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陕西省武功县人教版七年级下历史调研试卷及答案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7129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6/24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村料,回等问题。
材料一十五年(641年),唐以宗女文成公主下嫁弄赞,弄赞为她另筑城郭宫室以居之。公主厌恶吐蕃人以红色涂面的陋习,弄赞下令暂时停止,同时他本人也脱去毡裘,被服中国的绸缎,渐渐染上华风。他派遣豪酋子弟,入唐国学,以习诗书,并聘请中国士人,为他典掌表疏。
材料二中央政府设宣政院,负责管理该地区的军民各项事务,该地区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材料三达赖五世到北京,受到顺治皇帝接见,被正式赐子“达赖喇嘛”的封号。后来,康熙皇帝赐子另一位西藏宗教首领班禅五世“班禅额尔德尼”封号。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1)材料中的“弄赞”指的是谁?根据材料一,概括这史实对该地区产生的影响。
(2)材料二、材料三中的“中央政府”分别指哪一王朝的中央政府?
(3)根据材料概括,上述三个政权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有哪些?其共同作用是什么?
2.
北京是座历史文化名城。某学校组织七年级学生完成了一次寻访京华史迹的文化体悟之旅。
第一站东城区成贤街国子监
明朝把学校看作培植人才(政治上的人才),登庸(选拔)官吏的机关,而不视为提高文化,普及教育的工具...明朝的大学,名为国子监。太祖看国子监是极重的
——吕思勉《中国通史》
(1)国子监是明清时期教育的最高学府。请问明请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此,你有何看法?
第二站故宫乾清门西的一排建筑
 
(2)同学们在故宫看到如上图所示的一排建筑,了解到在这里的清朝大臣最主要的职责是每天接受皇帝召见,听皇帝口授旨意,拟写谕旨,转发各地。由此判断,这排建筑是什么机构?它的设立体现了清代政治制度的什么特点? 
3.
“盛世”与“统一”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总是紧密联系的。某校七年级(1)班准备举办一次主题为“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与统——”的探究活动。
(资料准备)
(1)如果你是该班一员,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相关资料?
(回眸盛世)
(2)为了更好地探究学习,小明同学准备制作一张《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局面简表》,请在下面表格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帮助小明完成表格。
朝代
西汉
东汉
唐朝
盛世局面

“光武中兴”


 
(3)请以唐朝的一个盛世局面为例,说明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促成了盛世局面的形成。
唐玄宗前期重用贤能,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等。(答出意思相近的两点即可)
(探究统一)
(4)清朝前期统治者在巩固边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区域
新疆
西藏
台湾
设置管理机构
 
 
 
 
(5)请结合以上活动简要说明“统一”与“盛世”的关系。

2.选择题(共16题)

4.
中国古典诗词浩如烟海,诗人灿若星河。与下图中诗筒的作者生活于同一朝代的是
A.杜甫、白居易
B.屈原、苏轼
C.颜真卿、李清照
D.汤显祖、辛弃疾
5.
请阅读下面句子:“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些句子属于
A.唐诗
B.宋词
C.元曲
D.明清小说
6.
(题文)考古学家在一座辽代契丹族公主墓中发现,墓门两侧的仿木结构,都采用了汉族的营造法式,上面的浮雕风格已深受宋朝画界的影响。这一发现最能证明宋辽时期
A.农业生产的发展
B.民族文化的交融
C.民族战争的频繁
D.海外贸易的兴盛
7.
京剧《澶渊之盟》是一出历史故事剧,其中歌词“将舟船暂驻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中的“寡人”是指历史上的哪位皇帝?
A. 寇准
B. 宋真宗
C. 宋高宗
D. 明太祖
8.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这三句话分别对应的历史人物是
A.郑成功、岳飞、鉴真
B.戚继光、鉴真、张骞
C.鉴真、郑成功、玄奘
D.郑和、岳飞、鉴真
9.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河北设立雄安新区,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我国从沿海向内地推进开放的又一大手笔。回顾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从秦汉魏晋经隋唐宋元,呈现出一个怎样的转移方向?
A. 从东南向华北
B. 从西南向西北
C. 从东北向西南
D. 从西北向东南
10.
“吸引我的是它的绚丽,它来自一个新的天地。从未见过如此优美的艺术,多么诱人,精致超俗。来自中华,它的故土(景德镇)。”这是18世纪初期法国流传的一首诗歌,它盛赞的是中国的
A.瓷器
B.丝绸
C.铁器
D.青铜器
11.
小明以“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为主题进行探究,下列他整理的内容不符合史实的是()
A.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B.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C.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D.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明朝最后完成
12.
近期,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一档大型文化类益智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打造了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小明也自拟了一道题目:“豪放风格;抗金斗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符合上述条件的词人是
A.苏轼
B.李清照
C.岳飞
D.辛弃疾
13.
小明同学收集到以下几幅图片,其中属于“中外文化交流”主题的是

①郑和下西洋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行
④文成公主远嫁吐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4.
搜集和整理历史资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小曹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了“承相制度的渊源”“厂卫制度考”“军机处的由来”等相关资料,由此推测他研它的课题最有可他是
A.专制统治的加强
B.对外文化的交流
C.中华文明的起源
D.民族政策的演变
15.
我国的古典四大名著中,有三部统称为“明代三大奇书”,另一部创作于清朝的作品是
A.《三国志通俗演义》
B.《红楼梦》
C.《西游记》
D.《水游传》
16.
明建国之初,太祖朱元璋鉴于“人君不能恭览庶政,大臣专权自恣(放纵)”的状况,采取的措施是 ( )
A.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管理朝政
B.实行科举制,扩大统治基础
C.废除丞相,强化君主专制
D.大兴文字狱,禁锢知识分子思想
17.
某兴趣小组在学习清朝历史时,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与学习卡片内容相对应的是
学习卡片
表现
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不许擅自出海贸易
严格限制出口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载重量
只开广州一处为对外通商口岸
影响
使中国与世隔绝,逐渐在世界上落伍
 
A.闭关锁国
B.社会风貌
C.民族关系
D.君权强化
18.
下边是某同学整理的大事表,这组大事集中说明了这一时期
A.经济发展重心南移
B.盛世局面下危机四伏
C.抗击外国侵略战绩卓著
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19.
中医是中国的国粹。几千年来,历代医家在传承中华传统医术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医的内容。下列医学成就属于李时珍的是(    )
A.制成“麻沸散”B.写成《伤寒杂病论》
C.写成《千金方》D.撰写成《本草纲目》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