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文以载道,诗以言志。古代的知识分子往往用诗歌的形式,来抒发他们对历史对政治的一些感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唐诗 】
材料一:唐诗中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材料二: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孟郊.《登科后》
(1)材料一的这两句诗是哪位诗人的作品,反映了唐朝怎样是史实?
(2)在唐代科举中想要和孟郊一样“登科”,知识分子可以参加那些科目的考试?
【 宋词 】
材料三: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宋.岳飞《满江红》
(3)“靖康耻”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想一想,历代百姓为什么如此地尊崇岳飞?
【 元曲 】
材料四:元曲四大家中的另一位马致远则在《[中吕]粉蝶儿》中讴歌忽必烈:“善教他,归厚德,太平时龙虎风云会。圣明皇帝,大元洪福与天齐。 ”
(4)这是马致远赞美元世祖忽必烈的诗句,请举一例说明忽必烈在改革政治制度方面的“圣明”措施?这一制度实施的机构在中央和地方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 唐诗 】
材料一:唐诗中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材料二: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孟郊.《登科后》
(1)材料一的这两句诗是哪位诗人的作品,反映了唐朝怎样是史实?
(2)在唐代科举中想要和孟郊一样“登科”,知识分子可以参加那些科目的考试?
【 宋词 】
材料三: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宋.岳飞《满江红》
(3)“靖康耻”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想一想,历代百姓为什么如此地尊崇岳飞?
【 元曲 】
材料四:元曲四大家中的另一位马致远则在《[中吕]粉蝶儿》中讴歌忽必烈:“善教他,归厚德,太平时龙虎风云会。圣明皇帝,大元洪福与天齐。 ”
(4)这是马致远赞美元世祖忽必烈的诗句,请举一例说明忽必烈在改革政治制度方面的“圣明”措施?这一制度实施的机构在中央和地方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2.
魏晋南北朝以来,我国经济重心经历了一个南移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材料三:两宋时期,中原军民英勇抗击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南侵,使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北方战乱使中原人口南迁,给南方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推动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南方地区大多日照充足,降水充沛,自然条件十分优越, 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1)材料的表格反映了西汉以来人口(户)数的变化,根据数据变化说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到哪个朝代最后完成?这时的经济重心已从北方的什么流城转移至么流域?
(2)材料二的谚语表明哪一地区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
3.
民族团结、民族友好一直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材料三:公元13世纪,蒙古军队西征,中亚的穆斯林(伊斯兰教徒的特称)大批迁入中国,有的守边屯田、有的经商、有的为官等,元代统一时,生活稳定,各民族杂居,他们和原来就定居在我国内地的民族通婚融合,在中国境内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
——《回族简史》
(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2)材料二中的“公主”指的是谁?她的和亲对吐蕃产生了什么影响?
(3)这个新的民族指的是什么民族?根据材料说一说这个民族形成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中,我们能够得到什么感悟?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材料三:公元13世纪,蒙古军队西征,中亚的穆斯林(伊斯兰教徒的特称)大批迁入中国,有的守边屯田、有的经商、有的为官等,元代统一时,生活稳定,各民族杂居,他们和原来就定居在我国内地的民族通婚融合,在中国境内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
——《回族简史》
(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2)材料二中的“公主”指的是谁?她的和亲对吐蕃产生了什么影响?
(3)这个新的民族指的是什么民族?根据材料说一说这个民族形成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中,我们能够得到什么感悟?
2.选择题- (共11题)
5.
960年正月的一天,后周的边境传来敌情禁军统帅赵匡胤奉命出征,不料半路却出现意外,士兵在……把黄袍加在他的身上,拥他做了皇帝,这就是黄袍加身。该事件发生在( )
A.陈桥驿 | B.琢郡 |
C.马嵬坡 | D.余杭 |
9.
两宋时期,社会经挤高度发展。下列关于宋代经济现象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
①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纸币“交子”。
②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到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③南宋时期“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粮仓。
④在城市周围和农村交通要道附近有大量的集市,逐渐成为大大小小的城镇。
①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纸币“交子”。
②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到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③南宋时期“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粮仓。
④在城市周围和农村交通要道附近有大量的集市,逐渐成为大大小小的城镇。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③④ |
10.
《水浒传》中的武大郎(武松的哥哥)因为生的矮小,又娶了个漂亮媳妇,在本地受人欺负,就从家乡清河县来到阳谷县,在紫石街租了一座沿街的两层小楼,下面烤烧饼,上面住人,武大郎每日里担挑沿街叫卖,日子也过得去(如下图)。从上面的材料中,我们可以粗略了解( )


A.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 | B.宋朝的工商业者状况 |
C.宋朝的海外贸易情况 | D.宋朝的小说写作水平 |
13.
近期,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一档大型文化类益智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打造了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小明也自拟了一道题目:“豪放风格;抗金斗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符合上述条件的词人是
A.苏轼 |
B.李清照 |
C.岳飞 |
D.辛弃疾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