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说明:图1图2为洋务运动时期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和汉阳铁厂,图3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八幡制铁所
材料二自强运动(洋务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莫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如果没有这一步的话,后面的改革就很难。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在(明治)政府的大力保护和扶植下,1886年至1890年间,在日本出现了早期产业革命热潮。它几乎扩展到一切主要工业部门,特别是以纺织业为中心的轻工业部门发展异常迅猛。到甲午战争前后,日本初步实行了资本主义工业化。
——叶渭渠主编《日本文明》
材料四 1894年9月,黄海风云突变。……几乎不约而同的,美国、法国、英国、德国和俄国的军舰都聚集在这里,等待集体观摩一场影响东亚,乃至整个世界历史进程的殊死搏斗。……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上演的蒸汽铁甲舰队之间的决战,交战的双方分别是大清朝的北洋水师和日本的联合舰队。
——记录片《走向海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汉阳铁厂是由谁创办的?它属于洋务派创办的什么类型的企业?(2分)
(2)材料二反映明治政府为发展经济采取了哪些措施?(2分)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归纳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对中日两国走上近代化道路所起的作用。(4分)
(4)材料四描述了甲午中日战争的哪一战役?这次战役中牺牲的爱国将领是谁?(2分)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四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材料一

说明:图1图2为洋务运动时期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和汉阳铁厂,图3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八幡制铁所
材料二自强运动(洋务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莫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如果没有这一步的话,后面的改革就很难。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在(明治)政府的大力保护和扶植下,1886年至1890年间,在日本出现了早期产业革命热潮。它几乎扩展到一切主要工业部门,特别是以纺织业为中心的轻工业部门发展异常迅猛。到甲午战争前后,日本初步实行了资本主义工业化。
——叶渭渠主编《日本文明》
材料四 1894年9月,黄海风云突变。……几乎不约而同的,美国、法国、英国、德国和俄国的军舰都聚集在这里,等待集体观摩一场影响东亚,乃至整个世界历史进程的殊死搏斗。……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上演的蒸汽铁甲舰队之间的决战,交战的双方分别是大清朝的北洋水师和日本的联合舰队。
——记录片《走向海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汉阳铁厂是由谁创办的?它属于洋务派创办的什么类型的企业?(2分)
(2)材料二反映明治政府为发展经济采取了哪些措施?(2分)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归纳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对中日两国走上近代化道路所起的作用。(4分)
(4)材料四描述了甲午中日战争的哪一战役?这次战役中牺牲的爱国将领是谁?(2分)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四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2.
九年级历史学习小组开展了《世界与中国》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资料呈现)(近代世界)
材料一 世界强国工业生产能力变化趋势表(1860-1900)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近代中国)
材料二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列强再次侵入北京,各国军队在北京城划区驻扎,要求所驻区域的所有中国人家必须悬挂占领国国旗。一时间,中国的心脏插着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
——《复兴之路》
(当代中国)
材料五 在近30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踩着历史的节奏(20世纪70年代中期全球化的起步、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形成、21世界初经济全球化的加强),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问题探究)
(1)根据材料一分析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世界强国工业生产能力变化趋势,并分析影响这种趋势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
(2)材料二中“这场战争”指的是什么?(1分)为什么说这场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2分)
(3)材料三“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指的是什么?(2分)
(4)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出中国“每一步都没有落空”的标志性事件。(3分)
(各抒己见)
(5)对比现实与历史,你认为当代中国与近代中国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资料呈现)(近代世界)
材料一 世界强国工业生产能力变化趋势表(1860-1900)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近代中国)
材料二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列强再次侵入北京,各国军队在北京城划区驻扎,要求所驻区域的所有中国人家必须悬挂占领国国旗。一时间,中国的心脏插着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
——《复兴之路》
(当代中国)
材料五 在近30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踩着历史的节奏(20世纪70年代中期全球化的起步、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形成、21世界初经济全球化的加强),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问题探究)
(1)根据材料一分析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世界强国工业生产能力变化趋势,并分析影响这种趋势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
(2)材料二中“这场战争”指的是什么?(1分)为什么说这场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2分)
(3)材料三“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指的是什么?(2分)
(4)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出中国“每一步都没有落空”的标志性事件。(3分)
(各抒己见)
(5)对比现实与历史,你认为当代中国与近代中国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3.
古今中外,民生问题受到有识之士的重视。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太宗说:“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而奉其身,尤割股以啖(喂)腹”。关于君民关系,唐太宗理解为:“人君赋敛不已。百姓既弊,其君亦亡。”
——《贞观政要》
材料二 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若能将平均地权做到,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则社会革命已成七八分了。
——引自《孙中山全集》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关注民生,重视发展经济。观察下列图片

