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明德学校2018届九年级部编版上册月考测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771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7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妖(ráo) 腰(shé)    可(hán)    婷(pīnɡ)
B.外(fèn) 风(sāo)    鲜(yàn)    莽(mǎnɡ)
C.稍(xùn) 摇(yè) 冕(ɡuān)   然(wǎnɡ)
D.红(yùn) 呢(nán)    明(lí) 丰(yùn)
2.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
B.张学良对我国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风流人物
C.你娉婷婉约的风姿,娇艳俏丽的容貌,妩媚得体的举止,优雅大方的谈吐,令我刮目相看
D.我们当代的青少年是一代天骄,肩负着建设祖国的伟大使命。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科学家应该用专业的知识去传播科学理性的精髓,让科学获得最广泛公众的支持和理解,这是科学家的责任,也是一种担当。
B.通过生动有趣的民俗活动体验,使更多的人了解了中国历史,树立了民族自信。
C.为了让选择留校的学生们度过一个温馨的春节,学校举办了留校学生新春联欢会。
D.在互联网时代,各领域的发展都需要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信息网络,网络提速降费能够推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和企业广泛受益。
4.
(题文)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对偶、比喻、拟人)
B.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反问)
C.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比喻)
D.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排比、拟人)
5.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沁园春·雪》是一首词,作者是***,词的上片主要写景,词的下片主要议论抒情。
B.《我爱这土地》作者是郭沫若,选自《郭沫若全集》。
C.《乡愁》的作者是余光中,台湾诗人、散文家,诗歌表达了对亲人,对故乡,对祖国的思念情怀。
D.现代诗歌又称新诗,是指“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诗歌。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

2.诗歌鉴赏(共2题)

6.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小题1】《沁园春•雪》的作者是;____,“沁园春”是;____,“雪”是;____。
【小题2】在上下阕之间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词句是;____,______。能揭示全词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
【小题3】指出下列各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
(1)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_____)
(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______)
7.
乡 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小题1】作者:______,选自;_________。
【小题2】朗读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应该是( )
A.急速、悲壮B.欢快、幸福
C.缓慢、忧伤D.轻柔、平淡
【小题3】全诗是采用什么顺序、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
【小题4】作者在《乡愁》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其乡愁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8.
雪之梦
毛志成
①每年入冬后,我就格外盼雪,盼那纷纷扬扬、弥天漫地的飘雪,盼那厚厚实实、清清白白的积雪,盼那花花点点、扑朔迷离的残雪。
②中国缺雪已有经年,北京尤甚,好像那雪只飘落在人们的回忆中,消融在人们的遐想里。
③下雪了!窗幔上的微光告诉了我,街上的喊声告诉了我,孩子们跳下床、冲出门的脚步声告诉了我。
④我那颗一下子复活了稚气、复活了回忆的心,似乎顿时浸润在琼花中,净化在玉屑里。
⑤冲出房门,冲上街头,我不禁索然了。
⑥这算得上雪吗?灰蒙蒙的天懒懒散散地洒下几粒近乎尘埃、近乎细沙般的东西,扭扭捏捏地登上楼顶,娇娇滴滴地落在路面,似乎对路旁的枯树、两侧的民宅不屑一顾。它们写在路面上的,也只是一首闪烁其词的晦涩诗,貌似博大而实际浅薄。它们赶不上步履匆匆的行人脚步,更挂不上他们的头顶,染不上他们的眉梢,只在那涂着脂粉的脸上骚动了几下,在那施过铅黛的瘦眉上悬了几星儿。
⑦这哪里是我梦中的雪!
⑧我梦中的雪,纷纷扬扬,铺天盖地,创造着地球上最伟大的宏观美。漫宇琼瑶,满天寒凛,以世上第一流的平等气度博施于山,普赠于涧,广铺于野,慨惠于林。泼辣辣地洒下来,登华厦,覆寒宅,染眉头,醉心间。不弃枯木朽株,不漏病妪衰叟,不能把寒门少女的俭朴衣装染艳,但能把她们的双颊染红。
⑨而眼前的雪,是奢华而悭吝的雪,是徒有虚名的雪。淡淡的、薄薄的、灰灰的,远看有色而近观无形,经不住行人的步履,徒在万千足迹后面遗下了泥泞。好奇的中学生为了验证书上的话“雪花都是六角形的”,伸出他们的手承接良久,手心里也只是积存了几滴冷露。
⑩雪停了,几乎用不着太阳的帮忙,只需几缕小风,楼顶、屋顶、街头、枝头上的薄粉顿消,路面上那一层薄薄的浊水化而为冰,像是推出了一张古板的脸。
⑪这哪里是我记忆中的雪后!
⑫我记忆中的雪后,是壮丽冬景的最佳镜头,是一幅圣洁绘画的定稿。纯洁、晶莹、清寒的美学元素在大地上铺下了旷远的情怀,铺下了博大胸襟,铺下了冷凝的火焰。步履声声,韵律浑朴,深深浅浅的足迹伸向高山,伸向田野,伸向一切历史车轮在转动的地方。
⑬即使春天的帷幕已经拉开,造物主已经着手打扫冬景的遗迹,舞台上出现的也不是一片空白,而是人们那即将储存在心中的深情回忆。旷野中的雪已经花花点点、斑驳陆离了,但松枝上还有,远山上还有,大道的车迹里还有。远山大道上有雪迹,人的胸襟就会扩展;翠柏苍松上有雪迹,人的情思就会延伸。
⑭梦中的雪,我多么愿意它变成雪中的梦。
⑮请造物主飘落一场真正有气魄的雪吧,借以成为我展开新梦的襁褓……
【小题1】对全文来说,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小题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盼那纷纷扬扬、弥天漫地的飘雪,盼那厚厚实实、清清白白的积雪,盼那花花点点、扑朔迷离的残雪。
(2)灰蒙蒙的天懒懒散散地洒下几粒近乎尘埃、近乎细沙般的东西,扭扭捏捏地登上楼顶,娇娇滴滴地落在路面,似乎对路旁的枯树、两侧的民宅不屑一顾。
【小题3】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说说眼前的雪和“我”梦中的雪各有什么特点。
【小题4】文章花了不少的篇幅写记忆中雪和记忆中雪后的美景,这样写有必要吗?请分别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4.综合性学习(共1题)

9.
口语交际
(1)李军在上学路上因帮助一个走失的小孩寻找他的爸爸妈妈,迟到了。对于老师的查问,李军既不能表现自己,又不想受到老师的批评,他该怎么说才能达到以上目的,又显得自然得体呢?
___________________
(2)快期末考试了,你正在看世界杯球赛直播时,妈妈发现了,告诉你马上考试了,学生应以学业为重,不能在看世界杯了,你会怎么和妈妈沟通呢?
_______________

5.作文(共1题)

10.
从***的《沁园春·雪》中,我们感受到祖国江山的雄奇壮丽;从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中,我们感受到春天的温柔与娇美;从穆旦的《我看》中,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生机勃勃……
请以“我眼中的大自然”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表达你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诗歌鉴赏:(2道)

    现代文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