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第五联盟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763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4/27

1.综合题(共1题)

1.
隋唐到宋元时期是中国的繁盛时代。请结合下列资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制度篇)
材料一: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行省制源于魏晋时的行台,当时为中央政权处理军国大事时的临时派出机构。金曾在边境广置行台尚书省。蒙古族入主中原时仿金制……尚书省并入中书省,地方机构也改称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1)说出材料一、二两种制度分别是什么?创立这两种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经济篇)
材料三: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终完成。那时候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总结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外交篇)
材料四:

(3)根据材料四,写出A、B、C四处的内容。
(4)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

2.选择题(共12题)

2.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增进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主流,在唐代,反映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求婚情景的名画
A.《飞天图案》
B.《清明上河图》
C.《步辇图》
D.《金刚经》
3.
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B.
C.D.
4.
某班就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展开讨论,下列史实反映“经济重心南移”的是
①南方的水稻已是全国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 ②东京是当时最大城市,商业繁荣 ③南方赋税收入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柱 ④南方的棉纺业、丝织业等手工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
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5.
元朝在中央设立了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这些机构的职能分别是( )
A. 行政、军事、监察 B. 行政、外交、军事
C. 财政、监察、外交 D. 财政、军事、监察
6.
有学者指出,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经济地理格局中的一次巨大变迁.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  )
A. 南北朝时期    B. 隋唐时期 C. 两宋时期 D. 明清时期
7.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中店铺不断增加,街道两旁商店、客栈、货摊林立。营业时间不受限制,有“昼市”“夜市”,许多交易可用“交子”,“动即千万”。以上情形最早可能出现在(  )
A.汉代长安  B.唐代洛阳 C.北宋东京D.元朝大都
8.
史书记载:“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归一。”建立这一王朝的少数民族是
A. 契丹族
B. 女真族
C. 蒙古族
D. 党项族
9.
史书记载,宋太祖谓“宰相须用读书人”;北宋宰相文彦博说,是皇帝“与士大夫治天下”;南宋高宗则谓,宋朝“设科取士,本欲得贤以共治天下”。为此宋代实行文治。下列属于其加强文治内容的是(  )
①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②增加科举名额 
③让文官担任要职 
④设立进士科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0.
2017年1月3日,位邵阳市高崇山镇的岳飞纪念堂的迁移工程举行了开光庆典。同时,一场关于“岳飞是民族英雄”的讨论也在中学历史教师中悄然兴起。人们纪念岳飞、讨论如何评价岳飞,这是因为(  )
A.岳飞的遭遇受到后世的广泛同情
B.岳家军作战勇敢
C.岳飞抗金胜利后达成澶渊之盟
D.岳飞抗金符合广大人民利益
11.
为了写一篇论文,小明同学阅读了《契丹的兴起》《陈桥兵变》《辽、西夏、宋的战与和》等书籍,对此你认为他论文的题目应是
A.民族政权的并立
B.国家的统一
C.民族政权的繁荣
D.中华大家庭的团圆
12.
法国人谢和耐在《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早在宋代已经进入现代化行列
B.宋代社会商品经济活跃
C.宋代茶盐企业已采取现代管理制度
D.银企之间票据流通频繁.
13.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成为我国正式的行政区始于
A. 唐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