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题)
A.《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 |
B.《范进中举》选自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举指科举时代的乡试考中。 |
C.《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由西汉刘向编辑的纪传体史书。 |
D.词是成于唐,盛于宋的一种配乐歌唱的诗体。宋词分为两大流派:豪放派、婉约派,豪放派代表苏轼、辛弃疾;婉约派代表李清照、柳永。 |
2.诗歌鉴赏- (共1题)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代: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是该词的小序,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和缘由。子由是苏轼的弟弟苏辙。 |
B.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人间生活的厌恶和对天上宫阙的向往,下阕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美好的祝愿。 |
C.“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
D.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甲)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①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③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
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
注释:①乡党:乡里。 ②汩没:埋没 ③恣观:尽情观赏 ④枢密韩太尉,即韩琦,当时掌管全国军事,相当于秦叁公之一的“太尉”之职,故称之。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_________)
② 俟其欣悦(____________)
③ 北顾黄河之奔流 (____________)
④天下之所恃以无忧(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 |
B.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 |
C.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 |
D.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 |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
【小题4】甲乙两文的写作目的分别是什么?甲乙两文都写了自己的求学经历,有何不同?
4.现代文阅读- (共3题)
山茶花开
①每年正逢冬春交接之际,北国边疆还是大雪纷飞,雪域茫茫,江南的气候虽然有浅浅春意,但依旧沉浸在寒风萧瑟,烟雨绵绵的季节中。就在百花还未含苞时,山茶花却开始盛情怒放。灿烂的花瓣恰似朵朵彤云,以傲霜斗雪的姿势傲立在了风雨之中,独站春色,直到春末夏至。此时,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我的奶奶。
②妈妈的妈妈本应叫外婆,但是由于外婆好强,想把自己的儿女都留在身边,所以对于妈妈的远嫁,外婆心中护女心切,就给我爸爸也起了一个媳妇家的姓名,这样一来我妈妈也就不算远嫁,外婆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奶奶”。
③早年家境不是很乐观,我出生的第二年就迎来了弟弟,所以在一岁的时候,我就被送到了奶奶家里,奶奶的嘴角永远是微笑着,饱经风霜的脸上,刻满了深深的皱纹,弯弯扬起的眼角,眼神里散发着岁月沉淀的精神光芒,充满了智慧。她的口袋里面永远都会装着儿时最甘甜的冰糖,特别到了睡前,奶奶还会从箱子里面拿出更多的糖果,对于贪吃的我,这是最幸福的事情。