材料四 “农民们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对列宁来说,这一政策只是暂时的退却。这一政策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太宗的治国思想是什么?请例举贞观之治的措施加以说明。(3分)此后哪位皇帝在位时唐朝步入鼎盛时期?(1分)
(2)从材料二中看出孙中山认为社会革命成功的关键是什么?(1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新中国在农业方面成功的社会变革有哪些?(2分)起到了什么共同作用?(2分)
(4)材料四中“这一政策”指的是什么?这一政策的实施取得了什么效果?(2分)
材料一 唐太宗说:“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而奉其身,尤割股以啖(喂)腹”。关于君民关系,唐太宗理解为:“人君赋敛不已。百姓既弊,其君亦亡。”
——《贞观政要》
材料二 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若能将平均地权做到,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则社会革命已成七八分了。
——引自《孙中山全集》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关注民生,重视发展经济。观察下列图片

材料四 “农民们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对列宁来说,这一政策只是暂时的退却。这一政策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太宗的治国思想是什么?请例举贞观之治的措施加以说明。(3分)此后哪位皇帝在位时唐朝步入鼎盛时期?(1分)
(2)从材料二中看出孙中山认为社会革命成功的关键是什么?(1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新中国在农业方面成功的社会变革有哪些?(2分)起到了什么共同作用?(2分)
(4)材料四中“这一政策”指的是什么?这一政策的实施取得了什么效果?(2分)
2.判断题- (共1题)
3.选择题- (共17题)
6.
近来南海争端愈演愈烈,九年级1班的同学准备了一个“维护主权,打击侵略”的主题班会,以下是他们收集的历史资料,跟主题不符的是()
A.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 |
B.康熙帝三征噶尔丹 |
C.郑成功率军攻破赤嵌城 |
D.清军赢得雅克萨之战的胜利[来源 |
11.
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上海,你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有人乘火车、轮船、汽车出行 |
B.有人使用无线电话与亲友联系 |
C.有人阅读《申报》了解国内外大事 |
D.有人在电影院门口看影星的海报照片 |
12.
抓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与“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主政治建设”等关键词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
A.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
B.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C.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D.制定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13.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诗歌缘起,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盛唐气象,再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革命情怀,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用这些最熟悉、最打动人心的诗词,激发观众的记忆与情怀,带领观众在“熟悉的陌生题”中领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精髓。中华好诗词( )
①是中华民族可贵的精神财富 ②有着浸润心灵、启迪人心的力量
③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④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14.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诗歌缘起,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盛唐气象,再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革命情怀,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用这些最熟悉、最打动人心的诗词,激发观众的记忆与情怀,带领观众在“熟悉的陌生题”中领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精髓。中华好诗词( )
①是中华民族可贵的精神财富 ②有着浸润心灵、启迪人心的力量
③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④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15.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诗歌缘起,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盛唐气象,再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革命情怀,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用这些最熟悉、最打动人心的诗词,激发观众的记忆与情怀,带领观众在“熟悉的陌生题”中领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精髓。中华好诗词( )
①是中华民族可贵的精神财富 ②有着浸润心灵、启迪人心的力量
③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④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18.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被誉为“两弹一星”精神。在我国国防科技战线上奋斗了28年,被誉为“两弹元勋”的英雄模范人物是( )
A.袁隆平 | B.邓稼先 |
C.李四光 | D.焦裕禄 |
20.
在“你最崇拜的美国总统”的民间调查中,华盛顿、林肯和罗斯福三人得票最多,其中林肯的主要事迹是()
A.推行新政并领导了反法西斯战争 |
B.解放黑人奴隶并维护了国家统一 |
C.结束了中美长达二十余年的隔绝状态 |
D.领导北美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