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2017-2018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六年级
试卷号:37742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9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現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1)唐太宗在位时为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

(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宋太祖为了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取的削弱相权的办法是什么?

材料二 (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胡廷而建宫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经世大典叙录•官制》

(3)材料二中,元政府在地方上实行了哪一政治制度?今天中国的省,从建制到名称上与元朝的该政治制度有什么关系?

材料三(明大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国初承前明田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清•赵翼《檐曝杂记》

(4)根据材料三、四。分别指出明清时期强化君主专制的主要措施。

2.

   某校七年级同学开展“话说元朝”的专题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分析材料)

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成不逮元。……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城,平西夏,灭女真,……而天下为一。……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

(1)根据上述材料。至少写出两点历史信息。

(理解学习)

他接受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的建议,施行正确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

(2)材料中的“他”指的是谁?他接受汉族儒臣的建议,施行的正确方略是什么?

(论从史出)

史实 结论

元朝时各族人民长期杂居,互通婚姻,民族差异逐渐缩小。进入中原的契丹人、女真人等与汉族逐漸交融在一起。当时有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他们同汉、蒙等族杂居相处,互通婚烟,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3)论从史出是一种学习方法。根据以上史实,你会推理出什么结论?

3.

   明、清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出现严重危机的时期。据此回答:

(1)请举例说明,明清时期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坚决反击外来侵略的表现。

(2)明朝的对外关系中既有交往又有冲突。“交往”和“冲突”的代表性事件有哪些?

(3)新疆和西藏自古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请你写出在清代,中央分别设置什么机构加强对这两个地区的管理?

(4)近代中国落后了,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清代实行了什么样的对外政策使中国与世隔绝了?

2.选择题(共21题)

4.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那个复杂、动荡的时代,被人们称为“诗史”。这位诗人是(  )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杜牧
5.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是中国美术史的丰碑,用色彩记录了中华绵延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横亘万里的锦绣河山。《步辇图》就是其中的一幅,它的作者是 (  )
A.唐代的阎立本B.宋代的张择端
C.东晋的顾恺之D.唐代的吴道子
6.
北宋为了分知州的权力在地方设置(  )
A.知州B.通判C.转运使D.宰相
7.
元朝戏曲空前繁荣。下列对元曲表述错误的是(  )
A.熔音乐、歌舞、动作、念白于一炉
B.完全服务于封建统治
C.关汉卿是著名剧作家
D.元曲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
8.
“辽国号的意思是镔铁,显示它们的坚硬,但镔铁也会锈坏,只有金永不变质,我们国家就称大金吧。”你认为说这段话的人物最有可能是(   )
A.阿保机B.阿骨打C.元昊D.赵构
9.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曾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我国宋代重大的科技成就是(  )
①造纸术的发明
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③指南针的广泛使用
④火药的广泛使用
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②③④
10.
史书记载,宋太祖谓“宰相须用读书人”;北宋宰相文彦博说,是皇帝“与士大夫治天下”;南宋高宗则谓,宋朝“设科取士,本欲得贤以共治天下”。为此宋代实行文治。下列属于其加强文治内容的是(  )
①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②增加科举名额 
③让文官担任要职 
④设立进士科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1.
“黄袍加身统天上,五代纷争从此休”讲的是后周大将赵匡胤的故事。“黄袍加身”建立的朝代是
A.唐朝
B.北宋
C.隋朝
D.元朝
12.
辽、西夏、金、元、清五个政权,分别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  )
A. 契丹、党项、女真、蒙古、满族
B. 党项、契丹、蒙古、女真、满族
C. 女真、契丹、党项、满族、蒙古
D. 党项、契丹、满族、女真、蒙古
13.
“南海一号”古沉船为研究宋代历史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材料。当年“南海一号”从广州出发前往海外贸易应到哪一机构办理手续(  )
A.蕃坊B.市舶司C.蕃市D.知府衙门
14.
下表为汉至宋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万户).表中户数变化最能说明这一时期(  )
朝代
地区
西汉(2年)
西晋(280年)
唐代(742年)
宋代(1080年)
北 方
965
149
493
459
南 方
111
65
257
830
 
A. 经济重心南移 B. 政治统治开明
C. 城市经济活跃 D. 民族融合加强
15.
文物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有“凝固的历史”之美誉。下列陶俑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宋人表演蹴鞠B.宋人表演词朗诵
C.元代人表演杂剧D.元代人表演杂技
16.
通过北宋“交子”和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了解历史的方法
A.解读文物B.查阅文献C.考古发掘D.实地调查
17.

小羊“多莉”的成功培育,说明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  )

18.
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以“古代封建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为主题办一期黑板报,同学们纷纷投稿。其中无法通过小组审核的是(  )
A.漫话“八股取士”
B.浅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文天祥抗元
D.清朝“文字狱”之我见
19.
下列对清朝商业发达,商品贸易兴盛的描述错误是(  )
A.吴江县的盛泽镇﹣﹣舟楫塞港,街道肩摩
B.湖北汉口镇﹣﹣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
C.江苏苏州﹣﹣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
D.北京﹣﹣经济发达,开始引进玉米、甘薯、马铃薯
20.
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我国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某一古代建筑的描述如下:“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在明代,又继续加以修筑,使之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这一古代建筑是(  )
A.赵州桥B.天坛C.都江堰D.长城
21.
以下剧种中发展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的是(  )
A.元杂剧B.昆曲C.川剧D.京剧
22.
明朝的一部药物学巨著含有生物进化思想,受到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的高度重视。它是(  )
A.《史记》B.《千金方》
C.《伤寒杂病论》D.《本草纲目》
23.
工程和建筑都是文明的载体。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  )
A.布达拉宫B.长城C.故宫D.少林寺
24.
据史书《稗史汇编》记载,明朝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这段史料反映了(   )
A.明朝时京官和妻子的感情很好
B.明朝时的京官很悲观
C.明朝时的京官度日如年
D.明朝君权空前加强,形成了对百官的极大震慑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