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材料一 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唐)吴兢《贞观政要·政体第二》
材料二 在唐朝前期的100多年中,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在农业方面,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农业生产工具。唐朝的手工业发展到很高水平,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唐朝的商业十分繁荣,水路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出现了一些繁华大都市。——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唐代儒学较多地吸取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而盛行于唐代的佛教,既有本土发展起来的禅宗,也有从天竺引进的法相宗,还有中印合壁的天台宗等。唐代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张国刚《唐代开放与兴盛的当代思考》
材料四 唐政府有太常寺等机构专管乐舞,当时知名的音乐家有万宝常、许和子、段善本,舞蹈家有公孙大娘、段旻等。唐玄宗和杨贵妃也分别是音乐家和舞蹈家。乐舞方面的著作也很多,《新唐书·艺文志》载唐代有31、38部专著共257卷。——张岂之《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1)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出现“贞观之治”局面的原因,并找出材料中对治国理政最具借鉴意义的一句话。(2)材料二中唐朝“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农业生产工具”,请试举两例。唐朝的“陶瓷器的生产水平很高”,请列出它们中的一个代表。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唐朝的一个“繁华大都市”。
(3)根据材料三概括唐代思想文化的特点,并写出唐朝时为中印佛教交流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
(4)材料四反映了唐朝哪一社会现象?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宋元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书写了一幅辉煌灿烂的书卷,请结合以下资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政权卷)
材料一:读下图

(制度卷)
材料二:读下图

(交流卷)
材料三:入宋以后,对外交流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虽然陆上对外贸易仍在继续,但规模有限,海上贸易则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对外贸易重心由西北陆路转向东南海路……宋代对外贸易重心之所以转身海洋,其因素是多方面的。
——《由陆及海:宋代贸易格局的转型及衍生》
(民族卷)
材料四:宋元时期,民族冲突异常尖锐,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之间战争不断,但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
(1)材料一图中政权①的建立者是谁?建立政权②的是哪个民族?从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2)材料二图片反映了元朝实行的什么制度?从封建统治者的角度分析这种制度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两宋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是哪一机构?并分析导致“宋代对外贸易重心……转向海洋”的因素。(写出两点即可)
(4)根据材料四所述,两宋时期与少数民族政权有战有和,请举出北宋与辽的一次议和南宋与金的一次战役,结合两宋时期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谈一谈你的认识。
2.选择题- (共13题)
A.娱乐兼营商业的瓦子 |
B.食客盈门的酒楼 |
C.专门制造房瓦的瓦厂 |
D.好汉比武的擂台 |
A.西汉时设置西域都护 | B.唐朝时文成公主入吐蕃 |
C.元朝由宣政院掌管西藏的事务 | D.元朝由澎湖巡检司掌管西藏的事务 |
A.商业繁荣 | B.重武轻文 | C.重文轻武 | D.重农抑商 |
A.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
B.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 |
C.政治和儒家思想紧密结合 |
D.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
A.《资治通鉴》 |
B.《汉书》 |
C.《后汉书》 |
D.《史记》 |
地区时间 | 北方 | 南方 |
宋初 | 人口100多万户 | 人口230多方户 |
北宋 | 贡献财政收入20% | 贡献财政收入80% |
南宋 | 谚曰:“天上天堂,地下苏杭。”又曰:“苏湖熟,天下足。” |
读表后,你认为该兴趣小组研究的主题是:
A.人口大量南迁 |
B.宋朝社会生活 |
C.经济中心南移 |
D.苏杭生活富足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