④奶奶是当地声望比较高的老人,有一些是因为辈分的问题,但更多的是因为奶奶特别的勤劳,农村人都是最敬仰务实的辛劳者,特别在外公远征朝鲜的时间里,奶奶一个人扛起了整个大家庭的担子,无论是下地护理庄稼,还是上山采摘山珍,奶奶都是农村媳妇的佼佼者,还在我刚记事的时候我就知道奶奶有一个“鸡枞王”的称号。
⑤奶奶在我眼中更像一个先知,每当雨季到来,电闪雷鸣之时,奶奶都会告诉我:“要出鸡枞了,是打雷把他们震出泥土的。”我一直对这个预言深信不疑,直至成年。那段忙碌的雨季,奶奶总会在鸡打鸣之前就起床,然后带天边的鱼光翻越丛山峻岭,寻找刚刚破土的鸡枞骨朵,无论刮风下雨,回来时竹篮嫩绿的蕨叶上是湿漉漉的泥土和黑压压的鸡枞骨朵。虽然农村一直说鸡枞是一个人的缘分,但是只有真正与大山深入交流的智者,才能精准的获得大自然最丰富的馈赠。在那个物价极低的25年前,奶奶总会用一个雨季的辛劳,赚到两匹大骡子的钱,养活一大家子,敬仰之上更多的是深深的折服。
⑥ 到了6岁我才返回家里读小学,奶奶就是我最大的牵挂,所以特别期待火把节和过年的来临,那时候奶奶会翻过几座高大险峻的山,越过山谷间的大河,来到我家接我回老家过节,来时的背上总是满满一篮子水果和糖果,现在想来都是无尽的幸福。回老家时,跟在奶奶的身后,我一路都好奇的问着身边经过的植物和可爱的小动物,奶奶都会微笑着细心地给我讲解,偶遇一朵超大盛开的黄鸡枞,奶奶会玩笑一样的提醒我,一定要小心那种大鸡枞,下面可能会有蛇,因为动物会把这样的大蘑菇作为遮风避雨的房子。那是一个蹒跚的山脊,也是一条溢满自由的“回家”之途。
⑦途中经过一片原野,原野的山头上,开满了大片大片的山茶花。山茶花盛放时的景象真美,就像是童话里描摹的一般,绮丽烂漫。就是在那一簇簇被绿意覆盖的丛中,一朵两朵、八朵十朵,红的白的就连成了一片。绿的叶衬上白的花朵,被枝杆盈盈托举着,清纯得宛如十五六岁的少女;或者又是一片绯红,在绿丛中怒放,以压迫性的姿态傲立枝头,这情景,颇有几分红拂女夜奔的气势。奶奶告诉我山茶花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 “耐冬花”。这主要是由于它的花期是从十月到次年五月,跨越了冬春两季,所以才得名“耐冬”。耐冬,唯有耐过寒冬,才能抵达盛放的时节。
⑧在那小小的年纪,我一直觉得奶奶是我最温馨的依靠,总是认为奶奶会永远的陪着我,永远的给与那近乎溺爱的慈祥。我也想着等我长大,也能带着奶奶去那些她未曾去过的山外。但是一切都在一次手术后,让我感受到了现实的凛冽和尖锐,再次回到奶奶家,奶奶的眼神虽然依旧炯炯有神,身体却已经无法直立,看着她日益消瘦的身躯,我的心在滴血,时间仿佛在奶奶弯腰步履蹒跚的刹那,加速了衰老,也迅速夺走了一个少年的梦。
⑨也是在这一年妈妈的一个朋友带来了相机,奶奶坐在我们这一群孙子孙女的中间,微笑溢满了脸颊,依旧是弯弯上扬的眼角,依旧是慈爱的微笑,我第一次发现奶奶是如此的上相,只要微微一笑,都能给人最幸福的感觉——那么的温柔,那么的慈祥。
⑩ 两年之后,我正在高中校园里,得知了奶奶在一个早晨再也没有醒来的消息,我的泪水在人生中第一次决堤,在学校的IP电话室里,我嚎啕大哭起来。回想起那一次的拍照,也就成了我和奶奶在时间里最后的记忆片段。
⑪又到山茶花开时节,满山遍野的山茶花开的那么美丽和璀璨,当花瓣凋落,奶奶那温柔的慈祥把我的记忆大地铺的严严实实。
注释:鸡枞:食用菌中的珍品之一
【小题1】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奶奶本是我的外婆,但由于她是当地声望比较高的老人,所以叫我管她叫奶奶 。 |
B.文章第一段写春冬交接之际,由山茶花开与百花还未含苞的景象进行对比,引出下文对奶奶的回忆,赞美奶奶如山茶花般坚强的品格。 |
C.奶奶是一个勤劳能干,热爱生活,聪明好强,自信乐观,疼爱孙女的人。 |
D.文章多次写了奶奶给我带来的幸福感受,与下文奶奶永远离开我形成强烈的心理反差,表达了对奶奶深深地不舍与思念之情。 |
【小题3】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括号中的要求回答问题。
(1)奶奶的嘴角永远是微笑着,饱经风霜的脸上,刻满了深深的皱纹,弯弯扬起的眼角,眼神里散发着岁月沉淀的精神光芒,充满了智慧。(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品析)
(2)无论刮风下雨,回来时竹篮嫩绿的蕨叶上是湿漉漉的泥土和黑压压的鸡枞骨朵。(品味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小题4】简要分析第⑧段中画线词语“少年的梦”具体指代的内容。
