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峡江县戈坪中学2018一2019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第1一10课)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697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6

1.综合题(共3题)

1.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隋唐创新篇)

材料一 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摘编自钱穆《国史新论》

(1)阅读材料一说说,“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的制度正式诞生于哪一皇帝在位时期?其选拔人才的标准是什么?“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的制度指的是哪一制度?
(宋代集权篇)

材料二 为了制造改革的舆论,在一片富国强兵的呼唤声中,宋朝日益被描述成为一个积贫积弱的王朝。但有学者认为,相对于汉唐两个朝代,宋代不是弱,也不是贫,而是无效率。而导致其“无效率”的主要原因是事权的分割。

(2)依据材料二指出,宋朝被描述成为一个“积贫积弱”的朝代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所学知识,以宰相权力的变化,说明宋代是如何分割“事权”的.
(历史感悟篇)
(3)综合以上两则材料,你认为唐宋时期,其制度不断创新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从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有益的启示?
2.
社会经济的发展变迁,反映了时代的脉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代史学家杜佑说:“自贞以后,(唐)太宗励精为理。至八年、九年,频至丰稔(丰收),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至十五年,米每斗值两钱。”

——摘编自《通典》

材料二 


材料三 谣谚杂语……“苏湖熟,天下足”(苏州、湖州丰收,天下人的食物就都充足)。

——摘编自《宋诗纪事》

(1)阅读材料一说说,材料描述了怎样的社会状况?这与唐太宗实行的哪一措施直接相关?
(2)依据材料二,指出自西汉至宋代南北方人口的变化趋势。材料三说明了什么现象?
(3)综合以上三则材料,你认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3.
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时期的民族关系。


材料二  宋、辽、西夏、金、蒙古各族政权相继建立。多个民族政权之间战争不断。各族人民共同劳动生活,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加强。

材料三  忽必烈恢复的行政机构治愈了一个世纪之久的战争创伤。宋朝灭亡后,元朝保留了宋朝的机构和全部行政官员,而且还尽一切努力得到了当时任职官员们的个人的效忠。在位期间,忽必烈注意选用人才……建立各项政治制度。

(1)依据材料一,写出唐朝维系朝廷与吐蕃关系的主要方式。
(2)依据材料二,请简要归纳两宋时期的社会特征。
(3)依据材料三指出,为了治愈“一个世纪之久的战争创伤”忽必烈采取了什么措施?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2.判断题(共2题)

4.
五代十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实际上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和发展
A.( )
5.
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军队和南宋结盟,首先进攻金朝
A.( )

3.选择题(共8题)

6.
学习古代诗歌时,我们仿佛在欣赏一幅幅优美深邃的历史画卷。阅读下面诗歌,我们可以了解到该作者的诗歌特点是(    )
A.飘逸洒脱B.超凡脱俗C.通俗易懂D.淳朴厚重
7.
忽必烈接受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不嗜杀”的建议,施行了的方略是(   )
A.重农抑商B.重文轻武C.治国安民D.军政合一
8.
元朝结束了五代以来长达数百年的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成为继秦、西晋、隋以后我国封建历史上又一个大一统的时期。元朝统一全国的标志是(   )
A.定都大都B.攻占临安C.文天祥被俘D.攻灭南宋残部
9.
岳飞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他因精忠报国的英雄事迹,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永远受到人们的敬仰。如果想重温岳飞抗金的壮举,我们可观看下列哪一视频( )
A.《澶州之战》B.《郾城大捷》C.黄袍加身D.《赤壁之战》
10.
“风从草原走过,吹散多少传说,留下的只有你的故事,被酒和奶茶酿成了歌……到处传扬你的恩德,在牧人心头铭刻……”这首名为《传说》的歌曲中的主人翁成吉思汗被牧人传扬的“恩德”是(    )
A.统一蒙古B.建立元朝C.修筑长城D.开发江南
11.
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到一组图片(如下图)。由此可知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A.宋代农业迅速发展
B.宋代手工业的成就
C.唐朝制瓷业的成就
D.元代经济迅猛发展
12.
云南某一古堡山寨里矗立着一座蒋氏宗祠,祠堂门前有副对联写着:“耶律庭前千株树,阿莽蒋氏一堂春。”那里家家户户的祖宗牌位上都写着他们是耶律阿保机的后代。这说明该古堡山寨中的“蒋”姓村民都是( )族的后裔。
A.党项B.蒙古C.契丹D.女真
13.
现在网上颇为流行穿越小说。假如红红同学成功穿越到了古代的一个都城,这里人烟稠密、商业繁荣,但前来索取岁币的契丹和党项使者纵马狂奔,全然不顾在草市游玩的孩子的安全。据此可以推断,红红同学穿越到了(   )
A.唐朝长安B.北宋东京C.南宋临安D.元朝大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2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