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744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4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庆历(宋仁宗年号)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宇,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1)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一项发明?
材料二:据史书记载,唐末起义军在大风天“以火箭射城外茅屋,延及官军营”,死者约三百人。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什么发明?此发明广泛用于军事是什么时期?
材料三 

(3)材料三所示为中国古代的哪一发明?它对航海有何作用?
(4)你认为我国在宋元时期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材料二 

(2)请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来管辖今西藏地区?这一机构的设置有什么意义?
材料三:它代表中央政府会同达赖监理西藏地方事务,诸如高级僧俗官员的任免,财政收支的稽核,军队的指挥,涉外事务的处理,司法、户口、差役等项政务的督察等。此外,并专司监督有关达赖喇嘛、班禅及其他大呼图克图(活佛)转世的金瓶掣签、拈定灵童、主持坐床典礼等事宜。
(3)材料三中的“它”指清廷在西藏设置的什么官职?设立于什么时候?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而殿阊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1)材料一中废丞相的“帝”指哪位皇帝?请指出丞相这一官职设立于哪个朝代?
材料二:明清思想家顾炎武曾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成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2)根据所学知识顾炎武为什么要抨击科举制度?
材料三:清朝沿川明朝政治制度,内阁仍然是政府的中枢机构。但因受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制约,权力有限,使皇帝集权受到较大影响„后来,清朝统治者对中央中枢机构进行了改组。
(3)根据所学知识,“清朝统治者对中央中枢机构进行了改组”中设立的什么机构使中国君主集权达到了顶峰?
材料四:清统一全国后,十分注意从思想文化上控制广大民众,尤其是读书人。朝廷从诗词文章中摘取只言片语,歪曲解释,罗织罪名,迫害知识分子。
(4)根据所学知识,材料四所述内容被称为什么?它在历史上最严重的是什么时期?
(5)材料一至材料四所述事件,在当时起到了什么共同作用?

2.选择题(共19题)

4.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作者以精炼凝重的语言抒发了对唐都长安遭破坏的悲怆情怀。此作者被后人称为
A.医圣
B.书圣
C.诗圣
D.画圣
5.
宋太祖和他的继任者们一直压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这反映了宋朝的基本国策是
A.重文轻武
B.重农抑商
C.发展科举
D.因俗而治
6.
如图人物是我国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他“精忠报国”的故事世代流传。他是
A.文天祥
B.宋江
C.沈括
D.岳飞
7.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在元朝时才融合形成的新民族是
A.维吾尔族
B.回族
C.藏族
D.汉族
8.
中国古代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其主要职能是
A.主持地方行政
B.监察百官
C.管理海外贸易
D.统率军队
9.
在宋代的大城市,既是综合性文艺演出场地,又是商业中心的地方是
A.瓦子
B.勾栏
C.坊
D.市
10.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其最终完成是在
A.南北朝时期
B.隋朝时期
C.唐朝时期
D.南宋时期
11.
某同学选用如下材料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A.宋代商业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元朝国家统一
D.大都闻名世界
12.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各民族之间有分有和,在交流与碰撞中不断的融合。两宋时期,曾出现了宋与辽、西夏、金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下列能正确反映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A.
B.
C.
D.
13.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清朝时为管理新疆地区设置的是
A.伊犁将军
B.北庭都护
C.西域都护
D.驻藏大臣
14.
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香港凤凰卫视组织了一艘命名为“凤凰号”的帆船沿郑和下西洋的航线航行,他们最远可到达
A.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B.红海和地中海一带
C.非洲东海岸和地中海沿岸
D.地中海和欧洲一带
15.
明朝末年,各地流传着“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的民谣。其中的“闯王”指
A.吴三桂
B.李自成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
16.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盘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对殖民者提出这一正义要求的民族英雄是
A.戚继光
B.郑成功
C.文天祥
D.岳飞
17.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整修。其中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A.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
B.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C.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
D.东起鸭绿江,西至临洮
18.
“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该书是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徐霞客游记》
19.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是戚继光的名言。据此,我们应主要学习他的
A.忠君思想
B.拒官态度
C.军事才能
D.爱国精神
20.
清政府规定: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一口通商贸易;对中国出海的商民限期返回,如逾期不归则不准回国。该规定说明清朝人
A.继续禁止对外贸易B.实行闭关锁国C.加强思想控制D.鼓励商业发展
2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马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的发展趋势是体型从小到大,腿和脚由短变长。                     ,侧趾退化,不再使用,只靠中趾支撑身体,行走和奔跑。
①所以在演化中四肢逐渐变得长而有力
②这个发展趋势也反映了马从适应于森林生活到适应草原生活的过程
③在草原中生活极易受到肉食动物的袭击
④由于马是被捕食的动物
⑤而最好的防御方式就是要比捕食它的动物跑得更快
22.
为了纪念曹雪芹诞辰300周年,我国发行了一套纪念邮票(如下图)。邮票中曹雪芹身边放置的书稿最有可能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D.《西游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