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727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5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瑚熟,天下足”。
(1)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到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出现了怎样的变化?(2分)概括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举出2个原因)
材料二 明朝人方孝孺曾言:“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
(2)材料三反映了元朝时期的什么历史现象?请举出这一历史现象出现的两个表现
材料三 

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
(3)图中的商人到东京城中的什么场所去进行贸易?那时候用的纸币叫什么名字?
材料四 新华社2012年4月电,香港苏富比拍卖行在此间举行一件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的专场拍卖,激烈竞逐后拍品以2.786亿港元(合2665万美元)成交,创造了宋代瓷器新的世界拍卖纪录。
(4)这个天青釉葵花洗如此昂贵,不仅仅是因为其年代久远,主要还是其制作工艺非常精美。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所知道的宋代制瓷业的辉煌。(举出两例)
2.
以下是中国古代的运河示意图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 图一、图二的运河分别是哪个皇帝时开凿的?
(2) 写出图一、图二运河开通的目的?
(3) 图一运河的开通有何重大作用?
(4)图一运河北到哪里?南到哪里?图二中的两段新开凿的运河中最北端的一段是?

2.选择题(共11题)

3.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抒发了杜甫对唐都长安遭安史之乱破坏的悲怆情怀。他的诗,语言精炼凝重,艺术技巧高超,被后人称为
A.医圣B.书圣C.诗圣D.诗史
4.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A.宋辽对抗B.南宋与金对峙
C.北宋与金对峙D.宋夏和议
5.
下图中政权①的建立者是(   )
A.阿保机B.元昊C.阿骨打D.赵匡胤
6.
在郾城大战中大败金军,被秦桧以所谓“谋反”罪杀害的南宋抗金名将是(   )
A.文天祥B.戚继光C.胡惟庸D.岳飞
7.
.归纳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哪项属于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   )
A.统一国家的建立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繁荣与开放D.民族政权并立与经济重心南移
8.
(2016·四川内江·4)南宋诗人陆游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
A.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
B.宋代手工业进步
C.宋代商业繁荣,出现了“会子”
D.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9.
元朝时候,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是( )
A.内阁B.门下省C.尚书省D.中书省
10.
下列哪项是成吉思汗的业绩?
A.建立蒙古政权
B.灭亡南宋和统一全国
C.正式定国号为元
D.相继灭亡西夏与金
11.
我国古代“使西方望尘莫及并改变了世界面貌”的科技成就是(    )
①蔡伦改进造纸术 ②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 ③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④李春设计赵州桥
A.①②③B.①③C.①②③④D.②④
12.
在《资治通鉴》中你不可能看到的历史是
A.三国鼎立
B.楚汉之争
C.唐代的开元盛世
D.明代的戚继光抗倭
13.
元杂剧著名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是(   )
A.《窦娥冤》B.《资治通鉴》C.《救风尘》D.《念奴娇·赤壁怀古》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