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31题)
1.
梭伦改革时“按每年收入多少将雅典公民分为四个等级”,打破了“贵族专权的局面”,这是因为
A. 工商业奴隶主获得了政治权力
B. 下层平民获得部分政治权力
C. 以财产资格代替部落血缘资格
D. 因债务沦为奴隶的人重获自由
A. 工商业奴隶主获得了政治权力
B. 下层平民获得部分政治权力
C. 以财产资格代替部落血缘资格
D. 因债务沦为奴隶的人重获自由
2.
《十二铜表法》规定:原告传被告出庭,如被告拒绝,原告可邀请第三者作证,扭押同行。如被告因疾病或年老不能出庭,原告应提供交通工具。如诉讼当事人为富有者,则担保其按时出庭的保证人,应为具有同等财力的人;如为贫民,则任何人都可以充任。材料表明罗马法的特点是
A.条文清晰,实用性强 |
B.尊重传统,灵活性强 |
C.保护贵族,阶级性强 |
D.承认契约,原则性强 |
3.
1784年,英国下议院以208票对196票延搁了首相小威廉·皮特关于增收补助金的议案,并上书国王要求改组政府。小威廉·皮特宣称:“我信任我的同僚,但我更信任自己。”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是
A.交给最高法院裁决 | B.提交国王作出决策 |
C.悍然出兵驱散议会 | D.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
4.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意志皇帝在国际上代表帝国,以帝国名义宣战、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或条约,首相主持帝国政府,不对议会负责,可以解散议会;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行使立法权;帝国司法机关为帝国法院,地方法院则是各邦法院。这反映出当时德国
A.有明显的专制主义色彩 |
B.政体体现了分权的思想 |
C.建立起了责任内阁制度 |
D.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
5.
下面关于美国联邦政府的“分权与制衡”的原则的叙述,正确的是
A.联邦法院的大法官由总统任命,需国会同意,除非犯罪,终身任职 |
B.总统及其内阁向国会负责 |
C.参议院和众议院的议员都是任期6年 |
D.国会拥有立法权和解释一切法律及条约的权力 |
6.
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这“三次高潮”的相同点是( )
A.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 |
B.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 |
C.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 |
D.革命对象与领导阶级 |
7.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你认为战胜国“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
A.战争赔款太少 |
B.外国商品滞销 |
C.清政府的抵制 |
D.鸦片仍然不能输入 |
9.
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抵制 |
B.《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 |
C.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缩减 |
D.清政府限制广州对外贸易 |
10.
下列太平天国运动中提出的主张,最符合社会转型趋势的是
A.“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
B.“所有婿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 |
C.“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 |
D.“凡有仿造外国火车、轮船、器皿者,给予专利鼓励” |
11.
***说:“我刘邓、陈粟、陈谢三路野战大军……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歼灭大量敌人,……使蒋军处于被动地位,起了决定性的战略作用。”该军事行动的“战略作用”是
A.解放军迫使国民党停止全面进攻 |
B.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
C.解放军拉开战略决战的序幕 |
D.解放军基本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 |
12.
巴黎公社与俄国十月革命同为无产阶级革命,都建立了政权,却有着很大的不同,其中最大的不同点在于
A.十月革命比巴黎公社晚了近半个世纪 |
B.十月革命是列宁领导的,巴黎公社是马克思领导的 |
C.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D.巴黎公社失败了,十月革命因未遭到临时政府的镇压而取得了成功 |
13.
《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段话反映了
A.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 | B.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 |
C.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 | D.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 |
14.
1980年8月,邓小平在回答意大利记者奥琳爱娜·法拉奇提出的“怎样才能避免或防止再发生诸如‘文化大革命’这样可怕的事情”时指出:“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为此,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A.进一步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B.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
C.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 |
D.发展基层民主 |
15.
“人大和国务院是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管理机关,如果把人民政协也搞成国家权力机关,就成为二元论了,这样就重复了、分散了,民主集中制就讲不通了.”与***这段话直接相关的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
C.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
D.中共八大二次会议的召开 |
17.
某学校的历史学习小组在研究二战后的国际关系课题时,要给“柏林墙”、“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朝鲜战争”这些材料冠一主题,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A.美苏冷战 |
B.和平与动荡并存 |
C.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
D.多极化趋势加强 |
18.
“现存的全球治理格局不可否认的是,美国强权仍在,美元霸权仍在,与此同时,区域秩序重构也逐渐成为国际舞台上越来越频繁上演的‘动作戏’。”材料中的“动作戏”说明
A.美国在到处干涉国际事务 | B.世界上联合抗美力量增强 |
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加强 | D.地区冲突己成世界新危机 |
19.
明代时期关于苏南太湖地区生产生活的《便民图纂》载:“男子园中去采桑,只因女子喂蚕忙。蚕要喂时桑要采,事须分管讲相当。”这反映了
A.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 |
B.农民生活悠闲且富足 |
C.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 |
D.家庭生产的经营形式 |
20.
“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这是至今流传在上海地区的一首民谣。下列对“黄婆婆”历史贡献的表述,正确的是
A.促进了古代蚕桑生产的发展 |
B.推动了古代丝织技术的发展 |
C.促进了汉代纺织技术的改进 |
D.推动了元代棉纺织业的发展 |
24.
有人说,21世纪是海洋经济的时代,而古希腊的战略家狄米斯·托克利也曾说过:“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17世纪控制海洋、拥有海上殖民霸权的国家是
A.西班牙 | B.荷兰 | C.法国 | D.英国 |
25.
下表是1915~1919年中国纱厂盈利指数,造成这种势头的最主要原因是
年份 | 1915 | 1916 | 1917 | 1918 | 1919 |
盈利指数 | -4.38 | 7.61 | 36.93 | 21.43 | 70.56 |
A.南京国民政府的政策鼓励 |
B.“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 |
C.群众性反帝斗争的推动 |
D.帝国主义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
26.
1936年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期间,国民政府针对长江部分航道堵塞情况严重的问题,花大力气对长江航道进行了疏理,炸毁了威胁船只的暗礁,清理淤积的河床,扩大了长江的航运量。以上举措
A. 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 适应了全面抗战需要
C. 抵制了列强的经济扩张
D. 强化了经济统制政策
A. 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 适应了全面抗战需要
C. 抵制了列强的经济扩张
D. 强化了经济统制政策
28.
“凤阳县粮食产量三年三大步:1980年产粮
亿公斤;1981年产粮
亿公斤;1982年产粮
亿公斤。”这则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



A.凤阳县粮食产量的逐年提高 |
B.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地调动 |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适应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
D.改变了凤阳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
29.
色诺芬《回忆录》记载:“(苏格拉底)主持人民大会,不允许人民非法投票,而是要符合法律,他反对群众的反复无常,无法无天”。材料反映出( )
A.苏格拉底维护民主政治 | B.苏格拉底之死的直接原因 |
C.民主政治导致雅典灭亡 | D.雅典奉行法律至上原则 |
30.
19世纪的一则名人讣告这样评价他的某项成果:“他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的力大无穷……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有助并报偿后代的劳动。”这位名人是
A.牛顿 |
B.瓦特 |
C.西门子 |
D.爱迪生 |
31.
***曾说:“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惟目前的内外压迫,非一阶级之力所能推翻,主张用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这一论述
A.阐明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理论 |
B.说明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理由 |
C.指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
D.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纲领 |
2.选择题- (共3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1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