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阜宁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736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7

1.综合题(共1题)

1.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一个高度繁荣的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宋时期,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人手;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闻名天下的“粮仓”,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材料二:

材料三:……器以古为珍。宋瓷成群,举国罕见。千年埋没……惜哉!彩云易散,宝瓷易碎。洋人巧弄译笔,瓷器代称中国。

——魏明伦《遂宁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南方形成天下闻名的“粮仓”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反映了宋朝商业贸易的繁荣,图中中国最早的纸币是什么?出现于哪个地区?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什么机构加强管理?
(3)材料三反映了宋代哪一手工业部门的兴盛情况?并请列举当时两个著名的产地。

2.选择题(共11题)

2.
唐朝著名的诗人有很多,有位诗人创作了大量的忧国忧民、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诗作,“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他的名句。后人称他为“诗圣”,你知道他是
A. 王维
B. 李白
C. 杜甫
D. 白居易
3.
北宋初年,宋太祖之所以加强中央集权,主要是吸取了下列哪一历史现象的教训
A.相权威胁皇权B.五代十国分裂动荡
C.唐末农民起义D.唐末以来藩镇割据
4.
考古发掘宋代墓葬时,在辽人的墓葬里发现了辽人备茶(汉人习俗)的壁画,在汉人的墓葬里发现了汉人火葬(辽人习俗)的琉璃棺,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这反映了当时
A.民族之间的差别已经消失
B.民族之间的交融日益加深
C.民族之间的仇恨逐渐扩大
D.北宋已经收复幽云十六州
5.
经济作物能增加农民的收入,加强与市场的联系。宋代在南方种植的重要经济作物是
A.水稻、粟B.茶树、烟草C.小麦、棉花D.茶树、棉花
6.
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面示意图做了形象的描述,图中①对应朝代应该是
A.北朝B.隋朝C.唐朝D.宋朝
7.
元朝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建立了行省制度,并在中央设宣政院。下图中,宣政院辖地是
A.①B.②
C.③D.④
8.
“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蒙古族歌手腾格尔的这首经典名曲《天堂》,我们经常吟唱。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建立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
A.完颜阿骨打
B.铁木真
C.忽必烈
D.赵构
9.
好多诗词当中都可以找到历史的影子。有一首描绘契丹人生活的诗写道:“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契丹族过着
A.游牧生活B.农耕生活C.定居生活D.渔猎生活
10.
南宋有位诗人曾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写作该诗的主要目的是(   )
A. 赞美杭州的繁华     B. 讽刺金朝统治者的醉生梦死
C. 咏写了西湖秀色与人的关系     D. 讽刺南宋统治者的醉生梦死
11.
宋朝时,下列各少数民族政权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
①契丹
②党项族
③女真族
④蒙古族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②①③④ D. ③②①④
12.
以下能正确反映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
A.
B.
C.
D.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