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6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朱元璋废相后,不久便开始设置殿阁大学士,到明成祖时,正式形成内阁。内阁最大的权力即为“票拟”,《明会要·职官志》曰:“内阁之职同于古之相者,以其主票拟也。”也正是在这一点上,清代学者赵翼认为明内阁首辅“无宰相之名,而有宰相之实”。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京临时政府设立内阁的目的。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内阁与南京临时政府设立的内阁的不同效果。
材料一 朱元璋废相后,不久便开始设置殿阁大学士,到明成祖时,正式形成内阁。内阁最大的权力即为“票拟”,《明会要·职官志》曰:“内阁之职同于古之相者,以其主票拟也。”也正是在这一点上,清代学者赵翼认为明内阁首辅“无宰相之名,而有宰相之实”。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摘编自李建国《略论中国古代中枢机构的演变》
材料二 1912年3月11日,南京参议院正式公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个约法规定政治的组织形式为内阁制。就此,宋教仁曾说:“吾人则主张内阁制以期造成议会政治者也。盖内阁不善而可以更迭之,总统不善则无术更易之,如必欲更易之,必致摇动国本。此吾人所以不取总统制而取内阁制也。”——摘编自陈旭麓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作者对清代学者赵翼观点持否定态度的理由。(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京临时政府设立内阁的目的。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内阁与南京临时政府设立的内阁的不同效果。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3年春播开始前,罗斯福授意农业部长亨利·华莱士和农业部助理部长特格韦尔准备一个农业法案。3月罗斯福发布命令,将8个联邦农业信贷机构合并为农业信贷局。1934年6月通过弗雷泽——莱姆基农场破产法。农业部接到1933年夏、秋两季将丰收的报告后,立即派出大量代表,说服农民耕掉1000万英亩棉花。农业净收入,从1932年的192800万美元,增为1935年的460500万美元。农业品价格与农民购买制造品所付价格之比,以1909至1914年平价期流行比例为100,从1932年的58增为1935年的88。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两国农业发展中得出的认识。
材料一 1933年春播开始前,罗斯福授意农业部长亨利·华莱士和农业部助理部长特格韦尔准备一个农业法案。3月罗斯福发布命令,将8个联邦农业信贷机构合并为农业信贷局。1934年6月通过弗雷泽——莱姆基农场破产法。农业部接到1933年夏、秋两季将丰收的报告后,立即派出大量代表,说服农民耕掉1000万英亩棉花。农业净收入,从1932年的192800万美元,增为1935年的460500万美元。农业品价格与农民购买制造品所付价格之比,以1909至1914年平价期流行比例为100,从1932年的58增为1935年的88。
——摘编自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
材料二 据统计,全国粮食由1949年的2263.6亿斤增至1952年的3278.3亿斤,棉花由1949年的888.8万担增至1952年的2607.4万担。1952年至1956年,全国共推广使用化肥400多万吨,推广双轮单铧犁150多万件,推广使用农药28.5万吨。1956年粮食良种播种面积已占全部粮食播种面积的36%,棉花良种播种面积占全部棉花播种面积的90%。1956年,全国已建成拖拉机站326个,农业技术推广站14230个,畜牧兽医站2257个,新式农具站207个。——摘编自叶明勇《新中国三大农业政策与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调整农业的举措。(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两国农业发展中得出的认识。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是14世纪中叶到17世纪初在欧洲发生的思想文化运动。它只限于社会上的少数英才——学者、文人和艺术家的活动,但是它所宣扬的思想不啻是向长期以来在基督教神学笼罩下陷于沉闷窒息的西欧社会送来的一股清新的气息,把绝大部分有文化教养的人士从中世纪的昏睡中唤醒过来。他们怀着一种复古的心情去挖掘古代遗产,力图恢复古典文化艺术,使之“再生”。文艺复兴并非对于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启蒙运动兴起的原因及其相比文艺复兴的新发展。
