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到了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材料二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的角度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2)图1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写出它的名称。纸币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3)图2是宋朝社会风俗画卷,请写出该画的作者。它描绘了哪一城市的繁荣景象?
(4)观察图2,结合所学的知识,列举2例当时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
(5)如果要选用以上图片进行合作探究学习,确定的研究主题是什么?
材料一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材料二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的角度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2)图1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写出它的名称。纸币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3)图2是宋朝社会风俗画卷,请写出该画的作者。它描绘了哪一城市的繁荣景象?
(4)观察图2,结合所学的知识,列举2例当时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
(5)如果要选用以上图片进行合作探究学习,确定的研究主题是什么?
2.选择题- (共12题)
4.
七年级三班小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她搜集了“澶渊之盟”“宋夏和议”“宋金和议”“元朝的建立”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她研究的课题是
A.统一国家的建立 |
B.中华文明的起源 |
C.民族关系的发展 |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
6.
宋元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其历史发展的主流是( )
A.社会动荡不安与民族仇杀混乱 | B.政权分裂与社会倒退 |
C.少数民族掌握中原政权与国家走向分裂 | D.经济中心南移与民族关系发展 |
8.
下列节日连线正确的是
A.家家腊月二十五,浙米如珠和豆煮﹣﹣元宵节 |
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节 |
C.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端午节 |
D.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秋节 |
9.
“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这一记载所反映的历史是
A.北宋汴河流域人以石油作燃料 | B.北宋东京居民以石油作燃料 |
C.北宋东京居民以煤炭作燃料 | D.河南开封是我国最早以煤炭作燃料的地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