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12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699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9

1.综合题(共2题)

1.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唐)吴兢《贞观政要·政体第二》

材料二 在唐朝前期的100多年中,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在农业方面,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农业生产工具。唐朝的手工业发展到很高水平,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唐朝的商业十分繁荣,水路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出现了一些繁华大都市。

——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唐代儒学较多地吸取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而盛行于唐代的佛教,既有本土发展起来的禅宗,也有从天竺引进的法相宗,还有中印合壁的天台宗等。唐代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

——张国刚《唐代开放与兴盛的当代思考》

材料四 唐政府有太常寺等机构专管乐舞,当时知名的音乐家有万宝常、许和子、段善本,舞蹈家有公孙大娘、段旻等。唐玄宗和杨贵妃也分别是音乐家和舞蹈家。乐舞方面的著作也很多,《新唐书·艺文志》载唐代有31、38部专著共257卷。

——张岂之《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1)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出现“贞观之治”局面的原因,并找出材料中对治国理政最具借鉴意义的一句话。
(2)材料二中唐朝“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农业生产工具”,请试举两例。唐朝的“陶瓷器的生产水平很高”,请列出它们中的一个代表。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唐朝的一个“繁华大都市”。
(3)根据材料三概括唐代思想文化的特点,并写出唐朝时为中印佛教交流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
(4)材料四反映了唐朝哪一社会现象?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2.

   宋元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书写了一幅辉煌灿烂的书卷,请结合以下资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政权卷)

材料一:读下图


(制度卷)

材料二:读下图


(交流卷)

材料三:入宋以后,对外交流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虽然陆上对外贸易仍在继续,但规模有限,海上贸易则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对外贸易重心由西北陆路转向东南海路……宋代对外贸易重心之所以转身海洋,其因素是多方面的。

——《由陆及海:宋代贸易格局的转型及衍生》

(民族卷)

材料四:宋元时期,民族冲突异常尖锐,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之间战争不断,但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

(1)材料一图中政权①的建立者是谁?建立政权②的是哪个民族?从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2)材料二图片反映了元朝实行的什么制度?从封建统治者的角度分析这种制度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两宋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是哪一机构?并分析导致“宋代对外贸易重心……转向海洋”的因素。(写出两点即可)

(4)根据材料四所述,两宋时期与少数民族政权有战有和,请举出北宋与辽的一次议和南宋与金的一次战役,结合两宋时期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谈一谈你的认识。

2.选择题(共13题)

3.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那个复杂、动荡的时代,被人们称为“诗史”。这位诗人是(  )
A.李白B.白居易C.杜甫D.房玄龄
4.
东汉末年以来书法成为一门艺术,在唐代成为千年楷模的书法家是(  )
A.阎立本、吴道子B.颜真卿、欧阳询
C.白朴、王实甫D.苏轼、黄庭坚
5.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材料中的“蕃”指的是(  )
A.吐蕃B.契丹
C.女真D.党项
6.
近期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中有一情节: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兄弟逛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等。请问他们走到了当时被称为什么的地方(  )
A.娱乐兼营商业的瓦子
B.食客盈门的酒楼
C.专门制造房瓦的瓦厂
D.好汉比武的擂台
7.
邓小平同志说:“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对西藏的主权不容否定,西藏独立不行,半独立不行,变相独立也不行。”下列史实中能证明西藏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的是(  )
A.西汉时设置西域都护B.唐朝时文成公主入吐蕃
C.元朝由宣政院掌管西藏的事务D.元朝由澎湖巡检司掌管西藏的事务
8.
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B.
C.D.
9.
宋朝儿童念的《神童诗》,开头就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当时民间还流行着这样的俗语:“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以上材料表明宋朝( )。
A.商业繁荣B.重武轻文C.重文轻武D.重农抑商
10.
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这段话说明(  )
A.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B.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
C.政治和儒家思想紧密结合
D.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11.
下列对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杰出首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阿骨打建立金
B.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C.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
D.成吉思汗建立元朝
12.
它是一部成书于北宋时期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在该书中,编者司马光等人总结了许多历史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它是
A.《资治通鉴》
B.《汉书》
C.《后汉书》
D.《史记》
13.
下图是某历史兴趣小组为开展某主题研究性学习而搜集材料整理制作的图表。
地区时间
北方
南方
宋初
人口100多万户
人口230多方户
北宋
贡献财政收入20%
贡献财政收入80%
南宋
谚曰:“天上天堂,地下苏杭。”又曰:“苏湖熟,天下足。”
 
读表后,你认为该兴趣小组研究的主题是:
A.人口大量南迁
B.宋朝社会生活
C.经济中心南移
D.苏杭生活富足
14.
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在某展厅出现了如下一组图片,请你为该展厅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名称()
A.宋代商业繁荣B.民族政权并立
C.宋代国家统一D.宋代民族融合
15.
“市井经济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反映的现象发生在(  )
A.秦都咸阳B.唐都长安
C.东都洛阳D.宋都东京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