材料一 文艺复兴是14世纪中叶到17世纪初在欧洲发生的思想文化运动。它只限于社会上的少数英才——学者、文人和艺术家的活动,但是它所宣扬的思想不啻是向长期以来在基督教神学笼罩下陷于沉闷窒息的西欧社会送来的一股清新的气息,把绝大部分有文化教养的人士从中世纪的昏睡中唤醒过来。他们怀着一种复古的心情去挖掘古代遗产,力图恢复古典文化艺术,使之“再生”。文艺复兴并非对于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16世纪的欧洲沉溺于信仰的狂热之中,那是宗教改革和战争的时代。到了17世纪,信仰的热情逐渐冷却下来,变为哲学的思考和科学的理性精神。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和唯物主义者也高举“理性”旗帜,但他们所崇尚的理性不同于17世纪的来自于神的天赋的理性,而在于更多地接近感官和经验现象。他们是批判现实的启蒙思想家和战斗的唯物主义者,他们不再沉迷于思想的领域,而是纯粹现实和世俗化了。——摘编自陈锐《略论欧洲启蒙运动的历史和本质》
(1)根据材料一,概括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启蒙运动兴起的原因及其相比文艺复兴的新发展。
4.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秦朝中央设治粟内史,“掌财货”,汉代因之,景帝时改为大农令,汉武帝时改为大司农。一切财政税收事项,包括田租、口赋之入,盐酒专卖,鼓铸的统制,平准、均输与漕运的管理,以及各地物产的调拨,国家的支出,都由大司农汇总,年终造册报皇帝。在中央,大司农之下又分设若干职事官,分管收入、储存、调度等工作。《汉书·百官公卿表》云:“郡国诸仓农监、都水六十五官长丞皆属焉。”即大司农在六十五个郡国设有仓长、农监、都水、均输官、盐官、铁官、农都尉及丞等。丞相是西汉财政方面的最高行政长官,他有权考核中央各官署的用度,决定预算,并有权监督中央和地方的财税。丞相通过统计对地方进行财税监督,并把财政上的成绩作为决定官吏升迁的主要条件之一。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汉财税制度改革的作用。
材料 秦朝中央设治粟内史,“掌财货”,汉代因之,景帝时改为大农令,汉武帝时改为大司农。一切财政税收事项,包括田租、口赋之入,盐酒专卖,鼓铸的统制,平准、均输与漕运的管理,以及各地物产的调拨,国家的支出,都由大司农汇总,年终造册报皇帝。在中央,大司农之下又分设若干职事官,分管收入、储存、调度等工作。《汉书·百官公卿表》云:“郡国诸仓农监、都水六十五官长丞皆属焉。”即大司农在六十五个郡国设有仓长、农监、都水、均输官、盐官、铁官、农都尉及丞等。丞相是西汉财政方面的最高行政长官,他有权考核中央各官署的用度,决定预算,并有权监督中央和地方的财税。丞相通过统计对地方进行财税监督,并把财政上的成绩作为决定官吏升迁的主要条件之一。
——摘编自乔玲《西汉赋税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西汉财税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汉财税制度改革的作用。
5.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1年,英国外交大臣艾登就斯大林提出的战后要削弱德国的想法如此回答:“英王陛下政府还没有做出任何关于肢解德国的决议。但是原则上不反对肢解德国。”1943年,艾登提出了四种不同的重新划分德国版图的政策。1944年英国战时内阁副首相艾德礼提出:“我们想要德国能够支付战争赔款,我们想要尽量减轻占领军的负担,而且我们认为德经济的复兴对于欧洲的经济繁荣是非常重要的。”艾登认为赔款和肢解问题确实要放在一起考虑,而且肢解问题要慎重考虑。在对德占领初期,英国与法国在对德政策上有着微妙的关系。1946年到1947年,英国着眼于加速西方占领区的合并和统一;排除苏联插手西方占领区事务,特别是排除苏联加入对鲁尔的国际共管的可能性。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对德政策变化的原因。
材料 1941年,英国外交大臣艾登就斯大林提出的战后要削弱德国的想法如此回答:“英王陛下政府还没有做出任何关于肢解德国的决议。但是原则上不反对肢解德国。”1943年,艾登提出了四种不同的重新划分德国版图的政策。1944年英国战时内阁副首相艾德礼提出:“我们想要德国能够支付战争赔款,我们想要尽量减轻占领军的负担,而且我们认为德经济的复兴对于欧洲的经济繁荣是非常重要的。”艾登认为赔款和肢解问题确实要放在一起考虑,而且肢解问题要慎重考虑。在对德占领初期,英国与法国在对德政策上有着微妙的关系。1946年到1947年,英国着眼于加速西方占领区的合并和统一;排除苏联插手西方占领区事务,特别是排除苏联加入对鲁尔的国际共管的可能性。
——摘编自鞠维伟《英国二战期间及战后初期处置德国的政策研究(1943—1949)》
