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孔镇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751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5/17

1.简答题(共1题)

1.

   让我们走进唐、宋、元、明、清的历史,领域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知识梳理。


(8)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2.综合题(共2题)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宋朝的海外贸易也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

材料四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借助)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信函(1793年)

(1)材料一中的文物出土于唐朝墓葬,这些文物反映出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唐朝有两位高僧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请举出一例史实。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宋代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的手工业和科技原因。

(3)材料三认为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派郑和下西洋的皇帝和郑和船队最远到达的地区。

(4)材料四反映出清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推行该政策的经济根源,分析该政策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

(5)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的对外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谈谈这种变化带给我们的启示。

3.

   中央集权制度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檐曝杂记》卷一《军机处》中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进一步完善了材料一中图一“三省六部制”的唐朝皇帝。为了巩固统治,他还在选官制度上采取了什么革新措施?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图二所示制度的朝代,并将①②处补充完整。为了监视官民,该朝代还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特务机构,请举出两例史实。

(3)依据材料二,想一想:军机处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说它的设立强化了君主专制? 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集权统治,在思想和文化上采取的措施。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认识。

3.选择题(共19题)

4.
下列关于宋朝重文轻武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中央机构的要职由文人出任  
②武将只有调动军队的权力
③文臣掌握国家的军事大权   
④派文人担任地方的知州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5.
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中有一句:“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靖康耻”指的是
A.辽灭北宋B.金灭辽
C.金灭北宋D.元灭南宋
6.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特点是
A.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B.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7.
蒙古政权在我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的建立者是
A.B.
C.D.
8.
今天的江苏、浙江等省级行政区划,开始于
A.秦朝B.隋朝
C.唐朝D.元朝
9.
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现在都是我国的法定节假日。下列节日与其习俗对应,不准确的一项是
A.春节——放鞭炮
B.元宵节——拜年
C.端午节——赛龙舟
D.中秋节——吃月饼
10.
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中国的火药和烟火  ▲ (时间)经  ▲ (人)传到了欧洲。
A.13世纪    欧洲人
B.14世纪    阿拉伯人
C.14世纪    欧洲人
D.13世纪    阿拉伯人
11.
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B.“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苏湖熟,天下足”
12.
我国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至巴勒喀什池……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等,南至南海诸岛。界定这一疆域的朝代是(    )
A.秦朝B.唐朝C.元朝D.清朝
13.
清朝前期,人数众多、实力最强的两大地域性商人集团是
A.苏商和粤商
B.晋商和徽商
C.鲁商和晋商
D.晋商和浙商
14.
以下史实中,最能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是
①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② 雍正时,设置驻藏大臣
③ 清朝设置伊犁将军和哨所
④ 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②③
15.
下表中,处应该填写
朝 代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明 朝
1368年
朱元璋
▲ 
 
A.应天府B.京师
C.长安D.大都
16.
明朝继续推行科举取士制度,同时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
A.“四书”“五经”
B.朱熹的《四书集注》
C.儒家经典
D.道家经典
17.
明朝中后期,海防松弛,倭患严重。当时最著名的抗倭民族英雄是
A.文天祥B.戚继光
C.郑和D.郑成功
18.
下列关于《农政全书》的表述,错误的
A.AB.BC.CD.D
19.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整修。明长城西至
A.嘉峪关
B.辽东
C.临洮
D.山海关
20.
下列各项中,与明朝灭亡有直接关系的是
A.朝政腐败,宦官擅权
B.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
C.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D.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21.
历史文物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图文物见证了(  )
A.唐蕃“和同为一家”的和谐
B.明朝时对外交流的盛况
C.清朝对东北边疆的管辖
D.清朝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22.
清朝前期大兴文字狱,知识分子写作诗词文章,稍有不慎,就会招来杀身之祸。下列清朝的诗句中,只有哪一句可能不会招来杀身之祸?
A.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B.一把心肠论浊清
C.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D.绿叶清阴看总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