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到了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

(2)图一“铜版”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哪项发明?图二“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什么货币?《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全景式的宋朝社会风俗画卷,请说出宋代城市中固定的娱乐场所的名称。
(3)如果你选用以上图片进行合作探究学习,那么确定的研究主题是什么?
材料三 1757年,清朝乾隆皇帝诏告天下,规定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封闭其它港口,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和对外贸易。
(4)材料三表明清朝统治者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材料一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的角度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材料二

(2)图一“铜版”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哪项发明?图二“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什么货币?《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全景式的宋朝社会风俗画卷,请说出宋代城市中固定的娱乐场所的名称。
(3)如果你选用以上图片进行合作探究学习,那么确定的研究主题是什么?
材料三 1757年,清朝乾隆皇帝诏告天下,规定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封闭其它港口,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和对外贸易。
(4)材料三表明清朝统治者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2.
材料 成祖疑惠帝(建文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弄城,示中国富强。(敕郑和)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携带)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自宣德以还,远方时有王者,要不如永乐时,……自和后,凡将命海表者,莫不盛称和以夸外番,故俗传三保大监下西洋,为明初盛事云。
(2)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什么地方?
(3)郑和下西洋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4)如何看待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明史.郑和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何在?(2)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什么地方?
(3)郑和下西洋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4)如何看待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2.判断题- (共1题)
3.
判断改错题
以下情景描述中,有四处错误。请逐一指出,并加以改正。
中国古代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就:唐朝工匠李春主持修建的赵州桥是我国最早的石拱桥;北宋平民蔡伦发明了世界最早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要早四百年;指南针也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由意大利人传入欧洲,为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东起鸭绿江、西至山海关的明长城,也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1)错误:
改正:
(2)错误:
改正:
(3)错误:
改正:
(4)错误:
改正:
以下情景描述中,有四处错误。请逐一指出,并加以改正。
中国古代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就:唐朝工匠李春主持修建的赵州桥是我国最早的石拱桥;北宋平民蔡伦发明了世界最早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要早四百年;指南针也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由意大利人传入欧洲,为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东起鸭绿江、西至山海关的明长城,也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1)错误:
改正:
(2)错误:
改正:
(3)错误:
改正:
(4)错误:
改正:
3.选择题- (共11题)
4.
诗歌是生动鲜活的历史,它向人们描绘了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沧桑。下列诗句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②“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④“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②①④
D. ④①②③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②“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④“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②①④
D. ④①②③
6.
历史影视作品对历史进行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事实。下列情节与历史事实不相符的是( )
A.秦始皇规定以小篆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 |
B.铁木真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体制,建立行省制度 |
C.宋朝政府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市舶机构管理海外贸易 |
D.唐朝玄奘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 |
8.
“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这些现象最早出现在我国哪个时期
A.两宋时期 | 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C.隋唐时期 | D.明清时期 |
11.
根据表中的资料,比较适宜的研究课题
序号 | 历史事件 |
1 | 清政府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 |
2 | 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
3 | 修建承德避暑山庄 |
A.清朝的民族关系 |
B.专制统治的加强 |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
D.明清建筑 |
13.
“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乾隆皇帝的话反映了清朝政府的什么政策
A.清朝统治者的盲目自大 |
B.清朝统治十分巩固 |
C.清朝商品经济的发达 |
D.清朝实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 |
4.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11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