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2017-2018学年部分学校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746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4

1.综合题(共5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宋初年,刻印一部《大藏经》,共5048卷,雕版长达13万块,费时12年,雕版上出现错别字也不能随时更换。
材料二:活字印刷若止印二、三张未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材料三:十五世纪欧洲人借鉴中国的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出雕版印刷术的缺点。
(2)根据材料二说出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人和优点。
(3)除造纸术、印刷术外,我国古代四大发明还有哪些?任选一项名字并说明其历史意义。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清朝前期人口、耕地和人均耕地统计表
材料 
年份
人口(百万)
耕地(万项)
人均均耕地(亩)
1616
42.53
268.06
6.30
1661
76.55
485.22
6.34
1685
81.37
560.19
6.88
1706
81.65
551.95
6.76
1722
103.05
784.37
7.6
1734
109.42
820.3
7.50
1753
183.68
677.58
3.69
 
(1)概括这一时期人口变化的情况,并分析出现的原因。
(2)概括这一时期人均耕地变化的情况。
(3)表述这一时期出现了怎样的社会矛盾?这一矛盾带来了什么危害?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郑和下西洋的宝船上篷,帆,锚,舵质量性能俱佳,采用“牵星过洋”(观看星星的方法)的天文知识进行夜航,用水罗盘定航向。对船上如何积淡水,提高船的稳定性,抗沉性等问题都作了合理解决。
材料二:郑和下西洋曾经到达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带去的丝绸,瓷器等商品也带回了香料,珍宝,颜料等物品。一时双方往来不绝于道。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得出郑和下西洋的哪些信息?不得抄袭原材料,否则不给分。至少写出两条。
(2)郑和下西洋先后经历了多少次?最远到达哪里?
(3)根据材料二及相关知识,概括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4.
清朝前期,我国是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下图表示清朝疆域,在空白处填写适当的地名。
5.
如图漫画反映了中国近代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请根据漫画反映的情况,回答问题。

(1)根据漫画中的观点,清朝采取了什么政策?
(2)清朝之历以采取这种政策,除漫画中的观点外,还有什么原因?
(3)清朝采取的这种政策有哪些影响?

2.选择题(共17题)

6.
在中国艺术史上,有三位艺术家被戴上“圣”的桂冠,其中,被称为“画圣”的是
A.王羲之
B.阎立本
C.杜甫
D.吴道子
7.
我国传统节日中从二十四节气中演变而来的是
A.春节
B.清明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8.
景德镇是我国著名的瓷都,它兴起于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明朝
9.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
A.北宋
B.南宋
C.元朝
D.清朝
10.
在我国少数民族中,开始形成于元朝的少数民族是
A.回族
B.维吾尔族
C.壮族
D.满族
11.
小明正在阅读《两宋绝妙好词》一书,在此书中,他不可能看到的是
A.苏轼
B.李清照
C.辛弃疾
D.关汉卿
12.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元朝时在台湾设置了什么机构来管理台湾?
A.宣政院
B.伊犁将军
C.驻藏大臣
D.澎湖巡检司
13.
在一次参观文物展览时,邓小平指着北宋的一幅名画说:我们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你认为这幅画指的是
A.《步辇图》
B.《村童闹学图》
C.《清明上河图》
D.《秋郊饮马图》
14.
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该书是
A.《论语》
B.《史记》
C.《汉书》
D.《资治通鉴》
15.
下列官职、机构中,为管理新疆地区而设置的是
A.驻藏大臣
B.台湾府
C.伊犁将军
D.军机处
16.
明太祖为了对臣民监视,侦查,设立的特务机构是
A.东厂
B.锦衣卫
C.西厂
D.军机处
17.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这句话出自明朝哪位民族英雄之口?
A.郑成功
B.卫青
C.戚继光
D.岳飞
18.
为中外经济文化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外历史人物有
①鉴真
②玄奘
③郑和
④马可波罗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9.
1689年中俄两国签订的第一个划定中俄东段边界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中俄尼布楚条约》
C.《马关条约》
D.《北京条约》
20.
玉米棒、甘薯能够很好地调节我们的膳食结构,那么玉米、甘薯最早传入我国是在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21.
领导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的是
A.渥巴锡
B.成吉思汗
C.康熙帝
D.乾隆帝
22.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参加的人才选择考试。生活在明朝的读书人为了中试,需读
A.四书五经
B.《史记》
C.《明史》
D.《金刚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