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练习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7123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3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为汉至宋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万户)
朝代
地区
西汉(2年)
西晋(280年)
唐代(742年)
宋代(1080年)
北方
965
149
493
459
南方
111
65
257
830
 
材料二:据《岭外代答》《诸蕃志》等书记载,当时和南宋通商的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宋商泛海外出10余个国家进行贸易。在进行海外贸易的同时,中国海船还起到了沟通、传播和融合中国与阿拉伯、印度等古代文明的交流作用,意义重大。
材料三:乾隆年间,“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遂以“民欲易器,洋商借处,必致滋事”为由,继续实行“海禁”……
(1)从材料一中你可以判断我国宋朝时期的经济重心在哪里?试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在主要港口设立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两宋时期海外贸易得到很大的发展,请从经济和科技等方面分析其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归纳清政府实行“海禁”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海禁”政策的影响。
(4)要发展经济,你认为应具备哪些条件?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十五年(641年),唐太宗以宗室女文成公主入藏嫁之(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营造与工技著作、医书医方、医疗器械、佛教经典,对西藏的社会、生产、生活都有很大影响。
材料二:元朝,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派遣官吏,征收赋税,进行有效的统治,西藏等边陲地区都处在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
材料三:雍正二年……设立驻藏大臣,监督地方政府。乾隆五十七年,清政府大力整顿西藏行政事务,规定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共同任命西藏各级地方政府官员,噶伦以下僧俗官员,事无大小都要禀明驻藏大臣办理。
(1)材料一表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它有怎样的影响?
(2)元朝是如何加强对西藏的管辖的?有何影响?
(3)根据材料三,说明中央政府是如何加强对西藏的管辖的?
(4)根据以上材料,你能得出哪些启示?
3.
对外政策是国家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过程中,一直秉承开放的态度,然而到了明清之际,中国的对外政策却转向了固步自封的闭关锁国。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1)大唐王朝是一个开放的国度,当时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中外文化交流使者,请举出两例,并说明他们的主要事迹。
(2)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反映了当时什么行业的兴盛?
(3)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他们最远曾到达过哪些地区?他们的远航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4)清王朝后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其实质是什么?
(5)根据以上探究,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4.
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


材料三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1)材料一图示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政治体制?该朝代为巩固统治采取的经济措施是什么?
(2)材料二是什么行政制度?创立于哪一朝代?唐朝哪位帝王将其完善?
(3)材料三记载的是哪朝的官制变化?这一变化出现在哪一位皇帝统治时期?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官制的演变可以看出皇权和相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选择题(共11题)

5.
有一首歌这样唱道:“……不知今宵是何时的云烟,也不知今夕是何时的睡莲,只愿能够化作唐宋诗篇。”那么“唐宋诗篇”中,以诗歌再现唐朝由盛而衰历史的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李商隐
6.
宋太祖赵匡胤曾非常豪迈地咏诗说:“未离海底千山黑,月到中天万国明。”似乎是气魄很大,但是北宋并没有完全实现国家的统一。北宋时期,与其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
①西夏
②辽
③金
④蒙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7.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相互融合,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下列有关少数民族与汉族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朝时,吐蕃与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B.蒙古族和满族都曾建立过统一全国的政权
C.灭亡北宋的是蒙古族建立的元朝
D.为了防范蒙古骑兵南下侵扰,明朝修筑长城
8.
宋元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处于当时世界文明的高峰。下列选项与宋元时期史实不符合的是
A.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B.祖冲之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C.关汉卿是元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的
D.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
9.
“盘旋在崇山峻岭之上/舞起矫健的巨龙/短兵相接的年月/你是抵御外敌入侵的壁垒/和平建设的年代/你是显示民族气魄的支柱……”诗中赞美的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是
A.都江堰B.大运河C.明清皇宫D.长城
10.
从文物中获取信息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当我们研究中国古代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地区关系时,可以从下列哪件文物中获得有效信息
A.唐招提寺
B.唐三彩马
C.锦衣卫印
D.金奔巴瓶
11.
下列有关明清时期我国社会状况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中华帝国的最后一个繁荣时期出现
B.手工业兴盛,商业发达,形成商帮
C.传统的农耕社会并未发生变化
D.康乾盛世的帝王依然坚持“重农主义”,大兴文字狱
12.
下列著作和作者搭配正确的是
①《本草纲目》—李时珍
②《天工开物》—宋应星
③《三国演义》—罗贯中
④《水浒传》—施耐庵
⑤《红楼梦》—董其昌
⑥《西游记》—吴承恩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⑥
C.①②④⑤⑥
D.②③④⑤⑥
13.
“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就连林则徐也相信“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这种荒谬的认识产生源于
A.重农抑商政策
B.闭关锁国政策
C.天朝上国思想
D.君主专制统治
14.
明朝中后期,以市井芸芸众生为主人公的世情小说勃兴,这些作品,有的描绘小手工业者之间真诚互助的新型职业道德,有的宣扬蔑视金钱等级、贵在知心互重的婚恋观念,也有的歌颂商人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理想。这段材料表明世情小说勃兴与下列哪一现象密切相关?(  )
A. 民族矛盾尖锐 B. 皇权高度膨胀
C. 工商业市镇繁荣     D. 近代科学传入
15.
《明史·选举志》记载:“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从以上史料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科举考试的答卷文体B.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
C.沿袭唐宋的考试科目D.稍变唐宋的考试方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