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早在殷末周初,为满足天子狩猎和通神需求而出现的“囿”和“台”,促成了中国古典园林的产生。春秋战国时期,吴王修建的姑苏台已是一座以游赏功能为主的园林。西汉皇家园林规模大、数量多、分布广,实现了通过园林的理水来改善城市的供水条件。魏晋南北朝后,私家园林和寺院园林异军突起。隋唐时期,以自然式园林为主,典雅精致、意境深远的东方式园林体系已成型,并影响到亚洲汉文化圈的广大地域。两宋时期,对于山水、植物、建筑等造园要素的处理技法更加精湛丰富,进一步提升了园林设计的精致程度。元明清时期,园林出现地域的划分,形成了江南、岭南、北京三大风格的鼎峙局面。清代中后期,造园理论探索停滞不前,许多精湛的造园艺术仅停留在口授心传的原始水平,未能系统总结提高升华为科学理论,从而造成部分造园文化技艺的失传。
——摘编自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等
材料二晚清至民国时期开放的公园(部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进我国古典园林发展的因素。
(2)提取材料二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古典园林相比,我国近代园林发展有何特色,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一早在殷末周初,为满足天子狩猎和通神需求而出现的“囿”和“台”,促成了中国古典园林的产生。春秋战国时期,吴王修建的姑苏台已是一座以游赏功能为主的园林。西汉皇家园林规模大、数量多、分布广,实现了通过园林的理水来改善城市的供水条件。魏晋南北朝后,私家园林和寺院园林异军突起。隋唐时期,以自然式园林为主,典雅精致、意境深远的东方式园林体系已成型,并影响到亚洲汉文化圈的广大地域。两宋时期,对于山水、植物、建筑等造园要素的处理技法更加精湛丰富,进一步提升了园林设计的精致程度。元明清时期,园林出现地域的划分,形成了江南、岭南、北京三大风格的鼎峙局面。清代中后期,造园理论探索停滞不前,许多精湛的造园艺术仅停留在口授心传的原始水平,未能系统总结提高升华为科学理论,从而造成部分造园文化技艺的失传。
——摘编自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等
材料二晚清至民国时期开放的公园(部分)
开放时间 | 公园名称 | 原址 | 城市 | 主管机关 |
1890年 | 愚园 | 私人花园 | 上海 | |
1907年 | 农事试验场(万牲园) | 乐善园、广善寺 | 北京 | 农工商部 |
1914年 | 中央公园(中山公园) | 社稷坛 | 北京 | 中央公园董事会 |
1928年 | 外滩公园 | 上海租界 | 上海 | 公共租界工部局 |
1928年 | 颐和园 | 颐和园 | 北京 | 北平特别市政府 |
1929年 | 中山公园 | 华商刘歆生私人花园 | 武汉 | 汉口市政府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进我国古典园林发展的因素。
(2)提取材料二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古典园林相比,我国近代园林发展有何特色,并分析其原因。
3.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唐朝晚期,割据的藩镇对所管辖领地内的矿冶实行政府垄断。节度使私开铜矿铸币,造成唐晚期货币发行的混乱局面。官府垄断矿业也损害了矿区居民的利益,引起了不满,因此而导致的民变时有发生。北宋初年,政府对矿业开采及其冶炼权力进行改革,先后颁行了《严禁民众开矿令》、《矿冶章程》、《招矿匠律令》等法律条文,在矿业管理机构的设置上打破了以往仅有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机构的管理体系,设立冶铸司作为管理矿冶铸钱事务的专职机构,从而形成了自上而下的三级管理体系。在官府的直接监督下允许民间探矿、报矿,并给予报矿人矿产地的优先承买权。亦明令禁止特殊场地的勘探和开采,以维护统治秩序和当地居民的利益。矿冶生产经营模式以招募制和承买制为主。宋代矿治生产的兴旺和发达的同时,矿冶管理机构及其职能亦随之完备。这一改革促使矿业生产十分发达,宋代矿业发展水平在中国封建社会矿业发展史上处于一个高峰阶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北宋初年矿业改革的特点。
材料 唐朝晚期,割据的藩镇对所管辖领地内的矿冶实行政府垄断。节度使私开铜矿铸币,造成唐晚期货币发行的混乱局面。官府垄断矿业也损害了矿区居民的利益,引起了不满,因此而导致的民变时有发生。北宋初年,政府对矿业开采及其冶炼权力进行改革,先后颁行了《严禁民众开矿令》、《矿冶章程》、《招矿匠律令》等法律条文,在矿业管理机构的设置上打破了以往仅有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机构的管理体系,设立冶铸司作为管理矿冶铸钱事务的专职机构,从而形成了自上而下的三级管理体系。在官府的直接监督下允许民间探矿、报矿,并给予报矿人矿产地的优先承买权。亦明令禁止特殊场地的勘探和开采,以维护统治秩序和当地居民的利益。矿冶生产经营模式以招募制和承买制为主。宋代矿治生产的兴旺和发达的同时,矿冶管理机构及其职能亦随之完备。这一改革促使矿业生产十分发达,宋代矿业发展水平在中国封建社会矿业发展史上处于一个高峰阶段。
——摘自李强《我国矿业管理机构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初年矿业改革的目的。(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北宋初年矿业改革的特点。
2.单选题- (共15题)
4.
有学者评价梭伦改革中的某一措施是“旧时残酷剥削自己同胞的方法,已经弃而不用,如今主要是剥削奴隶和雅典以外的买主了。”这一措施
A.保障公民平等参与司法审判的权利 |
B.以财产的不平等取代出身的不平等 |
C.解除了平民因经济沦为奴隶的可能 |
D.诱惑技艺高超的外邦人从事工商业 |
5.
