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市直学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762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4/26

1.综合题(共2题)

1.
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抹亮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过自东吴以来至南朝刘宋时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三吴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超过了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
材料二:历史图片

材料三: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江南经济区”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图一中,大运河的南北起点的名称各是什么?
(3)材料二中图二所示的农业生产工具是古代江南农民创造的。它最先出现于哪一朝代?说出这种工具的名称。
(4)材料二中图三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的名称是什么?说出其出现的时间、地点。
(5)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样的变化对我们今天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2.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郑独爱之如一,故其种类皆依郑如父母。
材料二:洁白的哈达、温驯的藏羚羊、雄伟的布达拉宫——这就是我们美丽而圣洁的西藏。虽然当前“藏独分子”猖獗,但我们可以肯定的说:自古以来,西藏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材料三:……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阁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材料四:元朝时人分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地位最高。第二等是色目人,第三等是汉人,第四等是南人,地位最低。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这一政策为唐太宗赢得了怎样的称号?
(2)结合材料二回答:藏族的祖先在唐朝时被称作什么?举出唐朝与西藏地区友好往来的事例(至少两例)。
(3)哪一朝代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地区进行有效的管理?设置了什么机构?
(4)材料三反映的事件在历史上称为什么?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北宋和哪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
(5)材料四表明元朝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请写出元朝时形成的一个新民族。
(6)两千多年的民族关系对我们当今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

2.选择题(共17题)

3.
唐朝著名的书法家有
A.颜真卿、柳公权
B.阎立本、吴道子
C.王羲之、钟繇
D.房玄龄、杜如晦
4.
元朝时负责全国军事事务,调度全国军队的是
A.中书省
B.太尉
C.枢密院
D.御史台
5.
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这项政策应该是
A.重农抑商
B.重文轻武
C.和亲会盟
D.闭关锁国
6.
中国被外国人称之为瓷器之国,在我国有“瓷都”之称的是(  )
A.南宋 哥窑B.北宋 景德镇C.唐朝 唐三彩D.南宋 景德镇
7.
下列是关于宋元时期出现少数民族与政权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党项族——西夏B.女真族——宋C.蒙古族——元D.契丹族——辽
8.
宋元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其历史发展的主流是(  )
A.社会动荡不安与民族仇杀混乱B.政权分裂与社会倒退
C.少数民族掌握中原政权与国家走向分裂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9.
五代十国时期政权更迭与分立的状况,延续了唐末 (  )
A.中外文化交流的局面B.农民起义的局面
C.少数民族政权间的斗争局面D.藩镇割据的局面
10.
宋代有一位阿拉伯商人,他从浙江哥窑买了一箱冰裂纹瓷器,由于生意忙,自己不能脱身,就托运到泉州。他的家人认为其实劣质瓷器,找到当时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咨询,这一机构应该是
A.瓦子
B.市舶司
C.早市
D.宣政院
11.
宋太祖去世前立遗嘱说:你们子孙相传,绝对不能杀一个读书人。他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因为(   )
A.吸取前朝教训,重文轻武B.文人受理学熏陶,忠君思想浓厚
C.重视教育D.自己是文人出身
12.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蒙古政权建立
②南宋灭亡
③元朝统一全国
④定国号为元。
A.①④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④③②
D.④③②①
13.
(题文)下列不属于北宋初期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措施是
A.派文臣做地方知州
B.设置通判
C.设置转运使
D.削弱相权
14.
元朝时,直属中央的中书省管辖,被称作“腹里”的是
①山东
②山西
③河北
④河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
在南宋初年和南宋灭亡之际,各有一位英雄,他们为了捍卫汉族政权,进行了不屈的斗争,他们是( )
A.岳飞和寇准B.文天祥和寇准
C.岳飞和文天祥D.岳飞和班超
16.
北宋大部分时期,宰相、枢密使和三司使互不统属,各自独立,对皇帝负责。那时,中书省与枢密院称“二府”,对掌文武;而三司称“计省”,独掌财政。这说明宋代时期防止宰相专权的手段是(  )
A.分化事权,削弱相权B.废除丞相,实施专制
C.加强集权,削弱地方D.设立通判,加强监督
17.
与“黄袍加身”“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有关的皇帝和建立的政权是
A.宋太祖、南宋
B.宋真宗、北宋
C.宋钦宗、南宋
D.宋太祖、北宋
18.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各民族之间有分有和,在交流与碰撞中不断的融合。两宋时期,曾出现了宋与辽、西夏、金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下列能正确反映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A.
B.
C.
D.
19.
淮安市名称“淮安”寓意“淮水安澜”。中国历史上曾以淮水为界的两个民族政权是(    )
A.北宋和辽B.辽和西夏C.北宋和金D.南宋和金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