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练习题:单元清3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764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2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雪》
(1)材料中的“唐宗”“宋祖”分别指的是谁?
(2)“唐宗”开创了哪个治世局面?“宋祖”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有何重大功绩?
(3)成吉思汗被称为“一代天骄”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请你用一句话评价上述统治者。
2.
中国古代的中原汉族政权的统治者都很重视民族关系的处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今天文成公主来西藏,狮子进了大森林,孔雀落在大平原,不落的太阳高高升起,西藏从此幸福太平……
材料三:……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阁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1)材料一这句话是谁说的?
(2)材料二中当时哪个少数民族的首领娶了文成公主?歌谣为什么说文成公主入藏使“西藏从此幸福太平”?
(3)材料三反映的事件在历史上称为什么?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北宋和哪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
(4)材料三中对峙局面是议和的结果,对于这次议和,历来有两种评价:第一种主要是否定,认为这是一个不平等的、屈辱的盟约。第二种主要是肯定,认为签订这个盟约是件好事。你怎样看待这两种评论?请谈谈你的看法。
3.
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抹亮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过自东吴以来至南朝刘宋时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三吴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超过了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
材料二:两幅历史图片

材料三: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江南经济区”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图一中,大运河的南北起点的名称是什么?大运河的开通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3)材料二中图二所示的农业生产工具是古代江南农民创造的。它最先出现于哪一朝代?说出这种工具的名称。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不少的创造、创新和发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隋朝虽然是一个短命王朝,但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这一时期在制度上有什么贡献?
(2)唐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辉煌的时期。唐朝手工业在瓷器领域的突出成就是什么?在农业领域创新的灌溉工具是什么?
(3)北宋时期,我国海外贸易空前发达。在技术上为此提供重要条件的一项发明创造是什么?
(4)元朝的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开创了一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政治制度。这是一项什么制度?
(5)一个人的创新精神应包含哪些内容?

2.选择题(共9题)

5.
“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苏轼在诗中赞美颜真卿的(  )
A.书法成就B.变法思想C.狩猎技巧D.医学思想
6.
唐宋元明清,是大家都熟悉的朝代,但是每个时代都会有其主流文学形式,宋代的主流文学形式在这种说法中也淹没了一些其他的历史朝代,比如和宋朝并立的辽和西夏。那么在唐朝和宋朝之间也有一段很长的历史时期,这一段时期是(  )
A.南北朝时期B.三国时期C.春秋战国D.五代十国
7.
“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出现这种历史现象主要是由于(  )
A.统一文字B.独尊儒术
C.始设进士科D.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
8.
宋代社会的基础是文官政治。在重文轻武的国策背景下,有较高社会地位的是(  )
A.士B.农C.工D.商
9.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尊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一项与此盟约无关
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以后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D.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
10.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铁木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组织家暨军事家之一,他在政治上和战场上的光辉成就,在二十世纪之前,很少人可跟他媲美。”他给予铁木真如此评价的主要依据是( )
A.统一蒙古B.统一全国C.建立元朝D.创立行省制度
11.
“□□的统一,结束了300多年来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疆域最为辽阔的朝代。”“□□”处应填写
A.隋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12.
《元史地理志》载:元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导致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
A.行省制度的推行B.三省六部制的实行
C.郡县制的实行D.分封制的推行
13.
读其词“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超然于尘垢之外 ”,开创了豪迈词风,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的词人是(  )
A.苏轼B.辛弃疾C.柳永D.马致远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