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741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8/6

1.综合题(共2题)

1.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中,我国人民以其辛勤劳动和聪明智慧创造了先进的生产力和灿烂的文化。请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汉代时“(江南)不忧冻饿,亦亡(无)千金之家”,至宋代则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材料三:如下图

材料四:宋代,随着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数量的不断增加,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更受市民的欢迎。于是,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

(1)唐朝经济发展迅速,农业生产工具不断改进,请写出材料一两幅图片所反映的生产工具名称?

(2)材料二反映了古代经济发展的哪种现象?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中图一“铜版”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哪项发明?图二“交子”产生于什么地区?图三《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全景式的宋朝社会风俗面卷,请说出宋代城市中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名称。

(4)据材料四,归纳词成为宋代文学主流形式和标志的原因。请列举一位南宋时期豪放派的著名词人。

2.
材料题:
唐宋明清时期,我国的对外政策一直在发生着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盛唐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化都体现出胡汉交融和中西贯通的特点,展示了博大开放、汇纳百川与充满创新活力的时代精神。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七下)

材料二:在宋代,海外贸易集中在南部沿海和长江下游的几个大城市,为了能征收关税将对外贸易限制在某些官方控制的大港口的制度开始于8世纪,在宋代这些关税成为政府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

——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三:使明代初期显得与众不同,但又同汉、唐、宋等朝代初期业绩典范相称的举措,是将帝国的骄傲播向四方,尤其是他们惊人的海上远征。

——罗兹墨菲《亚洲史》

材料四: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人事天时诚极盛,盈虚默念惧增哉。

——《乾隆御制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出唐朝推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唐代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例。
(2)材料二中,“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最重要的技术条件是什么?材料三中,明代初期“惊人的海上远征”主要由谁领导?最远到达哪里?在当时起到什么作用?
(3)材料四,乾隆帝“宁可求全关不开”的心态在现实中演化为什么政策?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从唐朝至清朝,中国古代对外政策变化的轨迹。

2.选择题(共22题)

3.
下列材料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材料
结论
A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
体现盛唐诗人杜甫对祖国河山的赞美
B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念奴娇·赤壁怀古》
体现李清照委婉、细腻、清秀的词风
C
“要血溅白练,六月飞雪”—《窦娥冤》
《窦娥冤》是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
D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京都竹枝词》
《红楼梦》在民间传播,受到市民喜爱
 
A.A
B.B
C.C
D.D
4.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是中国美术史的丰碑,用色彩记录了中华绵延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横亘万里的锦绣河山。《步辇图》就是其中的一幅,它的作者是 (  )
A.唐代的阎立本B.宋代的张择端
C.东晋的顾恺之D.唐代的吴道子
5.
《马可波罗行纪》记载:“从大都有许多道路通往各省。按照市镇的位置,每条大路每隔大约25英里就有一座驿站。在元朝的疆域之内,驿站超过1万所,驿马超过30万匹,各种物资都很齐备,不管来自何地的使臣都能得到供应。”上述材料反映了(  )
A.元朝的战争频繁B.元朝的交通便捷
C.元朝的商业繁荣D.元朝的农业发展
6.
元朝时,居住在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与汉、蒙、维吾尔等族逐渐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是
A.满族B.女真族C.契丹族D.回族
7.
南宋时,有位商人来临安做生意,见到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不绝,下列选项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
A.上午携带纸币购买来自外国的商品
B.下午边读唐诗、宋词边饮茶
C.在娱乐场所听到唱曲《窦娥冤》
D.晚上到临安夜市去看看
8.
小明同学制作了两则读书摘要,请你判这些内容与哪位皇帝有关?(  )
摘要一:分解相权,财政民政军政互不隶属;
摘要二:削弱兵权,控制调动定期换防。
A.明太祖B.宋太宗C.宋太祖D.明成祖
9.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围绕宋朝进行了探究活动,以下是小华同学搜集的图片资料,据此推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
A.宋代手工业的兴盛B.宋代商业的繁荣
C.宋代农业的繁荣D.宋代经济的发展
10.
热播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通过北宋官宦家庭少女明兰的成长、爱情、婚姻故事,展开了一幅由闺阁少女到侯门主母的生活画卷。在这部电视剧中不可能出现的镜头是(  )
A.传阅印刷的《史记》B.挂年画,贴“桃符”
C.到紫禁城面见皇帝D.诵读苏东坡的词作
11.
“辽国号的意思是镔铁,显示它们的坚硬,但镔铁也会锈坏,只有金永不变质,我们国家就称大金吧。”你认为说这段话的人物最有可能是(   )
A.阿保机B.阿骨打C.元昊D.赵构
12.
南宋初年中原人民大量南迁,南方地区小麦价格暴涨,农民获得收益,小麦在南方大规模种植,南稻北麦的粮食作物分布格局被打破。材料反映了
A.南迁的中原人民对面食的需求推动小麦种植
B.《农政全书》的出版推广了先进的种植技术
C.农业耕作技术的发展为小麦种植提供了条件
D.铁制农具开始从北方引入,促进耕种效率提高
13.
《宋史》记载,曹彬这样位居枢密使高位的武官,每次在道中迎面碰到文臣的车马,都会主动命车夫驶入旁街小巷。这种情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宋朝(   )
A.重文轻武B.削弱相权C.削弱地方势力D.加强边疆管理
14.
以下是宋代户口表,宋代户数在1160年呈断崖式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时间(年)
976
997
1021
1063
1083
1099
1110
1160
1166
1223
户(百万)
3
4
8
12
17
19
20
11
12
12
 