《罗马法原论》中记载,“主人抛弃老病奴隶的,该奴隶即获得自由,禁止任意杀害奴隶”,“凡奴隶不堪主人虐待的,官厅得强迫主人出卖之,无故杀戮奴隶的,按杀人罪处理”。材料说明罗马法
A. 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奴隶的利益 B. 蕴含着人人平等的法律观念
C. 注重用法律调整社会经济关系 D. 不再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A. 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奴隶的利益 B. 蕴含着人人平等的法律观念
C. 注重用法律调整社会经济关系 D. 不再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6.
1960年12月20日,陈毅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夫人外交工作会议”。陈毅在动员报告中强调了四点:夫人工作值得做;夫人工作内容相当多;夫人工作与本职工作三七开;领导同志带头。会议决定成立夫人工作小组,张茜任组长。该会议的召开主要表明
A.新中国的外交方式有所完善 |
B.中苏关系破裂带来了不利影响 |
C.平等往来是中国外交的基础 |
D.新中国开始采用多变外交方式 |
7.
英国BBC广播电台曾发行了一部纪录片《The Chinese Are Coming》,探究中国在全球影响的扩大,并讨论一个热门的问题,即如果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强国会给世界造成什么影响。这说明
A.中国是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
B.中美对峙的新冷战格局即将出现 |
C.美国“单极世界”梦想彻底破灭 |
D.世界“一超多强”的格局被打破 |
8.
某位学者在2015年12月说到,经过近70年的关税减免,基本上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都很低了,只有2%左右,发展中国家的关税水平也已降到9%左右,可供减免的空间其实也不大了。此言论意在说明
A.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
B.经济全球化应向纵深发展 |
C.发展中国家运用关税保护利益 |
D.降低关税有利于经济发展 |
9.
据唐代天宝年间统计的全国户口数字,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占45.5%,以北则占到54.5%;而据北宋《太平寰宇记》所载北宋初期全国户数,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已占59.1%,以北则为40.9%.这一变化
A. 为海上丝路的发展提供条件
B. 导致了宋代政治中心的南移
C. 表明了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
D. 加剧全国人地矛盾尖锐程度
A. 为海上丝路的发展提供条件
B. 导致了宋代政治中心的南移
C. 表明了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
D. 加剧全国人地矛盾尖锐程度
10.
1849年英国国会废除了臭名昭著的《航海条例》,并从1850年开始生效,1840—1860年间,英国继续削减关税,许多商品的关税甚至被取消。1863—1866年间,通过与法国签订条约,大多数欧洲国家加入了自由贸易网络,即所谓科布登—谢瓦利埃条网络。上述现象反映了
A. 英国殖民势力的衰弱
B. 工业革命的发展与要求
C. 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 欧美国家工业化的完成
A. 英国殖民势力的衰弱
B. 工业革命的发展与要求
C. 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 欧美国家工业化的完成
11.
下面是1820年至1870年国际贸易额及其增长速度的演变趋势示意图,这一演变趋势主要取决于


A.工业文明进程的持续发展 |
B.世界文明融合程度的加深 |
C.世界经济体系化与制度化的推动 |
D.全球普遍推行自由主义贸易政策 |
12.
中国经济转型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起点是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修补与完善。1992年中共十四大正式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和目标。2003年中国明确宣布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这一过程可知,中国经济转型的最大特点是
A.不断深入且层层递进 |
B.具有渐进性与阶段性 |
C.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 |
D.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 |
13.
“在人民公社期间,中国农村共建起了七八万座大小水库以及相应的灌溉渠网络,当我们翻开新旧中国的两本分省地图一对照,就会发现,新中国的地图上,造福于农民的人工湖泊星罗棋布,与旧时代有天壤之别。我国的农业灌溉面积在1980年以前每年以1700万亩的速度增加,到1980年达到7.33亿亩。”材料反映出:
A.人民公社期间国家经济更注重对农村的投人 |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 |
C.大跃进运动客观促进农村水利工程快速发展 |
D.人民公社期间中国的农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
14.
“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打破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因为人民正是根据别人剥夺他们的自由时所根据的那种同样的权利,来恢复自己的自由的”上述思想主张的代表是
A.孟德斯鸠 | B.伏尔泰 | C.普罗塔戈拉 | D.卢梭 |
15.
马克思·韦伯认为:宗教改革并不意味着解除教会对日常生活的控制,相反却只是用一种新型的控制取代先前的控制。能体现材料中“新型的控制”的宗教观点是
A.因行称义 | B.恪守教义 | C.因信称义 | D.教会民主化 |
16.
经由考试出身的大批士大夫由野而朝,由农而仕,由乡村而城市,作为一种心理需要和情感回忆,山水画在宋代日益发展和成熟起来。这说明山水画的发展
A.与社会阶层的变动有关 |
B.是城市经济发展的结果 |
C.是科举制度完善的产物 |
D.受到新儒学思想的影响 |
17.
徐光启热衷于新作物的试验与推广。当听到闽越一带有甘薯的消息后,他便从莆田引来薯种试种,并取得成功。随后写下了《甘薯疏》,用以推广甘薯种植。再经过整理,收入《农政全书》.据此可以推知,《农政全书》
A.渗透近代科学思想 |
B.汇总历代农学成就 |
C.介绍西方农学知识 |
D.突破传统科技藩篱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