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盘锦大洼2017-2018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模拟试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7702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6/16

1.综合题(共4题)

1.
中央集权制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唐、宋、元三代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唐太宗加强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2)宋初宰相赵普认为,要天下安定,应该“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这是从哪些方面加强中央集权?为此,宋朝新设了哪些职务?
(3)元朝中央管理军事和监察的分别是什么机构?由中央直接管辖的地区被称为什么?其他大部分地区由哪一机构管理?
(4)元朝时,管理西藏和台湾的机构分别是什么?
2.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我国古代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列图片材料 反映了中国古代对外联系的概貌。

材料二 有一副对联描述图一人物:“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渡出海,终抵东减。”
材料三 宋朝在一些重要的海港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代的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从西太平洋到印度洋,波斯湾,都航行着来往中国……海外贸易的收入,在宋代财政上占有重要地位。
请回答:
(1)与材料一中图一图二有关的对外交往的史实是什么?这反映出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请再举一例说明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的典型史实。
(2)唐朝对周边国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请你说说这是为什么?
(3)与材料中图三有关的对外交往的史实是什么?最远到达什么地方?
(4)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宋代的对外贸易情况如何?
(5)通过材料二的描述以及材料一中图一图二人物的事迹,你从中获得哪些对今后的学习生活有益的启示?
3.
认识历史名人,知道他们对历史的发展做出的贡献。

(1)图一中的人物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故被北方各族共同尊称为什么?这一政策有什么表现形式?并举一例说明。
(2)唐朝的对外交往可归纳为“一取一送”,图二中人物的东渡,此举有何意义?
(3)唐朝的民族政策和对外交往给我们当今留下什么启示?
(4)图三中的人物是谁?有何发明?此发明有何意义?
(5)图一、图四中的人物都认为: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都注重农业的发展,注重减轻农民负担,注重解决民生问题,请各举一例说明他们的具体做法。
4.
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带一路”示意图

(1)丝绸之路是中国开放沟通、拥抱世界的证明,为开辟这一商路作出了杰出贡献的冒险家是谁?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新疆将被打造成我国核心区,新疆早在西汉就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材料二 因国威之运畅,我国的文化和外国的文化就起了交流互织的作用。东北一隅,自高句丽、百济平后,新罗即大注意于增进中国文化。日本亦屡遺通唐使,并带了许多僧侣和留学生来。朝鲜半岛南部和日本举国的华化,实在此时。

——吕思勉《中国通史》

(2)材料二反映出唐朝的对外政策是怎样的?“我国的文化和外国的文化就起了交流互织的作用”,试举的说明。
材料三  “自永乐三年(1405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涛如山,视诸夷城,迥隔于烟霞螵缈之间。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者.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材料四 乾隆时期,闽浙总督杨庭璋在奏章中写道:“近来闽粤贸易,看船甚觉减少,即内地贩洋商船亦多停驾不.在外番因能置买丝斤,运来之货日少,而内地所需洋货,价值亦日见增.中外均无神益。”
(4)材料四的奏章中反映了清朝实行的哪政策?

2.选择题(共13题)

5.
西藏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早在唐朝时期,就与中原有密切的联系,描绘唐太宗接见吐蕃松赞干布求婚使节情景的名画是( )
A.《洛神赋图》B.《女史箴图》C.《天王送子图》D.《步辇图》
6.
下列政权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①北宋
②辽
③西夏
④金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①②④③
7.
下列是某网络小说中对元朝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A.在中央设行省掌管全国行政事务,下设六部分管政务
B.元朝设立御史台负责监察
C.设立枢密院掌管全国军事事务
D.将山东、山西、河北地区被称为“腹里”。纳入中书省管辖
8.
宋朝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当时人们为什么不以从军为荣
A.宋朝重武轻文B.宋朝重文轻武
C.从军死伤几率大D.从军收入低
9.
为后来北宋结束分裂割据的局面准备了重要条件的是
A.王安石变法
B.后周世宗的改革
C.杯酒释兵权
D.陈桥兵变
10.
在文物收藏热中,某历史兴趣小组模仿中央电视台举行“鉴宝”活动。下列“宝物”一定不属于文物的是(   )
A.标有:唐朝景德镇的瓷器——“唐三彩奔马”B.标有:宋朝景德镇的瓷器——“绿釉黑花瓶”
C.标有:宋朝的指南针——“罗盘针”D.标有:宋朝的纸币——“交子”
11.
(2016·四川内江·4)南宋诗人陆游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
A.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
B.宋代手工业进步
C.宋代商业繁荣,出现了“会子”
D.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12.
下列史实,不属于中外友好交往的是
A.玄奘西游
B.鉴真东渡
C.郑和下西洋
D.威继光抗倭
13.
梁启超在谈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发出这样的感慨:“哥伦布之后,有无数哥伦布;郑和下西洋之后,竟无第二个郑和。”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西方的航海技术远比比中国先进
B.明朝的国力已远远落后西方国家
C.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特性决定的
D.中国人热爱和平西方热衷海外殖民
14.
“京剧的形成是有清以来最为重要的文化现象。清代戏曲一方面是各种声腔纷纷兴起,互相争胜;另方面又彼此交流,实行新的综合。没有新的综合,就不会有曲调丰富、艺术表现力强大的大型新剧种的出现。”材料反映了
A.京剧已成为“百戏之祖”
B.京剧艺术经融合而推陈出新
C.京剧是古代戏曲的高峰
D.京剧标志着古代戏曲的成熟
15.
听说新版的初一历史教材将岳飞的称谓改为民族英雄之后,黄明同学就着手在现行初中历史教材中寻找“民族英雄”。下列人物中不会被黄明同学列入“民族英雄”的是()
A.戚继光
B.郑成功
C.宋应星
D.邓世昌
16.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了丞相胡惟庸,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明太祖这样做的目的是  (    )
A.控制军队B.强化皇权
C.钳制思想D.改革科举
17.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这一诗句反映的是下列哪次反侵略斗争?()
A.戚继光抗倭B.郑成功收复台湾
C.左宗棠收复新疆D.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