【小题5】文章结尾段有什么作用?请从结构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做颜值品格俱佳的人
①从一个人的外表到内心,由表及里,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外貌、能力、脾气、品格、心性,与此相对应的我认为同样有五个方面:即颜值、才华、性格、人品、慈悲。细细品来。这些都是一个人身处世间,涵养内心修行应具备的素养。
②所谓“颜值”先要拆开分别说。“颜”者,脸也,头部前面一张皮,人之五官七窍或安居其上,或附四周;“值”则为数值,可测量,可比较。合起来,“颜值”是当下人们用于表示一个人长得好看不好看、漂亮不漂亮的时髦用语。
③古时,“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些诗句为人传诵千百年,至今仍脍炙人口,是因为他们高尚的情操打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无论是四书五经,还是现代书籍,都将修心放在首要位置。这是多么纯洁,正直的时代主流啊!然而近年来,随时代不断更新,颜值成了主流,不断的出现明星,网络红人几乎都以颜值竞争,大部分都是一张张整容得来的脸或是一个个整形得来的假身段,新时代的主流00后甚至有的已经开始了整容,在圈子中发美照秀身材夺人眼球享受,何其虚荣!造脸代替修心成了时代的主流,岂不是很可悲?
④以史为鉴,也许我们可以观察得更清晰些。中国古称“华夏”,据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解释:“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由此可以看出,国人注重仪表、讲究礼仪是有渊源的,但这种渊源和其后的传承,与眼下的“颜值热”却有着根本性的区别。东汉末年,三国分,战火纷飞,听英雄论。自古便有英雄不论出身之言。孰又能言,英雄不以出身以颜值担。凤雏无貌,可乱世有言:“卧龙凤雏,得一便可得天下”此等言论,几人堪担?念当年庞统,一篇策论引得刘备拍案称奇,曰:“此等贤人,能入伍帐,和气幸也”。至庞统现,谋士却谏:“此人至陋,恐无才德,策论之言,真假难辨”。但授县官职,统虽人微官小,但其风华难没,风姿难掩,至刘备彻悟,扼腕而叹曰:“以貌取人,大错特错也”。即御马雪夜追庞统,何也?风华绝代,英雄之才,又怎会因一貌误之。
⑤民国四大美男:汪精卫、周恩来、梅兰芳、张学良。这四人在当时颜值与名声,才华与风度皆是众所周知。戴季陶曾经分别点评过汪、周、梅、张四人。汪精卫文笔在当时享有盛名,国民党的宣传工作一直由他负责。青年时期为革命“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豪气之语。胡兰成记汪精卫,说他北伐前在广州每次演讲,粤地女学生皆“掷花如雨”。可惜美男最终沦为汉奸,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周总理之美不仅是外在,他的文才武略大家都知道,同时他高尚的品格和人格魅力也更被人民永远铭记,在西安谈判之时,连他的对手也被他深深折服。回顾周总理一生,他虽贵为总理,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生没有子女,没有墓地,骨灰撒祖国山河大地;没有财产,是真正的一代革命伟人。所以他最珍贵和伟大之处是,今生得一信仰,终生为之坚持。梅兰芳不仅在当时,更是在现代艺坛顶级的艺人。少帅张学良,西安事变时周恩来与张学良相见,惺惺相惜。93岁之时,张学良还曾写过一首诗:“自古英雄多好色。未必好色尽英雄。我虽并非英雄汉。唯有好色似英雄。”民国四大美男结局各不相同,历史和人民最终铭记的,却是永远的周总理。
⑥在这个颜值时代,一张美丽的脸或许会让你获得许多人的青睐,但若只是空有脸庞而没有良好的素质和内涵,那也只是一个“美丽的花瓶”,终随时间的流逝而被人所遗忘。在这个世界,唯有内心强大的人,唯有真正实力的人才能披荆斩棘,于众人之中脱颖而出,为世人所知。
⑦苍鹰无颜,而为世人所赞,何也?泉水无姿,而为世人所叹,何也?人们赞其雄鹰,不为磨难,搏击长空;叹其泉水,不为险阻,奔流向东;笑问颜值为何物,浮生若梦,转瞬即逝,白驹过隙间,匆匆数十载。笑问颜值为何物?昙花一现尔。唯实力拥,才华现,方可人生数载,做自己,无愧于心,无畏于天,一世安然。
【小题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颜值”是当下人们用于表示一个人长得好看不好看、漂亮不漂亮的时髦用语。 |
