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庆历(宋仁宗年号)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宇,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1)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一项发明?
材料二:据史书记载,唐末起义军在大风天“以火箭射城外茅屋,延及官军营”,死者约三百人。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什么发明?此发明广泛用于军事是什么时期?
材料三

(3)材料三所示为中国古代的哪一发明?它对航海有何作用?
(4)你认为我国在宋元时期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一:“……庆历(宋仁宗年号)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宇,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1)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一项发明?
材料二:据史书记载,唐末起义军在大风天“以火箭射城外茅屋,延及官军营”,死者约三百人。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什么发明?此发明广泛用于军事是什么时期?
材料三

(3)材料三所示为中国古代的哪一发明?它对航海有何作用?
(4)你认为我国在宋元时期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材料二

(2)请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来管辖今西藏地区?这一机构的设置有什么意义?
材料三:它代表中央政府会同达赖监理西藏地方事务,诸如高级僧俗官员的任免,财政收支的稽核,军队的指挥,涉外事务的处理,司法、户口、差役等项政务的督察等。此外,并专司监督有关达赖喇嘛、班禅及其他大呼图克图(活佛)转世的金瓶掣签、拈定灵童、主持坐床典礼等事宜。
(3)材料三中的“它”指清廷在西藏设置的什么官职?设立于什么时候?
材料一: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二

(2)请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来管辖今西藏地区?这一机构的设置有什么意义?
材料三:它代表中央政府会同达赖监理西藏地方事务,诸如高级僧俗官员的任免,财政收支的稽核,军队的指挥,涉外事务的处理,司法、户口、差役等项政务的督察等。此外,并专司监督有关达赖喇嘛、班禅及其他大呼图克图(活佛)转世的金瓶掣签、拈定灵童、主持坐床典礼等事宜。
(3)材料三中的“它”指清廷在西藏设置的什么官职?设立于什么时候?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而殿阊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1)材料一中废丞相的“帝”指哪位皇帝?请指出丞相这一官职设立于哪个朝代?
材料二:明清思想家顾炎武曾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成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2)根据所学知识顾炎武为什么要抨击科举制度?
材料三:清朝沿川明朝政治制度,内阁仍然是政府的中枢机构。但因受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制约,权力有限,使皇帝集权受到较大影响„后来,清朝统治者对中央中枢机构进行了改组。
(3)根据所学知识,“清朝统治者对中央中枢机构进行了改组”中设立的什么机构使中国君主集权达到了顶峰?
材料四:清统一全国后,十分注意从思想文化上控制广大民众,尤其是读书人。朝廷从诗词文章中摘取只言片语,歪曲解释,罗织罪名,迫害知识分子。
(4)根据所学知识,材料四所述内容被称为什么?它在历史上最严重的是什么时期?
(5)材料一至材料四所述事件,在当时起到了什么共同作用?
材料一: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而殿阊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1)材料一中废丞相的“帝”指哪位皇帝?请指出丞相这一官职设立于哪个朝代?
材料二:明清思想家顾炎武曾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成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2)根据所学知识顾炎武为什么要抨击科举制度?
材料三:清朝沿川明朝政治制度,内阁仍然是政府的中枢机构。但因受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制约,权力有限,使皇帝集权受到较大影响„后来,清朝统治者对中央中枢机构进行了改组。
(3)根据所学知识,“清朝统治者对中央中枢机构进行了改组”中设立的什么机构使中国君主集权达到了顶峰?
材料四:清统一全国后,十分注意从思想文化上控制广大民众,尤其是读书人。朝廷从诗词文章中摘取只言片语,歪曲解释,罗织罪名,迫害知识分子。
(4)根据所学知识,材料四所述内容被称为什么?它在历史上最严重的是什么时期?
(5)材料一至材料四所述事件,在当时起到了什么共同作用?
2.选择题- (共19题)
12.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各民族之间有分有和,在交流与碰撞中不断的融合。两宋时期,曾出现了宋与辽、西夏、金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下列能正确反映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A.![]() |
B.![]() |
C.![]() |
D.![]() |
14.
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香港凤凰卫视组织了一艘命名为“凤凰号”的帆船沿郑和下西洋的航线航行,他们最远可到达
A.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
B.红海和地中海一带 |
C.非洲东海岸和地中海沿岸 |
D.地中海和欧洲一带 |
18.
“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该书是
A.《齐民要术》 |
B.《本草纲目》 |
C.《天工开物》 |
D.《徐霞客游记》 |
2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马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的发展趋势是体型从小到大,腿和脚由短变长。 ,侧趾退化,不再使用,只靠中趾支撑身体,行走和奔跑。
①所以在演化中四肢逐渐变得长而有力
②这个发展趋势也反映了马从适应于森林生活到适应草原生活的过程
③在草原中生活极易受到肉食动物的袭击
④由于马是被捕食的动物
⑤而最好的防御方式就是要比捕食它的动物跑得更快
马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的发展趋势是体型从小到大,腿和脚由短变长。 ,侧趾退化,不再使用,只靠中趾支撑身体,行走和奔跑。
①所以在演化中四肢逐渐变得长而有力
②这个发展趋势也反映了马从适应于森林生活到适应草原生活的过程
③在草原中生活极易受到肉食动物的袭击
④由于马是被捕食的动物
⑤而最好的防御方式就是要比捕食它的动物跑得更快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