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德化县2018年春期中质量检测 七年级历史科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708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6/9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元时期,在工商业发达的基础上,海外贸易有所发展,由于当时西夏、辽、金、蒙古与宋对峙,宋军费支出浩大,不能不谋求广开财源,注目于发展海外贸易。南宋偏安江南之后,中西陆路交通几乎断绝,海外交通空前发达。
——摘自《中外文化交流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和海外交通发展的原因。
材料二:见图

(2)政权并立是这一时期的特征之一,上图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三: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城,平西夏,灭女真,……而天下为一。……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
——《元史·地理志》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个历史信息。
2.
材料论述题
魏晋南北朝及隋唐之时,南方经济有了巨大的发展,经济重心开始南移,逐步进入南北经济并驾齐驱的局面。其主要原因一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和文化知识,从而大大推动了南方经济的发展。二是隋唐时期国家统一促进了南北经济的发展,大运河的开凿,把南北经济联系起来,在这个基础上,黄河和长江两大领域的经济齐头并进。三是各族人民密切交流,互相学习,促进了民族交融,也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两宋之时,我国古代经济发展重心,已南移于东南,即长江以南的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和江西。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摘编自谢琳《重心渐南移,经济共腾飞——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研究》
(1)材料中的“大运河”开凿于哪一朝代?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选择题(共18题)

3.
唐朝有一位诗人,其诗歌如实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被誉为“诗史”。这位诗人是(   )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骆宾王
4.
唐朝擅长人物故事画,通过《步辇图》记述松赞干布向唐朝请求和亲历史的画家是( )
A.欧阳询B.颜真卿C.阎立本D.吴道子
5.
如图,下列有关宋与辽、西夏、金政权并立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A.
B.
C.
D.
6.
南宋大将岳飞在《满江红》中提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岳飞提到的“靖康耻”是指
A.宋夏和议
B.澶渊之盟
C.宋金对峙
D.金灭北宋
7.
《资治通鉴》与《史记》被称为是“史学双璧”。《资治通鉴》的作者是
A.司马迁
B.司马光
C.司马睿
D.司马昭
8.
世人瞩目的“南海一号”南宋沉船被打捞出水,这艘船能够远洋航行,主要依靠中国四大发明中的
A.火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造纸术
9.
***的《沁园春·雪》:“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其中“唐宗”和“一代天骄”分别是
A.李世民和铁木真
B.李世民和忽必烈
C.李渊和铁木真
D.李渊和忽必烈
10.
下列与“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历史故事有关的人物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赵匡胤
D.李世民
11.
对“澶渊之盟”的认识有误的是
A.是北宋与西夏之间签订的和平协议
B.在客观上促进了边境的相对稳定
C.促进了民族的交往融合
D.加深了北宋人民的经济负担
12.
元朝为加强对琉球的有效管辖与治理,设立的管辖机构是(  )
A.宣政院B.澎湖巡检司C.驿站D.西域都护
13.
在《精忠岳飞》这一电视剧中,我们不可能看到的情节是
A.岳飞从金军手中收复失地
B.在郾城岳飞大败金军
C.宋高宗和秦桧以“谋反”罪杀害了岳飞
D.岳飞在澶州之战中大败辽军
14.
下列关于宋朝重文轻武政策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派武将担任地方的知州   B. 知州的权力很大,不受牵制
C. 武将主持国家的军政大事 D. 扩大了科举考试录取的名额
15.
强大的唐朝灭亡后,出现了藩镇割据混战的局面,黄河流域相继由几个朝代统治,历史上合称为(  )
A.十国B.三国C.七国D.五代
16.
宋朝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当时著名的瓷都是( )
A.开封B.广州C.景德镇D.洛阳
17.
宋朝的对外贸易非常频繁,管理海上贸易的机构是
A.市舶司B.中书省C.三司D.十三行
18.
下列语句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C.“苏湖熟,天下足”
D.“无徽不成镇”
19.
元朝我国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
A.回族
B.藏族
C.契丹族
D.蒙古族
20.
“他在南宋灭亡后,仍然继续坚持抗元斗争,并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这里的“他”是(  )
A.岳飞B.辛弃疾C.文天祥D.戚继光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