(1)根据材料,指出英国对德政策的变化及实质。(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对德政策变化的原因。
6.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朱执信(1885—1920年)出生于书香家庭,常与弟、妹说:“忠厚待人,必无良心苛责之结果;猜忌之术,非常人所用,用之适以自败,此亦屡尝为弟言之矣……人贵自立,不可倚赖也。”戊戌政变的发生,使朱执信感到“朝廷腐败到这样的程度,非要痛下决心,彻底改革,无法挽回颓局”。1904年夏天,朱执信在广州参加了官费赴日本留学的考试,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他远离故乡,东赴日本。留学期间,他喜读课外书籍,包括“那些阐述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理论的、不同学派和观点的各种著述”。后结识了孙中山、黄兴、廖仲恺、胡汉民等革命党人,并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骨干。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朱执信走上民主革命道路的原因。
材料 朱执信(1885—1920年)出生于书香家庭,常与弟、妹说:“忠厚待人,必无良心苛责之结果;猜忌之术,非常人所用,用之适以自败,此亦屡尝为弟言之矣……人贵自立,不可倚赖也。”戊戌政变的发生,使朱执信感到“朝廷腐败到这样的程度,非要痛下决心,彻底改革,无法挽回颓局”。1904年夏天,朱执信在广州参加了官费赴日本留学的考试,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他远离故乡,东赴日本。留学期间,他喜读课外书籍,包括“那些阐述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理论的、不同学派和观点的各种著述”。后结识了孙中山、黄兴、廖仲恺、胡汉民等革命党人,并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骨干。
——摘编自王变变《中国近代知识分子走向革命原因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执信身上的优良品质。(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朱执信走上民主革命道路的原因。
2.单选题- (共19题)
7.
梭伦的宪政改革,使从前毫无议政权的下层贫民可以通过参加公民大会和四百人议事会,参与制定国家的方针、政策;梭伦还创设了陪审法庭制度,使贫民获得了一定的司法自主权。据此可知梭伦改革
A.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到来 |
B.废除了旧氏族贵族特权 |
C.扩大了雅典的公民范围 |
D.赋予了民众广泛的权利 |
8.
针对独立后初期美国的局势,斯大林曾指出:“北美的这些殖民地为了一定共同利益,彼此之间结成了邦联,但是,这些殖民地仍不失为是独立的国家单位。”其意在说明独立之初的美国
A.受英国的影响大 |
B.邦联制存在弊端 |
C.保证了主权完整 |
D.中央政府的强大 |
9.
《中国商品经济史》一书中提到:“直到1853年,由于战争阻隔,洋商不易在上海和广东买到茶叶。”造成洋商窘境的是
A.鸦片战争爆发 |
B.林则徐在广东的禁烟 |
C.太平天国运动 |
D.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
10.
1926年9月,***指出:“进步的工人阶级尤其是一切革命阶级的领导,然若无农民从乡村中奋起打倒宗法封建的地主阶级之特权,则军阀与帝国主义势力总不会根本倒塌。”基于此,***
A.促成了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 |
B.号召开展国民革命运动 |
C.逐步形成“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
D.明确了农民的领导地位 |
11.
1937年2月,中共中央发表了《致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电》,提出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代表会议,集中全国人才,共同救国的要求。这一电文有利于
A.消除国共两党的隔阂 |
B.中共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
C.统一国共两党的立场 |
D.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 |
12.
巴黎公社对参选代表的资格、职权和罢免程序都做了严格的规定,若人民不满意,可随时更换代表,还把农民阶级也纳入了政治版图。这说明巴黎公社
A.群众基础的广泛 |
B.将民主推向全国 |
C.消灭了阶级剥削 |
D.践行了民主原则 |
13.
