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二十四中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746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8/8

1.综合题(共1题)

1.
宋代经济蓬勃发展,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新高峰。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宋时期,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农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南方农民还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由于朝廷的大力提倡,南方的水稻在北方也得到推广。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

——改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兴盛的宋代手工业
纺织业
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
制瓷业
 
造船业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归纳宋朝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别举出来代制瓷业和造船业的主要成就
(3)材料三中的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宋代商业的哪些重要表现?

2.选择题(共8题)

2.
唐朝时期的书法、绘画等方面的艺术创作成就斐然。下列有关作者作品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柳公权的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
B.阎立本的画落笔雄劲,风格奔放
C.吴道子的人物画形态各异,神形兼备
D.颜真卿的字端正劲美,雄浑敦厚
3.
某旅游团参观某景点时听导游这样介绍:“他头顶上悬着块画,上面写着‘还我河山’.往两边看,四周的墙上画着他的事迹,有“精忠报国“刻苦学习“郾城大捷’被迫班师“风波冤狱'…“这位导游介绍的人物是
A.寇准
B.陆秀夫
C.岳飞
D.文天祥
4.
某学者认为:“两宋百二十年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内是座顶峰,在世界古代史上亦占领先地位。“下列史实中。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①民族政权并立,战争频繁
②商业贸易繁荣
③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
④削弱宰相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A.①②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5.
史书记载:“和议成,立盟书,约以淮水中流画岁奉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休兵息民,各守境上。”材料中达成和议的两个政权是
A.北宋和西夏
B.北宋和辽
C.南宋和西夏
D.南宋和金
6.
宋太祖曾对大臣说:“五代藩镇割据。战乱频发,人民遭受了太多苦难。我决定选派文臣100多人担任各地州县长官,即使他们都贪污腐化,也不如武将个人的危害大啊。”宋太祖的这措施
①有利于形成重文轻武的局面
②切实加强了中央集权
③有效杜绝了武将兵变的发生
④导致民族间战争频发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7.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监察委员会的相关内容写人宪法,确立监察委员会在国家机构中的法律地位。宋朝时负责监察知州的机构是
A.枢密院
B.转运使
C.御史台
D.通判
8.
“皇帝通过考试等途径选拔官吏。凡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论出身如何。都有经过考试成为官吏的机会。”材料反映的制度创立于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9.
某历史兴趣小组收集了松赞干布、文成公主《步辇图》唐蕃会盟碑的文物图片在班内进行了一次展览。据此判断,这次展览主要反映
A.唐与靺鞨的关系
B.唐与吐蕃的关系
C.唐与回纥的关系
D.唐与南诏的关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