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741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7/21

1.综合题(共3题)

1.
历史的对比
(疆域篇)
材料一

(1)从图1到图2出现了哪些变化?元朝时,西藏和台湾地区分别属于哪一机构管辖?
(政治篇).
材料二汉代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别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清)赵翼《檐曝杂记》
(2)据材料二,指出唐朝在中央实行什么制度?据材料三,指出军机处是一个什么样的中枢机构?从材料二到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经济篇)
材料四蕃人(外族人或异国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唐)王建《凉州行》
材料五大抵杭城(临安)足行都之处,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和宁门权子外至观桥下,无一家不买卖者……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
——《梦梁录》
(3)材料四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社会情况?据材料五概括宋朝商业繁荣的表现。
2.
(题文)科举制
材料一在未来的三天两夜里,这些连成片的JJ屋就是考生的居所(见下图),他们要在这里按考官公布的题目写下

“八股丈99——由八个不同部分组成的文言丈章,其间没有中断,也不允许考生之间有任何交流。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二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南京江南贡院的科举考郊……
——顾炎武
请回答:
(1)材料一描述的场景开始出现于哪一朝代?“考官公布的题目”来自哪些书籍?
(2)材料一中选官制度的取士标准是什么?指出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标志。据材料二,说明顾炎武抨击八股文的理由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应该怎样客观评价科举制?
3.
郑和下西洋
材料一

材料二
航海活动
时间(年)
次数
人数(人)
船数
船只大小
郑和下西洋
1405-1433
7
27800
大号宝船62艘(共百余艘)
大号宝船长151.8米,宽61.6米
哥伦布到达美洲
1492-1504
4
1000-1500
17艘
旗舰长24.5米,宽6.米
 
材料三(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A处应填写________,最远到达_______沿岸(B处)和_______东海岸(C处)。
(2)据材料二指出郑和下西洋的特点。
(3)据材料三指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综合以上材料,分析其历史意义。

2.选择题(共21题)

4.
以下诗人被誉为“诗圣”的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苏轼
5.
主持编写《资治通鉴》的是
A.司马光
B.司马迁
C.朱熹
D.徐光启
6.
明朝引进种植的高产粮食作物是
A.占城稻B.棉花C.粟D.玉米
7.
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请根据下图中的内容,为其选择一个最适当的标题
A.唐:充满活力的世界性帝国
B.宋:繁荣和创造的黄金时代
C.明:帝国的专制统治
D.清:中华帝国的末代王朝
8.
小叨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搜集了“契丹的兴起,(‘澶州之战,‘宋夏和战,‘岳飞抗金”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
A.和平鼎盛的统一王朝
B.君主专制的强化
C.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
D.繁荣开放的社会
9.
宋朝任用大量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并规定军人不得干涉中央和地方的行政事务。这一做法
A.忽视了军队建设’
B.提高了行政效率
C.抑制了武将势力
D.增强了军队战斗力
10.
下图为北宋纸币铜版拓片,纸币的出现说明了
A.商贸的繁荣
B.货币的起源
C.币制的统一
D.商帮的形成
11.
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是(   )
A.诗歌B.词C.杂剧D.小说
12.
12世纪建立大金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A.契丹
B.党项
C.蒙古
D.女真
13.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只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段史料反映的是哪一科技的应用?
A.造纸术B.火药C.活字印刷术D.指南针
14.
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
A.灭亡西夏
B.统一蒙古
C.建立元朝
D.定都大都
15.
被誉为“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是(   )
A.《本草纲目》B.《农政全书》
C.《天工开物》D.《徐霞客游记》
16.
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实证。下图所示文物可以作为证据证明
A.元朝对新疆的管辖
B.明朝对蒙古的统治
C.清朝对西藏的管理
D.清朝对台湾的治理
17.
分清"史实”与“观点”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之一。下列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A.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
B.李时珍搜集和整理800多种医药书籍,编写出《本草纲目》
C.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把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
D.清朝文字狱的推行,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18.
下表为清朝耕地面积的统计数据,其变化的原因是
年代
耕地面积(顷)
顺治十八年(1661年)
5493576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
6078430
雍正三年(1724年)
6837914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
7414495
 
①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②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③人民的辛勤劳作
④人口数量的减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
下列各项与明朝灭亡有直接关系的是
A.努尔哈赤统一女真
B.土地兼并严重
C.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D.康熙收复台湾
20.
率先提出“均田免赋”口号的是(   )
A.张角B.黄巢C.朱元璋D.李自成
21.
清朝在新疆设置的管理机构是
A.西域都护
B.北庭都护府
C.伊犁将军
D.北庭都元帅府
22.
小莉随父母参观故宫和八达岭长城,她出了四道“是真是假”考题,答案为“真”的是
A.八达岭长城属于明长城,是为了防御蒙古南侵而修建的
B.明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在长城修筑史上规模最大,
C.故宫始建于元朝,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皇家建筑群
D.故宫又叫皇城,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建筑群左右对称
23.
某书友在旧书摊见到一本失去封面的文学作品,第一章写道“杜丽娘梦写丹青记,陈教授说下梨花枪。柳秀才偷载回生女,杜平章刁打状元郎。”该文学作品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D.《牡丹亭》
24.
清朝对出海贸易的商船所装载货物的重量有严格限制,船上所有人必须详细登记姓名、年龄、面貌、履历、籍贯等,船只预先规定往返日期,每人每日只许带米两升。该政策
A.扭转了财政危机
B.禁绝了海外贸易
C.导致了国家闭塞
D.抵御了外来侵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