下表是1871—1910年德国人口分布状况统计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德国
年份 | 总数(万人) | 农村人口(%) | 城市人口(%) |
1871 | 4105.9 | 63.9 | 36.1 |
1880 | 4523.4 | 58.6 | 41.4 |
1890 | 4942.8 | 57.5 | 42.5 |
1900 | 5636.7 | 45.6 | 54.4 |
1910 | 6492.6 | 40.0 | 60.0 |
A.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
B.统一的步伐加快 |
C.人口地域分布不均 |
D.人口集中在农村 |
14.
列宁曾说:“无论是理论上的还是实践上的问题,在于找出正确的方法,即应当怎样把不可避免的(在一定程度上和在一定期限内不可避免的)资本主义的发展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依据这一观点,苏俄(联)
A.加快对农业的改造进度 |
B.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
C.恢复了商品流通和交换 |
D.形成了影响深远的体制 |
15.
下图是1688—1841年英国主要经济部门的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情况。图中现象反映了英国


A.代议制政体得到不断完善 |
B.对外侵略扩张活动的加剧 |
C.农业产量呈不断下降趋势 |
D.工业化引起经济结构变化 |
16.
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中的《工律》规定,制作同一种器物,其大小、长短和宽度必须相同;县和工室由有关官府校正其衡器的权、斗桶和升,本身有校正工匠的,则不必代为校正。这说明秦朝
A.手工业产品的质量较高 |
B.鼓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 |
C.手工业均由官府所垄断 |
D.重视手工业标准化生产 |
17.
1679年,清政府规定:奉天锦州等处旗下荒地甚多,若民人欲开垦而旗人妄为圈占,从重治罪。这一规定旨在
A.改变土地所有权制度 |
B.维护和推广小农生产 |
C.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 |
D.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 |
18.
下表
表是清政府所创办的主要新式学堂分类统计表。清政府此举
外国语学校 | 京师同文馆(1862年)上海广方言馆(1863年)广东同文馆(1864年)湖北自强学堂(1893年) |
军事学校 | 福建船政学堂(1866年)江南水师学堂(1890年)天津水师学堂(1880年)天津武备学堂(1885年) |
技术实业学校 | 天津西医学堂(1888年)上海电报学堂(1866年)山海关铁路学堂(1896年) |
表是清政府所创办的主要新式学堂分类统计表。清政府此举
A.适应了洋务运动开展的需要 |
B.违背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
C.使西学在中国得到普遍认同 |
D.导致封建统治日益陷入危机 |
19.
据统计,至1913年,中国全国华洋各厂共有纱锭982812枚,其中华商651676枚,日商233448枚,英商97688枚。全国布机9389台,其中华商4633台,日商3546台,英商1210台。促使华商优势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
B.政府振兴实业的政策 |
C.民族资本家加大投资 |
D.列强减少了资本输出 |
20.
1952年,我国人均工业产品产量仅为:钢2公斤,煤115公斤,原油0.8公斤,电13千瓦/小时,而同期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人均产量为钢82公斤,煤724公斤,原油242公斤,电448千瓦/小时。这一状况促使中共中央
A.确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
B.掀起全民炼钢的热潮 |
C.积极地引导农民加入合作社 |
D.着眼于恢复国民经济 |
21.
1866年,德国学者海克尔提出:“个体发育是系统发育的简短而迅速的重演”,而且是由“遗传(繁殖)和适应(营养)的生理功能所决定的”,并提出了反映动植物演化关系的系统树。这表明海克尔
A.首倡获得性遗传原则 |
B.动摇了宗教的统治地位 |
C.支持达尔文的进化论 |
D.挑战了生物进化论权威 |
22.
1992年5月21日,上海股市交易价格限制全部取消,那一天成为中国股票的真正诞生日,仅三天时间股市价格上涨570%。这一现象出现的推动力是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
C.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
D.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
24.
1947年,美国政府官员邦迪指出,“尽管大国通常都不希望看到其他大国或国家集团出现,但美国还是全力支持西欧的统一,其直接的原因就是在当前与苏联的竞争中,美国和西欧在反对共产主义扩张的问题上有着共同利益”。这一言论说明
A.西欧一体化有助于美国实施冷战 |
B.一体化的西欧外交由美国所操控 |
C.苏联强大威胁了美国与西欧国家 |
D.美苏对峙推动西欧开始了一体化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6道)
单选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