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连线题- (共1题)
1.
连线题
(1)毕昇( ) A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2)《资治通鉴》( ) B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3)西汉司马迁( )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文天祥( ) D活字印刷
(1)毕昇( ) A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2)《资治通鉴》( ) B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3)西汉司马迁( )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文天祥( ) D活字印刷
2.综合题- (共1题)
2.
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抹亮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过自东吴以来至南朝刘宋时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三吴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超过了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
材料二:一幅历史图片

材料三: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江南经济区”形成(江南经济得以开发)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图中,①大运河的中心和南北起点的名称分别是什么?②大运河是那个皇帝在位时修建的?③开通此河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经济格局的变化对今天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材料一:经过自东吴以来至南朝刘宋时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三吴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超过了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
材料二:一幅历史图片

材料三: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江南经济区”形成(江南经济得以开发)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图中,①大运河的中心和南北起点的名称分别是什么?②大运河是那个皇帝在位时修建的?③开通此河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经济格局的变化对今天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3.选择题- (共24题)
10.
***《沁园春﹒雪》中说:“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其中“唐宗”和“一代天骄”分别是
A.赵匡胤和忽必烈 |
B.唐玄宗和铁木真 |
C.唐太宗和铁木真 |
D.赵构和忽必烈 |
13.
人物评价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以下对下图人物评价正确的有 ( )

①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王朝②在地方上设转运使,消除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③通过“杯酒释兵权”控制军权④在地方设“通判”,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⑤采取“重文轻武”国策,士人受到社会普遍尊重

①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王朝②在地方上设转运使,消除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③通过“杯酒释兵权”控制军权④在地方设“通判”,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⑤采取“重文轻武”国策,士人受到社会普遍尊重
A.①②③⑤ | B.②③④⑤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③④⑤ |
21.
文献通考记载:北宋时,初蜀人以铁钱重,私为卷,谓之交子,以便贸易。这则记载说明当时
A.成立了专门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 |
B.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
C.打破了住宅区和商业区的界限 |
D.兴起了独立经营的纺织作坊 |
24.在△ABC中,A=30°,2 {#mathml#}{#/mathml#} =3 {#mathml#}{#/mathml#} 2,则△ABC的最大角的余弦值为{#blank#}1{#/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连线题:(1道)
综合题:(1道)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