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新泰市新甫中学2016-2017学年六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模拟测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715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6/22

1.综合题(共3题)

1.
古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包括中国与亚非欧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以及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在这个过程中,友好交往是中外交往的主流。结合下列有关隋朝至清朝时期的对外关系的三组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结合图片所获取的信息,分别为前两组图片命名一个合适的主题。
(1)主题命名
第一组的主题:  ; 第二组的:   
第三组的:闭关自守
(2)人物追踪,国家识记
请结合图片及文字信息,写出相关的历史人物。①六次东渡;②七次下西洋: ;③明代抗倭图: 抗倭;④收复台湾:
第二组图片分别反映了我国反抗哪些国家外来侵略的历史?
(3)分析总结
从第三组图片中可以看出清政府执行怎样的外交政策?这一政策带来的最严重后果是什么?
(4)感悟提升:以史为鉴,可以明智。结合第一组图片,说一说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国际交往的杰出使者。(答出一条,言之有理即可)
2.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一项贯穿我国封建社会始末的基本政治制度,从秦朝到清朝存在了两千多年。历朝历代统治者均采取各种措施对此加以发展与完善。据此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授权侍卫亲军锦衣卫,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
材料二、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材料三、下图明朝科举考生看榜。

材料四、乾隆帝时,朝中大臣胡中藻的诗句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1)材料一记载的是哪位皇帝统治时期的官制变化?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反映的官制变化。(回答两条即可,不准照抄原句)
(2)材料二中导游所说的“偏房”的设立,标志着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指的是哪一机构?
(3)材料三、四反映的是明清统治者为加强君主专制采取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发展的基本趋势是怎样的?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拉萨市大昭寺前的广场上矗立着建立于公元823年的“唐蕃会盟碑”,这是汉藏两民族团结友好的历史见证。拉萨市西藏人民会堂前的广场的“民族团结宝鼎”(青铜器)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是2001年中央政府为庆祝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向西藏自治区赠送的,表现的是民族团结、发展进步的主题。

材料二、从“唐蕃会盟碑”到“民族团结宝鼎”,历史就此跨越了一千多年。人们在历史中见证了汉藏人们团结友好的事实,同时也见证了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一不容置疑与更改的事实。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说唐与吐蕃交往的重要史实。(举一例即可)
(2)举出清朝加强对西藏管辖的重大措施。
(3)透过汉藏关系史,并结合所学过的历史知识谈谈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突出特点。(4)依据材料,指出“唐蕃会盟碑”与“民族团结宝鼎”所包含的相同意义。

2.选择题(共26题)

4.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幅对联称颂的是(  )、
A.屈原B.李白C.杜甫D.白居易
5.
唐代历史上有一位书法家,他曾任平原郡太守,抗击过安禄山叛乱,其所创雄浑敦厚的新书体,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该书法家是()
A.王羲之B.欧阳询
C.柳公权D.颜真卿
6.“风险”一词与人类的决策和行为后果联系越来越紧密。股票投资的风险源于(    )

①股票交易次数的不确定性  ②企业利润的不确定性

③股票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  ④股东人数的不确定性

7.“风险”一词与人类的决策和行为后果联系越来越紧密。股票投资的风险源于(    )

①股票交易次数的不确定性  ②企业利润的不确定性

③股票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  ④股东人数的不确定性

8.
敦煌莫高窟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那里的大部分洞窟开凿于( )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明清时期D.民国时期
9.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如下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意图是(  )
A.B.
C.D.
10.
宋辽、宋夏和议中共同的内容有(  )
A.辽夏向宋称臣B.北宋割地求和
C.互相禁止边境贸易D.北宋送给辽夏一定数量的钱财物
11.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有( )
①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②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③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  ④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利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2.
我国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他“精忠报国”的故事世代流传.他是
A.文天祥
B.戚继光
C.郑成功
D.岳飞
13.
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的朝代是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14.
南宋时,有位商人来临安做生意,见到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不绝,下列选项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
A.晚上到临安夜市去看看
B.午餐吃是的稻米、玉米等粮食
C.下午边读唐诗、宋词边饮茶
D.一周后,这位商人又乘坐商船去朝鲜、日本经商
15.
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是( )
A. 开封     B. 临安 C. 广州 D. 泉州
16.
某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收集了如下图片资料。由此推断该同学的学习主题是
A.政权并立B.艺术精湛
C.民族融合D.商业繁荣
17.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有关台湾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元朝时设置澎湖巡检司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②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③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④1684年清朝设台湾隶属广东省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18.
在元代行省制度下,今山东、北京、天津等地区属于( )
A.尚书省辖地B.中书省直辖地C.宣政院辖地D.行省辖地
19.
在一文学作品欣赏课上,老师说:“他的词风慷慨激昂,豪迈悲凉,充满忧国忧民的爱国豪情……”由此,我们可知“他”是( )
A.杜甫
B.苏轼
C.李清照
D.辛弃疾
20.
宋代史书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对此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宋代的航海完全依靠指南针来辨别方向
B.我国劳动人民最早知道了磁针指南的作用
C.指南针在北宋时用于航海事业,但只是辅助作用
D.指南针是我国古代水手最早发明的
21.
下图人物是我国杰出的发明家毕升,他的重大发明是()
A.指南针B.雕版印刷术C.活字印刷术D.火药武器
22.
中国古代设丞相与废丞相的两个皇帝是
A.秦始皇、明太祖
B.秦始皇、明成祖
C.秦始皇、隋文帝
D.隋文帝、雍正帝
23.
新疆大小和卓叛乱被平定的原因包括:( )
①大小和卓兄弟发动叛乱不得人心②伊犁将军处置得当③中央政府平叛措施得力④维吾尔等族人民支持清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4.
与下图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甘英出使大秦B.张骞通西域
C.戚继光抗击倭寇D.郑和下西洋
25.
明朝“八股取士”和清朝大兴“文字狱”的根本目的是( )
A.防止人民反抗B.压制知识分子 C.统一思想D.巩固封建统治
26.
中国文学史上有一部作品,被称为古典小说的高峰。书中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它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典型人物。下列人物出自这部作品的是( )
A.《三国演义》B.《红楼梦》C.《西游记》D.《水浒传》
27.
明朝后期出现的“农业百科全书”,其作者是( )
A.张仲景B.李时珍C.宋应星D.徐光启
28.
下列古代盛世中,不是隋唐时期的是( )
A.开皇之治B.开元盛世C.贞观之治D.康乾盛世
29.
下边是某同学整理的大事表,这组大事集中说明了这一时期
A.经济发展重心南移
B.盛世局面下危机四伏
C.抗击外国侵略战绩卓著
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