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学习完唐朝的历史后,实验初中七年级5班计划以“大唐盛世”主题出一期历史板报。以下是小虎同学设计的板报样式。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制度创新篇
(1)唐朝已经用分科考试选拔人才,请问这是一种什么制度?
和谐盛世篇
(2)唐太宗统治时,之所以出现了政治清明的盛世景象,与他广开言路、善于纳谏是分不开的,他重用的一位敢于直言进谏的大臣是谁?唐太宗时期的统治被称为什么?
民族关系篇
(3)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体现了他开明的民族政策,试举一例说明。
艺术篇
(4)请列举隋唐时期一个重要的艺术宝库。
启示篇
(5)唐朝的繁盛给后人什么历史启示?
制度创新篇
(1)唐朝已经用分科考试选拔人才,请问这是一种什么制度?
和谐盛世篇
(2)唐太宗统治时,之所以出现了政治清明的盛世景象,与他广开言路、善于纳谏是分不开的,他重用的一位敢于直言进谏的大臣是谁?唐太宗时期的统治被称为什么?
民族关系篇
(3)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体现了他开明的民族政策,试举一例说明。
艺术篇
(4)请列举隋唐时期一个重要的艺术宝库。
启示篇
(5)唐朝的繁盛给后人什么历史启示?
2.
宋代是我国历史上繁荣时代。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1)《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哪位画家的不朽作品?描绘了哪 一城市的繁荣景象?当时该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什么?
(2)请你说说早在南宋时政府就采取什么政策招来“四海之宝”? 政府设立什么机构管理对外贸易?当时主要港口城市有哪些?(写出两个)
(3)如果 要在“上海世博会”上展出宋代发明的科技成就,请你推荐两件最能代表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具有重大贡献的发明。
(4)结合上述问题,谈谈你对宋代城市经济生活的认识。
(1)《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哪位画家的不朽作品?描绘了哪 一城市的繁荣景象?当时该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什么?
(2)请你说说早在南宋时政府就采取什么政策招来“四海之宝”? 政府设立什么机构管理对外贸易?当时主要港口城市有哪些?(写出两个)
(3)如果 要在“上海世博会”上展出宋代发明的科技成就,请你推荐两件最能代表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具有重大贡献的发明。
(4)结合上述问题,谈谈你对宋代城市经济生活的认识。
3.
材料一:不同时期我国南北方的人口数量情况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抵(根基、基础)。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1)观察材料一图表,提取西汉至唐朝时期人口方面的历史信息。
(2)唐朝时,我国商业繁荣,大城市数量多,其中哪一个城市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国际性的大都市?此城市在布局方面有何特点?
(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说明我国经济重心在宋朝时有何变化?请简单分析发生此变化的原因。
(4)宋朝经济繁荣,请列举两个例子进行说明。
材料一:不同时期我国南北方的人口数量情况
朝代 | 南方 | 北方 |
人口(万户) | 人口(万户) | |
西汉 | 247 | 998 |
唐代 | 392 | 515 |
北宋 | 1122 | 662 |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抵(根基、基础)。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1)观察材料一图表,提取西汉至唐朝时期人口方面的历史信息。
(2)唐朝时,我国商业繁荣,大城市数量多,其中哪一个城市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国际性的大都市?此城市在布局方面有何特点?
(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说明我国经济重心在宋朝时有何变化?请简单分析发生此变化的原因。
(4)宋朝经济繁荣,请列举两个例子进行说明。
2.选择题- (共28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