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雅安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754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10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宋太祖)一日召见赵普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生灵涂地,其故何哉?吾欲息兵定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陛下之言及此,天下人神之福也。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语未毕,上曰:“卿勿复言,吾已喻矣!”

(1)根据材料分析,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在材料中找出赵普给宋太祖提出的解决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太祖的具体做法。

(3)通过以上措施达到了怎样的效果?

2.

   两宋时期,是我国继隋唐经济繁荣之后出现的又一个经济快速发展时期。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

(1)材料一图(a)是南宋《耕织图》,它反映了南方农业的发达,当时南方种植的优良水稻品种是什么?重要的粮仓在哪里?

(2)材料一图(b)是在泉州出土的宋代商船,宋代政府为发展海外贸易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3)材料一图(c)是精美的宋代瓷器。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哪一地方在北宋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4)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选择题(共28题)

3.
下列关于唐朝的科技与文化对应不正确的是(    )
A.阎立本《步辇图》B.颜真卿《颜氏家庙碑》
C.李白《蜀道难》D.吴道子《洛神赋图》
4.
“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主要的措施是(  )
A.派文臣做知州B.设“三衙”,收精兵
C.在地方设转运使D.注重发展文教事业
5.
北宋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实行这一措施的根本目的是(  )
A.保证地方政府财政收入B.避免地方官员的腐败
C.消除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D.解决支付辽、西夏岁币的财源
6.
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是宋辽、宋夏之间“议和”的共同点?(  )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B.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
C.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共处D.辽、西夏继续进攻北宋,双方边境不得安宁
7.
观察如下图,图中“★”处所代表的政权由下列哪一少数民族建立(  )
A.契丹B.女真C.蒙古D.党项
8.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体。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讽刺了
A.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
B.唐玄宗宠信杨贵妃
C.北宋文人贪图享乐
D.宋元商业贸易混乱
9.
著名诗人陆游在一篇文章中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以下说法最符合题意的是(  )
A.政府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东南地区B.政治重心转移到东南
C.南方是粮食的主要产地D.南方的资源丰富超过北方
10.
下图是有关民族政权并立存在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  )
A.①④③②B.①②③④C.③④①②D.②③④①
11.
宋朝统治者采取哪一政策,形成了文臣统兵的格局(  )
A.科举制B.重文轻武政策C.三省六部制D.中央集权制
12.
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治特点(  )
A.地方军阀割据B.南北政权对峙C.战乱长期不息D.民族政权并立
13.
下列有关政权被灭亡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辽﹣金﹣﹣﹣北宋﹣﹣﹣南宋B.金﹣﹣﹣北宋﹣﹣﹣﹣辽﹣﹣﹣﹣南宋
C.辽﹣﹣﹣﹣北宋﹣﹣﹣﹣金﹣﹣﹣南宋D.辽﹣﹣﹣北宋﹣﹣﹣南宋﹣﹣﹣金
14.
如下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江南地区的开发B.民族交融的加强
C.宋代商业的繁荣D.闭关锁国的危机
15.
以下表格为某同学归纳的关于中国古代某时期商业发展特点的内容。据此可知,该时期是(  )
时期
特点
 
①坊市界限不复存在
②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监控
③开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A.秦朝B.汉朝C.宋朝D.清朝
16.
北宋初年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从最初目的看,产生的最重要的积极作用是(  )
A.铲除了藩镇割据的基础B.大大加强了皇权
C.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D.割除了北宋积贫积弱的祸根
17.
著名学者孙伟祥认为,“宋辽之间的澶渊之战,站在今天的立场上看,不过是两个兄弟之间的纠纷,况且50万‘岁币’只是北宋两个县的收入,伤不了筋骨。……不仅换来了近百年的边境和平,还打开了辽国的市场,向辽国倾销自己的文化和商品……”该学者认为澶渊之盟(  )
①为宋朝赢得了和平的环境
②促进了宋辽经济的发展交流
③岁币加重了宋朝百姓的负担   
④促进了民族文化的融合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8.
北宋初年,宋太祖将各地州镇士兵中的精锐选入禁军,拱卫京师,其目的是
A.控制军权B.强化君权C.集中财权D.重武轻文
19.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日:‘苏湖熟,天下足’”。与材料内容无关是(  )
A.南方经济超过了北方
B.古代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
C.南方人口超过北方
D.太湖流域成为了富饶的粮仓
20.
以下有关宋朝经济的发展,叙述正确的有(  )
①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
②北宋时蜀地纺织品“号为冠天下”
③南宋时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   
④广州、泉州是宋朝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21.
宋朝时期一位阿拉伯商人乘船来到泉州购买瓷器,他的商业活动应受到下列哪一机构的管辖
A.海关
B.总理衙门
C.户部
D.市舶司
22.
耶律阿保机是契丹族的伟大英雄,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优秀的少数民族领袖。耶律阿保机对契丹族的主要贡献有(  )
①统一契丹各部  
②建立契丹国 
③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④与北宋签订《澶渊之盟》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23.
北宋灭亡后,宋室在江南建立的政权,因国都相对于先前的北宋而言位置在南方,史称南宋。这个政权的建立者是( )
A.赵匡胤B.元昊C.阿保机D.赵构
24.
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性事件是( )
A.南宋的建立
B.郾城大捷
C.岳飞遇害
D.1141年宋金议和
25.
下列政权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
①北宋  
②辽  
③西夏  
④唐朝
A.①②③④B.④②①③C.④①②③D.②①③④
26.
《射雕英雄传》中的历史人物杨康和郭靖是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请分析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
A.靖康之变B.澶渊之盟C.西夏建立D.宋金和议
27.
以下是我国经济重心变化示意图,与这三幅图相对应的大致时期依次是
A.宋朝、唐朝中后期、魏晋时期
B.魏晋时期、唐朝中后期、宋朝
C.魏晋时期、宋朝、唐朝中后期
D.宋朝、魏晋时期、唐朝中后期
28.
宋代南方农业发展的情况是(  )
①推广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以提高粮食产量
②太湖流域成为当时最重要的粮仓
③小麦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
④长江流域开始种植棉花。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29.课文填空。

    There are{#blank#}1{#/blank#}styles in clothing. Some styles are{#blank#}2{#/blank#}——they stay popular{#blank#}3{#/blank#}a long time and never go{#blank#}4{#/blank#}out of fashion. They may be enduring favourites for several {#blank#}5{#/blank#}, or even generations.

    {#blank#}6{#/blank#}other living things, people need nourishment to live. Food{#blank#}7{#/blank#}the energy needed for{#blank#}8{#/blank#}activities, from{#blank#}9{#/blank#} actions such as breathing and sleeping to more {#blank#}10{#/blank#}activities such as sports.

30.
唐太宗任命善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于决断的杜如晦做宰相,说明唐太宗(  )
A.广纳贤才,知人善任B.重视农业,发展生产
C.开明开放,海纳百川D.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