B.眼下的“颜值热”若放在古代就是指国人注重仪表、讲究礼仪,所以“颜值”一词是有很深的历史渊源的。 |
C.第③自然段,通过对比论证,有力地论证了如今造脸代替了修心成了时代的主流。 |
D.文章最后一段总结全文,表达作者呼吁人们要摒弃一切外在的浮华,注重修心,靠实力来做最好的自己。 |
【小题3】文章第⑥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并简析其作用。
材料一 当前毒情形势严峻
青少年吸毒和合成毒品滥用是当前毒品问题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当前面临的毒情形势严峻:一是低龄化趋势明显。截至10月,全省登记在册吸毒人员13.5万,占常住人口3.5‰,青少年成为毒品滥用主要群体,35周岁以下的占比超过62%,年龄最小的仅11岁。二是合成毒品滥用严重。从缴毒量和查处吸毒违法行为情况来看,合成毒品占比均超过85%。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目前不法分子将合成毒品与食品、饮料、糖果混合勾兑,伪装成“柠檬茶”“跳跳糖”“奶茶包”“巧克力”等,极具迷惑性,务必提高警惕。三是次生危害易发多发。滥用合成毒品容易诱发暴力犯罪、交通肇事、自伤自残等极端案(事)件,危害公共安全,影响社会安定稳定。今年以来,福建全省吸毒人员实施“两抢一盗”等刑事案件7388起、“毒驾”562起。
材料二:传统毒品与合成毒品
合成毒品是相对传统毒品而言,主要指以人工化学合成(完全用有机合成方法)的致幻剂、兴奋剂类毒品,在我国主要从20世纪末21世纪初开始在歌舞娱乐场所中流行起来。目前常见的合成毒品有冰毒、氯胺酮(K粉)、摇头丸、麻古等。
鸦片是直接从毒品原植物中提取的毒品,属于天然毒品。海洛因是天然毒品与化学物质合成而得,属于半合成毒品。二者都不是今天我们所说合成毒品的范畴。从毒品流行时间顺序看,我们也将鸦片、海洛因等流行较早的毒品划归为传统毒品。
材料三:合成毒品危害巨大
很多青少年对合成毒品的成瘾依赖性不了解,抱着“体会感觉”“抽着玩玩”“尝新鲜”的想法,吸食后发现自己“战斗力”提升,可以连续熬夜打游戏、打牌、喝酒或者淫乱等,就这样渐渐走上吸毒不归路。不少吸毒者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哥们”“闺蜜”诱骗吸毒或者被下毒,连续几次后,产生了依赖而无法自拔。不少毒贩或者以贩养吸的吸毒人员为了赚钱,经常利用青少年的无知多方引诱。明星吸毒效应、消费享乐主义等一些边缘文化,为合成毒品的滥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首先,我们必须形成一个共识——只要是毒品,就是人类大敌,一旦沾染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滥用合成毒品不仅严重损害人体健康,更会对家庭、社会造成巨大危害。吸食合成毒品将会对大脑和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伤。采用静脉注射方式滥用会引发肝炎、败血症和艾滋病等。长期滥用会引起慢性中毒以及心血管疾病等,过量使用可导致急性中毒甚至死亡。有数据显示,约有82%的合成毒品滥用者即便戒断8至12年后,仍存在精神病症状,严重的稍受刺激就可以造成精神分裂。吸食合成毒品,对家庭造成的危害也是巨大的。可以说,一个家庭中只要有一人吸毒,这个家庭的宁静、和谐、幸福和快乐就将不复存在。合成毒品对社会也造成了巨大危害。滥用合成毒品容易产生妄想、幻觉等病理性精神症状,导致滥用者行为失控,最终诱发暴力犯罪、交通肇事等危害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的事件。
【小题1】下面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目前,青少年成为毒品滥用主要群体,35周岁以下的占比超过62%,年龄最小的仅11岁。 |
B.合成毒品是相对传统毒品而言,目前常见的合成毒品有冰毒、氯胺酮(K粉)、海洛因、麻古等。 |
C.滥用合成毒品不仅严重损害人体健康,更会对家庭、社会造成巨大危害。 |
D.吸食合成毒品将会对大脑和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伤。采用静脉注射方式滥用会引发肝炎、败血症和艾滋病等。 |
【小题3】毒品危害如此巨大,作为青少年该如何抵制毒品诱惑?
