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岐山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701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9/5

1.综合题(共3题)

1.
中国是文明古国,曾在许多领域处于世界前列,为人类文明做出了贡献。
(经济篇)
材料一: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影响国家安全的根本性问题。
(1)唐朝时重视农业发展,列举唐朝时跟农业有关的两种农具。
(2)北宋时,为了促进农业的发展,从越南引进优良品种是什么?
材料二:货币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商品经济繁荣的体现。
(3)下图样式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哪个朝代?

(4)下图所示货币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请说出它的名称

(开放篇)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伴随着对外交往的活跃.繁荣的唐朝文化传遍世界,影响着全世界,至今各国仍称中国人为“唐人”。
(5)哪位皇帝在位时赴日高僧鉴真为日本设计了一座寺庙,这座寺庙的名称是什么?除鉴真外,玄奘西游求佛,回国后写了一部什么书?
(6)唐朝的对外交往繁荣留给我们的历史启示是什么?
2.
自秦朝开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起来,历代封建王朝在巩固政权方而做出了很大胆的尝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奉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成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
材料三:(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元史·地理志》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新皇帝”是谁?为巩固统治,“新皇帝”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
(2)材料二表明唐太宗采取了怎样的民族政策?试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唐朝体现这一政策的史实一例。
(3)从材料三中,你获取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元世祖忽必烈为实现对其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
(4)概括指出三位封建帝王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共同作用。
(5)元朝时,中央设什么机构管理西藏?当时台湾叫什么名称,隶属哪一机构管辖?
(6)元朝疆域空前辽阔,它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有何作用?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统一契丹八部,任用汉人为官改革习俗,建筑城郭,创制契丹文字,发展子农业和商业。916年,他称皇帝,国号“契丹”。
材料二:他是党项族拓跋部人,于1038年称帝,国号大夏。他懂得蕃汉文字,懂得佛教经典,还研究过儒家的经史和兵书。他仿照唐宋封建制度建立统治机构,任用汉人为官,根据汉文创制西夏文字,曾制定官制、军制、法律。
材料三:他是女真族完颜部首领,他逐步统一邻近部落。1114年发动了反抗辽奴役的战争,一再取得胜利。1115年,他称帝,国号金,年号收国。摆脱了辽的统治。他还令人创制女真文字。
材料四:1206年.蒙古贵族推举他为大汗,建立蒙古国,在整个蒙古高原建立军事行政制度,并开始使用蒙古文字,确立了蒙古国的规模。随后,他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建立起一个横垮亚欧的蒙古大汗国。
请回答:
(1)写出上述材料中四个“他”的姓名。
(2)比较上述材料,归纳“他”们的共同有哪些?(至少归纳两点。
(3)上述材料说明辽、宋、夏、金、元时期突出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2.选择题(共17题)

4.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门外的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下列佳句中,由杜甫创作的是
A.“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B.“孤帆近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C.“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D.“黄河落天走东湃,万里写入胸怀闻。”
5.
“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宜,所得动以百万计。”这最主要反映了宋朝什么经济现象
A.造船业发达
B.市场繁荣
C.造船为政府创造丰厚收入
D.海外贸易繁荣
6.
宋代时,下列哪些生活场景是存在的
①淮河流域的人民可以吃到占城稻
②使用景德镇烧制的瓷器
③在四川经商可以使用纸币
④晚上实行“夜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7.
学习宋元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
A.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B.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C.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D.封建国家分裂,民族融合进步加强
8.
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辽、西夏、金有战有和。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9.
杨家将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这些故事反映的是澶渊之盟订立前(  )
A. 北宋与金的争战     B. 南宋与辽的争战
C. 北宋与辽的争战     D. 南宋与金的争战
10.
宋朝为防止知州权力过大难以控制,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废除知州设置,直属中央
B.实行三年一换的制度
C.在各知州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D.地方设置转运使
11.
南宋有位诗人曾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写作该诗的主要目的是(   )
A. 赞美杭州的繁华     B. 讽刺金朝统治者的醉生梦死
C. 咏写了西湖秀色与人的关系     D. 讽刺南宋统治者的醉生梦死
12.
“起朔漠,并西城,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这一史书记载反映的是下列哪个王朝的兴起
A.唐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3.
辽与北宋“和好年深,双方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双方这一相对和平局面出现在下列哪一事件后()
A.澶渊之盟B.金灭北宋
C.岳飞抗金D.签订《尼布楚条约》
14.
岳飞墓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中,佞臣指
A.赵高
B.李林甫
C.秦桧
D.贾似道
15.
某电视剧摄制组根据剧情布置了一个岳飞书房的场景,其中错误的是(  )
A. 书柜中放有苏轼的词集   B. 另一面墙上挂着宋金和议后的《金、南宋对峙形势图》
C. 书桌上摆放着一本《资治通鉴》 D. 一面墙上挂有一柄宝剑
16.

如图是家蚕发育过程各阶段的形态图,其先后顺序是(    )  

17.

如图是家蚕发育过程各阶段的形态图,其先后顺序是(    )  

18.

礼貌是人际交往中的基本修养之一,礼貌待人是对人的尊重。老师是我们交往的主要对象之一,我们应这样礼貌待师 (    )

①见到老师主动问好              ②借机打听老师的隐私

③进老师办公室先敲门          ④从背后突然拍打老师以示亲热

19.

礼貌是人际交往中的基本修养之一,礼貌待人是对人的尊重。老师是我们交往的主要对象之一,我们应这样礼貌待师 (    )

①见到老师主动问好              ②借机打听老师的隐私

③进老师办公室先敲门          ④从背后突然拍打老师以示亲热

20.
从根本上说元朝能统一中国并维持近百年的原因是。
A.蒙古族善于骑射,军事力量强大”
B.成吉思汗、忽必烈等君主善于谋略
C.重用“汉人”“汉法",接受先进的文化
D.推行民族分化政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