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1题)
1.
区分以下场景,是属于中华民族内部交往的表现,还是中国与外国交流的体现。在答题卡填上相应的“A”或“B”选项。
一艘满载着占城稻的船在广州港靠岸。________
一位宋朝农民与契丹牧羊人在榷场贸易。________
一位金朝皇帝在阅读苏轼留下的诗词。________
一位阿拉伯商人在使用指南针指导航船。________
一位日本僧人收藏汉字书写的佛经。________
一位蒙古士兵掠占一件景德镇出产的瓷器。________
A.中华民族内部的交往 |
B.中国与外国的交流 |
一位宋朝农民与契丹牧羊人在榷场贸易。________
一位金朝皇帝在阅读苏轼留下的诗词。________
一位阿拉伯商人在使用指南针指导航船。________
一位日本僧人收藏汉字书写的佛经。________
一位蒙古士兵掠占一件景德镇出产的瓷器。________
2.综合题- (共2题)
2.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我国灿烂辉煌的文明由56个民族共同创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轻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赞普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材料四:“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2)材料二中的吐蕃人是现在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公主”是指谁?此一事件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3)写出材料三图一、图二中少数民族政权AB的名称和建立者。
(4)材料四指的是哪一盟约?此盟约带来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5)材料五的作者是谁?他抗击B政权取到什么大捷?后来南宋与B政权和议,将哪里作为分界线?
(6)从材料六中你可以获取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忽必烈为实现对元朝疆域的有效管辖在地方实行了什么制度?
材料一: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轻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赞普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材料三:
材料四:“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鉴》
材料五:“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满江红》
材料六:“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也。”——《元史地理志》
(1)材料一这句话体现了唐太宗什么样的民族政策?(2)材料二中的吐蕃人是现在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公主”是指谁?此一事件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3)写出材料三图一、图二中少数民族政权AB的名称和建立者。
(4)材料四指的是哪一盟约?此盟约带来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5)材料五的作者是谁?他抗击B政权取到什么大捷?后来南宋与B政权和议,将哪里作为分界线?
(6)从材料六中你可以获取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忽必烈为实现对元朝疆域的有效管辖在地方实行了什么制度?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年号是古代中国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建元”。唐太宗时期,年号为“贞观”(公元627年-649年),当时日本全面仿效唐制,公元645年-650年,日本使用首个年号“大化”,年号制度延续至今。2019年5月1日,日本国将采用新年号“令和”。
材料三:宋朝从海上贸易中抽税近二百万贯,以百分之十的税率计算,可以推算出,宋代每年的进出口总额约为二千万贯。……一位宋朝诗人写过一首描述泉州港贸易的诗:“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
请回答:
(1)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材料一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是什么?
(2)你能从材料二得到什么历史信息?唐初,日本派遣出海到中国学习文化的使节叫什么?
(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写出宋朝闻名世界的港口的名称。宋朝设置哪一机构负责管理海外贸易?
(4)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四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最终完成于哪一朝代?
(5)材料五反映了台湾的相关风情。元朝设立的管理澎湖和琉球事务的是什么机构?该机构的设立有何重大意义?
材料一:

材料二:年号是古代中国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建元”。唐太宗时期,年号为“贞观”(公元627年-649年),当时日本全面仿效唐制,公元645年-650年,日本使用首个年号“大化”,年号制度延续至今。2019年5月1日,日本国将采用新年号“令和”。
材料三:宋朝从海上贸易中抽税近二百万贯,以百分之十的税率计算,可以推算出,宋代每年的进出口总额约为二千万贯。……一位宋朝诗人写过一首描述泉州港贸易的诗:“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
——吴钓《宋代:中国的大航海时代》
材料四: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材料五:元代航海家汪大渊的《岛夷志略》记载:琉球特产有沙金、黄豆、黍子、硫磺、鹿、豹等,“海外诸国盖由此始”大陆往来各国的商舶时常经过台湾。请回答:
(1)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材料一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是什么?
(2)你能从材料二得到什么历史信息?唐初,日本派遣出海到中国学习文化的使节叫什么?
(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写出宋朝闻名世界的港口的名称。宋朝设置哪一机构负责管理海外贸易?
(4)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四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最终完成于哪一朝代?
(5)材料五反映了台湾的相关风情。元朝设立的管理澎湖和琉球事务的是什么机构?该机构的设立有何重大意义?
3.选择题- (共17题)
9.
北宋时,曾流传“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蕃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这反映了当时政府
A.渴望收复幽云十六州 | B.文武并重 |
C.委派文官主持军务 | D.重文轻武 |
10.
《射雕英雄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丘处机为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取名郭靖和杨康,并各赠一柄剑。丘处机此举是让两个孩子勿忘“靖康”国耻,“国耻”是指
A.金灭北宋 |
B.辽灭北宋 |
C.辽灭金 |
D.西夏灭南宋 |
11.
作为社会的基础,传统农业文明趋向精致化,就是所谓精耕细作的精致型的农业在宋代开始定型。下列关于当时农业方面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在江南地区得到推广; |
B.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 |
C.小麦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 |
D.粮食种植的复种技术得到推广 |
14.
“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通签书施行。”据材料判断通判的作用是
A.削弱宰相权力 |
B.分解知州权力 |
C.控制地方财政 |
D.掌控地方军权 |
17.
对1005年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和1141年宋金之间的和议归纳比较后,你认为它们产生的相同影响是下列哪一项
A.促进了黄河流域的开发 |
B.维持了相当一段时期的和平 |
C.减轻了中原人民的负担 |
D.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
18.
《蒙古秘史》记载:“有星的天旋转着,众百姓反了,不进自己的卧内,互相抢掠财物。有草皮的地翻转着,全部百姓反了,不卧自己被儿里,互相攻打。”谁结束了上述材料中描述的状况
A. 耶律阿保机
B. 元昊
C. 完颜阿骨打
D. 铁木真
A. 耶律阿保机
B. 元昊
C. 完颜阿骨打
D. 铁木真
4.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7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