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乐东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736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3/29

1.综合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表。
 
材料二 语曰:“苏湖熟(丰收),天下足。”
材料三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1)上述材料反映了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
(2)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何时开始的?何时完成的?
(3)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你认为古代南方经济发展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2.选择题(共11题)

2.
唐朝有一位诗人,其诗歌如实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被誉为“诗史”。这位诗人是(   )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骆宾王
3.
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一个统一的国家政权。元朝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这一制度是(   )
A.行省制B.科举制C.郡县制D.厂卫制
4.
下列有关忽必烈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建立蒙古政权
B.推行汉法
C.改国号为元
D.统一全国
5.
面对辽阔的疆域,元朝统治者设置专门的机构对台湾和西藏进行有效管理,它们分别是
A.宣政院;澎湖巡检司
B.伊犁将军;驻藏大臣
C.澎湖巡检司;宣政院
D.枢密院;御史台
6.
早在宋朝时期为了鼓励海外贸易,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在主要港口所设立的机构是
A.都护府B.市舶司C.宣政院D.理藩院
7.
为解决唐末五代以来的地方割据问题,北宋采取的措施有
①分割相权
②地方知州实行三年一换制
③控制地方财政
④设通判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8.
一位法国学者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在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下列名词不能够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的是
A.交子B.草市C.夜市D.岁币
9.
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这项政策应该是
A.重农抑商
B.重文轻武
C.和亲会盟
D.闭关锁国
10.
袁腾飞曾在《百家讲坛》中讲“塞北三朝”。这指的是与两宋政权并立的三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它们分别是(  )
A.辽、西夏、清B.大理、金、元C.金、西夏、元D.辽、西夏、金
11.
赵匡胤建立北宋政权是通过(  )
A.外戚掌权B.发动兵变C.皇位世袭D.组织农民起义
12.
据记载,宋代一个海商一次贩运的货物常达十万斤以上,价值高达数十万贯。中国商人和商船取代波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导力量。材料反映了宋代()
A.农业繁荣B.手工业兴旺
C.海外贸易发达D.文化昌盛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