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南方经济的发展在中国古代有很重要的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南宋首都临安)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
(1)指出图一的名称。图二中的农民栽种的作物可能是越南传入的什么优良品种?
(2)据材料二,析南宋都城临安经济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小铺席”交易除了用铜钱,还可以用什么货币?
(3)据材料三,指出当时出现的经济现象。这种经济现象在什么时候最后完成?

材料二 (南宋首都临安)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
——《梦粱录》卷十三
材料三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请回答:(1)指出图一的名称。图二中的农民栽种的作物可能是越南传入的什么优良品种?
(2)据材料二,析南宋都城临安经济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小铺席”交易除了用铜钱,还可以用什么货币?
(3)据材料三,指出当时出现的经济现象。这种经济现象在什么时候最后完成?
2.
民族交往交融是中华民族发展与繁荣的内在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年间)突厥既亡,其降唐者尚十万,诏群臣议区处之宜。……彦博曰:“孔子曰:‘有教无类’,若救其死亡,授之生业(谋生之业),教之礼仪,数年之后,悉为吾民”上卒用彦博策。
(2)出现材料二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 (贞观年间)突厥既亡,其降唐者尚十万,诏群臣议区处之宜。……彦博曰:“孔子曰:‘有教无类’,若救其死亡,授之生业(谋生之业),教之礼仪,数年之后,悉为吾民”上卒用彦博策。
——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二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蕃:古代汉族对北方和西方各族的称呼。)——苏辙《栾城集》
(1)材料一体现了怎样的民族政策?(2)出现材料二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2.选择题- (共14题)
5.
“北宋时期,相比状元及第的荣耀,即使武将率兵数十万,光复幽蓟两地,军队高奏得胜之歌回还,在太庙献上捷报,这样的荣耀也是比不上的。”材料反映了当时的社会
A.重文轻武 |
B.外轻内重 |
C.尚武轻文 |
D.重视边防 |
8.
下面宋代石刻是中国最早的城市平面图《平江图》,城内分许多坊,实际上并没有坊墙,都是沿街设店,说明当时苏州城


A.市坊界限已被打破 |
B.草市遍布城内各处 |
C.市坊划分界限分明 |
D.城市布局杂乱无章 |
10.
《元史·百官志》记载:“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在外者,则有行省,有行台……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于是一代之制始备,百年之间,子孙有所凭藉矣。”材料描述的制度是
A.君吕县制 |
B.行省制度 |
C.世袭制 |
D.四等人制 |
12.
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错误的是
A.都结束了政权并立局面,完成了统一 |
B.都修建了运河,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
C.都进行了制度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 |
D.都是少数民族统治者入主中原 |
15.
(题文)宋代名将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中写道:“……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道词中所说的“胡虏”“匈奴”应该都是指当时的( )
A.契丹族 | B.女真族 | C.党项族 | D.鲜卑族 |
3.填空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4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