A.宋初社会较为安定
B.抗金名将惨遭迫害
C.女真占领北方国土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15.
“公元1004年,辽国萧太后领着她的儿子耶律隆绪,率二十万大军长驱南下,再次攻打宋朝。……寇准力劝宋真宗御驾亲征。宋真宗亲率大兵北上抗辽……”材料所述史实为
A.巨鹿之战
B.牧野之战
C.澶州之战
D.郾城大捷
16.
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一个统一的国家政权。元朝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它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这一制度是
A. 郡县制
B. 中书省
C. 行省制
D. 尚书省
17.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经过27年的研究,写成了190多万字的《本草纲目》,这本书
A.成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B.是一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
C.是我国最早介绍西医学的著作
D.奠定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基础
18.
明朝为加强统治、增强皇权,从中央到地方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增设了一些新机构。下列机构与锦衣卫性质相同的是(  )
A.布政司B.内阁C.东厂D.兵部
19.
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史景迁说:.‘如.果要交朋友,我会选择康熙皇帝……他有帝囚设计,他也是第一个一对一接见西方人的皇帝。”下列各项与康熙帝的“帝国设计”有关的是
A.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西北边疆
B.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新疆的管理
C.组织雅克萨反击战,抗击沙俄侵略
D.设置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20.
雍正皇帝因为这个天才式的发明,终于为清朝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君相争权”的问题。皇帝们……牢牢掌握权柄。材料中“天才式的发明”指的是
A.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B.设置军机处
C.大兴文字狱
D.设立锦衣卫
21.
科技进步与制度创新是推动经济繁荣的动力。“种一收千,其利甚大”,明朝引进的高产作物不包括
A.水稻
B.玉米
C.甘薯
D.马铃薯
22.
明朝规定“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办事效率
B.精简政府机构
C.让“群臣”监督皇帝
D.强化君主专制
23.
明中叶以来,松江府(今上海一带)所辖市镇数量如下表所示。据此表可以得出
A.明清时期松江地区工商业发展较快
B.近代以来市镇增多与开放通商口岸有关
C.清政府与民国政府都重视商业发展
D.市镇数量增长体现出商人地位上升
24.
公元1644年4月,明朝都城北京被攻占,崇祯皇帝朱由检至死不逃,自缢于煤山。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推翻,推翻明王朝的是
A.努尔哈赤
B.皇太极
C.吴三桂
D.李自成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