5.名著阅读- (共2题)
(1)《伊索寓言》大部分是动物寓言,其中有借动物形象嘲讽人类的缺点,如:《蚯蚓与狐狸》《狐狸和山羊》《蚂蚁与蝉》等。(_____)
(2)林冲在刺配沧州道途中,受尽两个公差的折磨,在野猪林险遭毒手,幸得武松相救,才保住了性命。(_____)
(3)在《繁星.春水》中,冰心歌颂纯真童心,她视儿童为世界上最纯真、最可爱的朋友,以童真之美善反衬社会的丑恶及世风的堕落。(_____)
且说时迁奔出城外,到客店门前,此时天色未晓。敲开店门,去房里取出行李,拴束做一担儿挑了,计算还了房钱,出离店肆,投东便走。行到四十里外,方才去食店里打火做些饭吃。只见一个人也撞将入来,时迁看时,不是别人,却是神行太保戴宗。见时迁已得了物,两个暗暗说了几句话,戴宗道:“我先将甲投山寨去,你与汤隆慢慢地来。”时迁打开皮匣,取出那副雁翎锁子甲来,做一包袱包了。戴宗拴在身上,出了店门,作起神行法,自投梁山泊去了。
时迁偷了谁的雁翎锁子甲?偷甲的目的是什么?
6.作文- (共1题)
戏剧之父易卜生曾经告诫后人:“你的最大责任就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相信你有过把自己铸造成器的种种努力,一定也见过同样专心致志铸造自己的同学或朋友。回顾过往,铸造成器的路上有艰险,但走着走着,花就开了。
以上文字给你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以“走着走着,花就开了”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确定立意;符合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7.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
家乡的武夷山令人神往,___甲___(A、如雷贯耳 B、名闻遐迩)的大王峰和玉女峰让人浮想联翩。离开家乡多年,总渴望在天游峰峰顶伫立,渴望在九曲溪水面飘过,释放闲情于青山之间,挥洒自由于碧水之中,尽情抒发那剪不断的桑梓_①____(A、zǐ B、 zhǐ)情。曲折萦回的九曲溪__乙___(A、穿梭 B、 贯穿)于丹崖群峰之间,如玉带串珍珠,将36峰,99岩连为一体,构成"一溪贯群山,两岸列仙岫"的独特自然美景。人坐筏上全方位地沉浸在碧水丹山之中,无人世的guō__②___噪(A、恬 B、聒)、无城市的污染,抬头可见山景,俯首可观水色,侧耳能听溪声,伸手能触清波,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刚柔相济。可以说是“竹筏水中流,人在画中游”!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根据②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①处____________ ②处____________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甲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原句:释放闲情于青山之间,挥洒自由于碧水之中。
修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3道)
名著阅读:(2道)
作文:(1道)
基础知识综合:(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8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