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填图与思考

(1)观察图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A代表 政权、B代表 政权、C代表 政权;C政权的建立者是 ;D是北宋时期著名的会盟地点 。
(2)结合所学用一句话来概括当时政权间的关系?从两幅图中可以了解那个时代最主要特征是?

(1)观察图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A代表 政权、B代表 政权、C代表 政权;C政权的建立者是 ;D是北宋时期著名的会盟地点 。
(2)结合所学用一句话来概括当时政权间的关系?从两幅图中可以了解那个时代最主要特征是?
2.
诗词在唐宋时期发展到古典文学的顶峰,是中国文学的璀璨明珠;诗词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阅读和欣赏下列诗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唐•杜甫《忆昔》
材料二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唐•黄巢《不第后賦菊》
材料三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宋•林升《题临安邸》
材料四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宋•岳飞《满江红》
(1)材料一描绘了开元时期什么样的情景?
(2)材料二抒发了作者等待时机,改天换地的愿望。为了实现这一愿望,他做了什么事?
(3)从唐朝“开元全盛”到唐末“冲天香阵透长安”,导致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4)材料三、四的诗词分别反映出南宋怎样的社会状况?并简述岳飞“收拾旧山河”的事迹。
(5)赏析以上诗词后,你认为诗词在社会发展中起了什么作用?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唐•杜甫《忆昔》
材料二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唐•黄巢《不第后賦菊》
材料三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宋•林升《题临安邸》
材料四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宋•岳飞《满江红》
(1)材料一描绘了开元时期什么样的情景?
(2)材料二抒发了作者等待时机,改天换地的愿望。为了实现这一愿望,他做了什么事?
(3)从唐朝“开元全盛”到唐末“冲天香阵透长安”,导致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4)材料三、四的诗词分别反映出南宋怎样的社会状况?并简述岳飞“收拾旧山河”的事迹。
(5)赏析以上诗词后,你认为诗词在社会发展中起了什么作用?
3.
古代中国历朝历代的治国措施各具特点,政治家们用自己的智慧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史实,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后世的中国文人来说,唐太宗代表了一个文治武功理想地结合起来的盛世:国家由一个精力充沛但聪明而谨慎的皇帝治理,他牢固地掌握着他的帝国,同时又一贯谦虚耐心地听取群臣——这些大臣本人也都是卓越的人物的意见。太宗的施政作风之所以被人推崇,不仅由于它的成就,而且由于它接近儒家的纳谏爱民为治国之本这一理想,另外还由于它表现了君臣之间水乳交融的关系。
——《剑桥中国隋唐史》
材料二宋太祖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有意重用文臣掌扳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用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这严重末缚了统军的指挥权。
材料三1206年,铁木真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此后,他建立了军事、行政和生产相结合的制度,把蒙古人按编制组织起来,平时生产,战时出征;还建立司法机构,创制蒙古文字。
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他接受了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啫杀”的建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整顿吏治,注重农桑。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大都。
——材料二、三均摘自部编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理念?并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方面,概括他的治国举措。
(2)从材料二中可读出宋朝的治国之策是什么?简述这个政策给国家带来的影响。
(3)材料三中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治国举措有何共同作用?
(4)你认为上述统治者在治理国家中的共同之处有哪些?
材料一对后世的中国文人来说,唐太宗代表了一个文治武功理想地结合起来的盛世:国家由一个精力充沛但聪明而谨慎的皇帝治理,他牢固地掌握着他的帝国,同时又一贯谦虚耐心地听取群臣——这些大臣本人也都是卓越的人物的意见。太宗的施政作风之所以被人推崇,不仅由于它的成就,而且由于它接近儒家的纳谏爱民为治国之本这一理想,另外还由于它表现了君臣之间水乳交融的关系。
——《剑桥中国隋唐史》
材料二宋太祖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有意重用文臣掌扳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用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这严重末缚了统军的指挥权。
材料三1206年,铁木真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此后,他建立了军事、行政和生产相结合的制度,把蒙古人按编制组织起来,平时生产,战时出征;还建立司法机构,创制蒙古文字。
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他接受了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啫杀”的建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整顿吏治,注重农桑。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大都。
——材料二、三均摘自部编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理念?并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方面,概括他的治国举措。
(2)从材料二中可读出宋朝的治国之策是什么?简述这个政策给国家带来的影响。
(3)材料三中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治国举措有何共同作用?
