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古代中国中原汉族政权的统治者都很重视对民族关系的处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天文成公主来西藏,狮子进了大森林,孔雀落在大平原,不落的太阳高高升起,西藏从此幸福太平.
材料二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般送至雄州交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当时哪个少数民族的首领娶了文成公主?歌谣为什么说文成公主人藏使西藏从此幸福太平?
(2)材料二反映的事件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北宋和哪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
材料一 今天文成公主来西藏,狮子进了大森林,孔雀落在大平原,不落的太阳高高升起,西藏从此幸福太平.
材料二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般送至雄州交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当时哪个少数民族的首领娶了文成公主?歌谣为什么说文成公主人藏使西藏从此幸福太平?
(2)材料二反映的事件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北宋和哪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
2.
我国江南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朝以后长江流域开发进程加快,至南朝后期,赣江一带已开发成重要的稻米产地。从东晋、南北朝到隋、唐、宋时期的几百年间,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南徙(迁移),使南方人口明显大增,移民纷纷在丘陵山区开荒种地,从而促进了长江流城山区的开发。
材料二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1)从材料二、三中可以看出,江南经济的发展状况如何?材料一反映了江南地区能够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材料三中的“苏湖”在当时有什么特别之处?当时江南地区种植的优良水稻品种是什么?
(3)材料反映了古代中国经济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最终在什么时候完成?
(4)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材料一 汉朝以后长江流域开发进程加快,至南朝后期,赣江一带已开发成重要的稻米产地。从东晋、南北朝到隋、唐、宋时期的几百年间,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南徙(迁移),使南方人口明显大增,移民纷纷在丘陵山区开荒种地,从而促进了长江流城山区的开发。
材料二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三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日:“苏湖熟,天下足。”——(南宋)陆游
请回答:(1)从材料二、三中可以看出,江南经济的发展状况如何?材料一反映了江南地区能够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材料三中的“苏湖”在当时有什么特别之处?当时江南地区种植的优良水稻品种是什么?
(3)材料反映了古代中国经济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最终在什么时候完成?
(4)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2.选择题- (共12题)
5.
《射雕英雄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七子之一丘处机为两个未出生的孩子取名郭靖和杨康,并各赠一剑。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勿忘国耻,记住北宋灭亡的靖康之变,灭掉北宋政权的是
A.西夏 |
B.蒙古 |
C.辽 |
D.金 |
10.
归纳比较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对宋辽、宋夏之间“议和”归纳比较后,下列哪一项不是它们的共同点 ( )
A.结束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
B.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 |
C.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
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 |
12.
(2016·山东临沂·6)下图中的历史人年少有大志,“思大有为于天下”。他一生征战,一统天下,建立了幅员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下列关于他的说法正的是( )
①建立了元朝 ②创立行省制 ③灭亡南宋 ④废除丞相

①建立了元朝 ②创立行省制 ③灭亡南宋 ④废除丞相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①② |
D.①③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