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中学2019届九年级学业水平模考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77554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3/21

1.综合题(共3题)

1.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依赖于我们今天的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也与以往仁人志士的不懈奋斗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止时间和胜利的根本原因。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围绕中华民族复兴的某个方面,选用2则历史资料,提炼一个主题,并用所选资料对主题加以说明。
2.
在近代西方代议制度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英美两国各具特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英国政府组织结构图 美国联邦政府权力结构图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材料二体现了1787年宪法的哪些基本原则?该原则源于哪位思想家的理论?
(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近代西方代议制度所起的积极作用。
3.
地理大发现,将世界逐渐连成了一个相互交流、影响和融合的整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地理大发现)首先是引起了所谓“商业上的革命”,直接表现为世界市场的扩大,商路及商业中心的转移和商业经营方式的转变

——刘明翰《世界通史·中世纪卷》

材料二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探索,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都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马克思

材料三 英国是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到19世纪中叶,它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它的工业产品在世界大多数国家畅销无阻……可以说.这时期已经形成了以英国为核心的世界市场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下册)》

(1)材料一中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什么事件?“商路及商业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
(2)根据材料二,归纳殖民者的罪行。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2.选择题(共25题)

4.
刘熙载《艺概书概》里说:“书法无篆圣漾圣,而有草圣。”唐代的草书大家是
A.颜真卿、柳公权
B.苏轼、黄庭坚
C.蔡襄、米芾
D.张旭、怀素
5.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古代城市的格局发生了变化。打破了“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始于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
6.
理学将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高度。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是
A.朱熹
B.王守仁
C.陆九渊
D.程颐
7.
明朝废除宰相和清朝设立军机处的相同目的是
A.加强君主专制
B.提高行政效率
C.避免决策失误
D.强化地方管理
8.
1901年,某报纸刊登了一篇评论,抨击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与该评论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9.
中国近代史上,国门洞开,规定福州、厦门开放为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0.
“清朝末年,资产阶级组建了政党,提出了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发动了辛亥革命。”材料中的“政党”是指
A.兴中会
B.共进会
C.文学社
D.同盟会
11.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第一次较为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人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
12.
与下图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红军长征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13.
***关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文章不包括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井冈山的斗争》
14.
下图是某同学尚未完成的关于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年代尺,其中②处应填写的是( )
A.开天辟地B.当家作主
C.遵义会议D.十一届三中全会
15.
下表中,中国面粉业迅速发展的外部原因是
A.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B.民国政府奖励发展实业
C.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促进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16.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主要集中在
A.金融业
B.交通业
C.轻工业
D.重工业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位民主人士说:“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意指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共事。这一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选举制度和民主集中制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8.
1956年,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的形势下,对当时国内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正确分析的会议是
A.中共二大B.中共七大C.中共八大D.中共十四大
19.
周恩来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据此判断当时中国代表团出席的会议是
A.万隆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联合国大会
D.上海合作组织会议
20.
(题文)1971年11月,美国《时代》周刊以《中国人来了》作为封面标题,表现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极大关注。与“中国人来了”密切相关的外交大事是()
A.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1.
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①原子弹试爆成功
②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③袁隆平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
④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
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促进人类自我意识第一次觉醒的古希腊先哲是
A.普罗塔戈拉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柏拉图
23.
伯里克利执政时期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该时期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是
A.“十将军委员会”
B.“陪审法庭”
C.“五百人会议”
D.“公民大会”
24.
能源短缺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为此各国政府大力倡导研发新能源。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的新能源是
A.煤炭、石油
B.电能、核能
C.煤炭、核能
D.电能、石油
25.
下列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是
A.《人间喜剧》
B.《战争与和平》
C.《哈姆雷特》
D.《唐璜》
26.
“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天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叹的是
A.航空运输业
B.铁路运输业
C.轮船运输业
D.电报电话业
27.
与如下图相关联的罗斯福新政措施是(  )
A.实施工业复兴法
B.实行社会救济
C.调节农业生产
D.恢复银行信用
28.
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下列标志属于区域性经济集团组织的是
A.
B.
C.
D.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