   )
①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的出现
②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中出现雇佣关系
④农材中富裕农民逐渐成为早期的农业资本家
④城市中的市民阶层中的一部分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17.
伴随着英国成长的历史,我们看到:17世纪资产阶级政体的建立令它引领潮流;18世纪经济的突飞猛进让它独占鳌头……材料中17世纪“引领潮流”和18世纪“独占鳌头”指的是(   )
A.确立君主立宪制和成为世界工厂B.确立君主立宪制和成为殖民帝国
C.确立民主共和制和为世界工厂D.确立民主共和制和成为殖民帝国
18.
俄国普希金在思考“拿破仑究竟给俄国和世界带来什么”时,从政治、文化和理念的层面,而非战争的层面,揭示拿破仑最为珍贵的价值。下列属于普希金认为的拿破仑的珍贵价值的是(   )
A.一生中数次打败反法联盟的进攻
B.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传播了资产阶级的自由思想
C.战争所到之处,给被侵略国家带来了灾难
D.扩展了法国的疆土
19.
关于下面两本著作与马克思主义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资本论》和《共产党宣言》都是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
D.《资本论》和《共产党宣言》都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来源
20.
19世纪60年代,美国成为单一的、联合的、强大的国家而继续存在,这奠定了美国在20世纪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基础。如果美国在这一时期分裂成了两个或者更多的国家,或者北方没有赢得胜利,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材料表达的主旨是(   )
A.美国独立战争为美国20世纪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奠定了基础
B.美国南北战争为美国20世纪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奠定了基础
C.美国南北战争北方赢得胜利是造成美国分裂的原因
D.美国南北战争南方赢得胜利是美国成为单一的、联合的、强大的国家的基础
21.
某苏联领导人在1925年评论某项经济政策时指出:它是无产阶级国家所采取的一种特殊的政策,它预计到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预计到消灭阶级和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这一经济政策的作用是(   )
A.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
B.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C.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D.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
22.
欧洲对殖民地帝国的控制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被削弱,但还没有遭到彻底的破坏;实际上,欧洲因获得作为托管地的阿拉伯地区而扩大了它的殖民地范围。其中为帝国主义殖民地范围“扩大了”提供依据的是(   )
A.《凡尔赛条约》B.《九国公约》
C.《共产党宣言》D.《联合国家宣言》
23.
中俄两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中指出:“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作为当前人类发展阶段的重要趋势,其发展进程存在不平衡相矛盾的现象。”与材料中“不平衡和矛盾”无关的是(   )
A.美国企图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B.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南联盟
C.欧盟成立后,欧洲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D.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
24.
1975年、1980年、1985年、1995年,联合国先后召开了四次世界妇女大会,肯定妇女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倡导提高妇女教育和健康水平;消除性别歧视和妇女贫困;保护妇女人权。依据材料,当今世界女性地位的提高是由于(   )
A.工业革命创造了更多的工作机会
B.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C.妇女解放运动的推动
D.联合国对妇女地位的关注和推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