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东部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712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5/3

1.综合题(共2题)

1.
识读下图,回答问题。

(1)左图中的A、B、C分别代表哪三个政权?
(2)右图与左图相比,在政权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右图中的A、B、C分别代表哪三个政权?
(3)与左图疆域相比,右图中的A、C两国在当时达成了怎样的协议?
2.
宋元时期,我国科技取得了灿烂的成就,四大发明中的三大发明在这一时期出现或得到广泛的应用。请结合下列材料,进行问题探究。
(科技史料)
材料一 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覆盖)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版,持就火炀(烘烤)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平坦的磨刀石)。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梦溪笔谈》

材料二 忽作一声霹雳,谓之“爆仗”。则蛮牌者引退,烟花大起。……或就地放烟火之类,又一声爆仗,乐部动《拜新月慢》曲,有面涂青碌,戴面具金睛……又爆仗一声,有假面长髯、殿裹绿袍靴简,如钟馗像者。

——《东京梦华录》

(1)仔细阅读材料一,写出这一科技发明的朝代和发明者。结合材料一的内容,说一说这一科技发明的优点及作用。
(2)材料二所描写的是游乐场景,颇近乎西方的万圣节,人们都戴着假面具,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燃放烟花爆竹已很盛行。“烟花爆竹”是哪一发明的应用?这一发明除了用来制作烟花爆竹,在当时还开始应用于哪一领域?
(科技图片)
材料三 

(3)图一是什么?图二是罗盘针,又叫指南针,它传入欧洲后,发挥了什么作用?
(科技评论)
材料四 他在比较日本和中国时指出,“我们必须永远记住,他们(指日本)没有如同……那种卓越的发明”。这个发明清单被后来著名的英国生化学家、科学技术史专家和汉学家李约瑟发扬光大,称之为四大发明。
(4)材料四中的“四大发明”说的是哪些发明?2017年5月,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20国青年评选出了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你知道分别是什么吗?

2.选择题(共10题)

3.
唐朝诗坛名家辈出,在众多唐代诗人中,诗风淳朴厚重,作品有“诗史”之称的是
A.李白B.王维C.白居易D.杜甫
4.
北宋末年,一位大商人在四川采购大宗货物,他使用的货币最有可能是
A.交子
B.五铢钱
C.开元通宝
D.半两钱
5.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英雄。在蒙古草原上,当地人总是用虔诚的语言向来观光的游客讲述着“一代枭雄”统一蒙古草原的故事。这位英雄人物是
A.完颜阿骨打B.忽必烈C.铁木真D.耶律阿保机
6.
他在南宋灭亡后,仍然继续坚持抗元斗争,并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是
A.岳飞B.寇准C.文天祥D.陆秀夫
7.
“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这主要反映了
A.宋朝军事力量强大B.元朝疆域辽阔
C.元朝社会经济遭破坏D.汉唐阶级矛盾尖锐
8.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名句,它突出体现了豪迈奔放的词风。该词的作者是
A.李清照B.苏轼C.关汉卿D.李白
9.
据报道,从古沉船“南澳1号”中打捞出的瓷器,很多都是出自于“瓷都”。我国古代被称为“瓷都”的是
A.杭州B.泉州C.景德镇D.广州
10.
少数民族建立的金政权曾强盛一时,下图装束为这一少数民族的特色,建立金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
A.契丹族
B.女真族
C.党项族
D.吐蕃族
11.
“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元戎不知将校之能否,将校不识三军之勇怯,各不相管辖”,此类现象最有可能出现于( )
A.汉朝B.隋朝C.唐朝D.宋朝
12.
西方学者谢和耐说:“直至18世纪中叶,在中国刊印的书籍比在世界上其余地方所印刷的总数还要多。”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古代哪一技术的发明和普及
A.造纸术
B.火药
C.活字印刷术
D.指南针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