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仙游县郊尾、枫亭五校教研小片区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715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9/11

1.判断题(共1题)

1.
元朝在中央设澎湖巡检司,管理全国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首次对西藏实施行政管辖,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2.综合题(共3题)

2.
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1) 材料一中的“长策”是指什么制度?
这种制度开始于什么朝代?这一制度的主要考试科目有哪些?
材料二: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政治制度?哪一部门负责起草政令?
材料三:(元朝疆域)北与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
(3)根据材料三归纳元朝疆域的特点是什么?为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忽必烈推行了什么制度?
3.
材料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念奴娇·赤壁怀古》
材料二: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1)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词作者分别是谁?他们的词的风格是?
(2)你更欣赏哪一位?请说明理由
4.
鲁迅在《电的利弊》中写道:“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1)鲁迅的文章中有几项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2)你还知道中国古代的哪一些“四大发明”呢?简要说说这些发明带来的影响(任意两项)

3.选择题(共16题)

5.
在诗中讴歌祖国山河,想象丰富,激昂奔放,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被人们称为“诗仙”的唐代诗人是( )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韩愈
6.
北宋在消除地方割据经济基础的重大举措是(    )
A.“黄袍加身”B.“杯酒释兵权”C.设置通判D.设置转运使
7.
北宋时,“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凯歌而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及(状元登第)矣”。这反映了北宋政权
A.渴望收回燕云地区
B.重文轻武
C.委派文官主持军务
D.崇武抑文
8.
下列政权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
①北宋  
②辽  
③西夏  
④唐朝
A.①②③④B.④②①③C.④①②③D.②①③④
9.
南宋时期,以“莫须有”的罪名被诬陷的著名抗金将领是( )
A.岳飞B.韩世忠C.李纲D.陈东
10.
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
A.“靖康之变”B.郾城大战C.宋金和议D.金朝迁都
11.
下列不能直接说明宋代商业繁荣的是( )
A.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B.各地城市周围和农村要道附近出现了大量集市
C.占城稻引进中国
D.大大小小城镇的形成
12.
都城汴京,“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燃薪者。”材料中的“石炭”是指( )
A.石油B.天然气C.煤D.柴
13.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当时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是( )
A.鄱阳湖流域B.洞庭湖流域C.闽江流域D.太湖流域
14.
“士可杀不可辱”。宋代时期的“士”指的是(    )
A.读书人B.农民C.手工业者D.商人
15.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这首诗反映的传统节日是( )
A.元旦B.寒食C.冬至D.元宵
16.
如下图,现在的莆田市在元朝时所属的行省是(    )
A.江西行省B.江浙行省C.辽阳行省D.岭北行省
17.
假如你正在观赏一部描述元朝的电视剧,在剧中你不可能看到的是( )
A.忽必烈劝课农桑
B.行省制度的建立
C.成吉思汗建立元朝
D.元军攻破临安,南宋灭亡
18.
元朝时,全国最高行政机构是( )
A.中书省B.尚书省C.门下省D.行中书省
19.
松江一带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赢得了“松郡棉布,衣被天下”的赞誉,历经数百年而不衰。松江地区“衣被海滨,利及数省”主要得益于(  )
A.黄道婆B.毕昇C.忽必烈D.沈括
20.
下列与中国古代天文学家郭守敬相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他研制成新型浑天仪——简仪
B.他主持修订的《授时历》是古代一部精确的历法
C.他主持了全国天文和大地测量工作
D.他研制成指南工具——司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