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靖江市城南新区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696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5

1.选择题(共22题)

1.
下列诗人的诗被誉为“诗史”的是(  )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韩愈
2.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抒发了杜甫对唐都长安遭安史之乱破坏的悲怆情怀,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他的诗被后人称为(   )
A.诗史B.诗狂C.诗鬼D.诗圣
3.
南宋时期,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
A.都护府
B.理藩院
C.宣政院
D.市舶司
4.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如下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意图是(  )
A.B.
C.D.
5.
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管辖下的一个行政区,中央政府(  )
A.在西藏设立行省B.以宣政院为管理西藏地区的机构
C.在西藏设置卫所D.设置驻藏大臣
6.
960年正月的一天,北周的边境传来敌情,宋州归德军节度使奉命出征,不料半路却出现意外,士兵在陈桥驿把黄袍加在他的身上,拥他做了皇帝,以“宋”为政权名称,这就是黄袍加身,这里的他是( )
A.石守信B.赵光义C.赵普D.赵匡胤
7.
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产品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独特风格蜚声海内外。景德镇兴起于(  )
A.汉代B.唐代C.宋代D.元代
8.
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从魏晋南北朝开始,最终完成于(  )
A.南宋B.元朝C.明朝D.清朝
9.
“兴东北,建大金。占辽朝,灭北宋。战南宋,归元兵”是描述哪一民族的兴衰史(  )
A.契丹B.党项C.蒙古D.女真
10.
宋太祖赵匡胤曾非常豪迈地咏诗说:“未离海底千山黑,月到中天万国明。”似乎是气魄很大,但是北宋并没有完全实现国家的统一,北宋时期与其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除了西夏外,还有(  )
A.辽B.金C.蒙古D.唐朝
11.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体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辙:《栾城集》)出现该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 民族交流、融合加强 B. 宋、辽边境开设榷场
C.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D. 岳家军的抵抗
12.
宋代军队战斗力低下,与辽、西夏、金的战争往往付出一定的代价议和,最终被少数民族所灭,然而,历史学家陈寅格对宋代文化给以极高赞誉“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代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开拓创新的史学著作,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确属中国文化之瑰宝。由此可知,宋代
A.文武兼备
B.重文轻武
C.重武轻文
D.以文驭武
13.
烧饼油条是我国的传统食物,其中油条俗称“油炸桧”,意思是油炸秦桧。这样的名称,反映了中国人民对一个历史人物的同情和肯定,这个历史人物是(  )
A.寇准B.文天祥C.玄奘D.岳飞
14.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5.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6.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7.
《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说明(  )
A.江南地区农民赋税负担沉重B.南方地区是国家的政治中心
C.当时经济重心转移到了南方D.江南地区文化繁荣
18.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哪个朝代(  )
A.唐朝B.北宋C.南宋D.元朝
19.
“苏湖熟,天下足”这句谚语反映了苏州和湖州成为天下闻名的“粮仓”。谚语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
A.唐朝B.隋朝C.北宋D.南宋
20.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1.
“除了腹里与吐蕃、畏兀儿外,全国共设十个行省:陕西行省、甘肃行省……”小明在学习此内容时,想更好地了解它在历史上的实行情况,那么他应该去查阅(    )
A.《旧唐书》B.《新唐书》
C.《宋史》D.《元史》
22.
元朝时,迁入中国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同畏兀儿、蒙、汉等族逐步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从而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盛况。这个新的民族是(  )
A.朝鲜族B.回族C.维吾尔族D.傣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