(4)你认为上述统治者在治理国家中的共同之处有哪些?
4.
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落脚点,也是中国古代从强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请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政治制度的改革)
材料一仔细想来,两千年间,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以加强皇权专制为宗旨,结果就是使专制越来越深刻……皇帝的“猜防”越甚,专制心思也就向着强化专制的方向自然而然地用力。
(1)总结明清两朝“加强皇权专制”的措施各一点。
(经济的发展)
(2)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图示内容。
(萌芽出现)
材料二“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3)材料二中“工匠”与常主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政策解读)
材料三“天朝特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思体恤……”
(4)乾隆帝在这种思想束缚下,他实施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政治制度的改革)
材料一仔细想来,两千年间,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以加强皇权专制为宗旨,结果就是使专制越来越深刻……皇帝的“猜防”越甚,专制心思也就向着强化专制的方向自然而然地用力。
(1)总结明清两朝“加强皇权专制”的措施各一点。
(经济的发展)
(2)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图示内容。
项目 | 明清经济的发展 |
农业 | 引进农作物A 、甘蔗、B 、花生、向日葵 |
手工业 | 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当时已经出现了比较成熟的C 。 |
商业 | 商业城镇兴起,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如D 和E 。 |
(萌芽出现)
材料二“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3)材料二中“工匠”与常主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政策解读)
材料三“天朝特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思体恤……”
(4)乾隆帝在这种思想束缚下,他实施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选择题- (共11题)
5.
隋唐文化博大精深、全面辉煌、兼收并蓄、泽被东西,形成我国文化史上的壮观图景,推动了亚洲文明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下列成就符合上述特点的是
①明朝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比欧洲早700多年
②唐朝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用它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时间记载的活字印刷品
③唐诗流传下来的有近五万首,其中最著名的有诗圣李白、诗仙杜甫
④隋唐书法名家辈出,著名的有颜真卿和柳公权,分别创立颜体和柳体
⑤唐代绘画成就突出,对后世影响比较大的有画家阎立本和吴道子,阎立本所作《步辇图》是反映唐蕃友好关系的名作
⑥隋唐时期石窟艺术的代表﹣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最大艺术宝库之一。隋唐时期的音乐舞蹈,大量吸收了少数民族的传统乐舞再加以创新,呈现出气势恢宏、风格多样、和谐优美的盛世特色
①明朝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比欧洲早700多年
②唐朝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用它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时间记载的活字印刷品
③唐诗流传下来的有近五万首,其中最著名的有诗圣李白、诗仙杜甫
④隋唐书法名家辈出,著名的有颜真卿和柳公权,分别创立颜体和柳体
⑤唐代绘画成就突出,对后世影响比较大的有画家阎立本和吴道子,阎立本所作《步辇图》是反映唐蕃友好关系的名作
⑥隋唐时期石窟艺术的代表﹣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最大艺术宝库之一。隋唐时期的音乐舞蹈,大量吸收了少数民族的传统乐舞再加以创新,呈现出气势恢宏、风格多样、和谐优美的盛世特色
A.①②③ |
B.④⑤⑥ |
C.①③⑤ |
D.②④⑥ |
6.
宋代社会经济生活持续发展。庄绰《鸡肋编》中说:“都城汴京,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燃薪(柴木条)者。”从材料中可以了解到的信息有( )
①手工业的发展②农业的发展③市民生活状况④商业的繁荣
①手工业的发展②农业的发展③市民生活状况④商业的繁荣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①② | D.①③ |
10.
假如你有四位亲戚、朋友,你的朋友是宋代的一位经过科举考试而做官的人,而你的表哥则是一位在瓷窑制瓷的手工业者,你的表弟是一位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而你的舅舅是一位农民,那么他们在当时的社会地位排序是( )
A.朋友——表哥——表弟——舅舅 |
B.朋友——舅舅——表弟——表哥 |
C.舅舅——朋友——表哥——表弟 |
D.朋友——舅舅——表哥——表弟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