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莱芜市牛泉镇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695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7

1.综合题(共2题)

1.
一种制度或政策的创立实施,都会对当时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即,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望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摘自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科举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依据材料一,指出科举制的最大合理性。
材料二 通过“杯酒释兵权”的办法解除石守信等大将的兵权
(2)材料二是哪位皇帝实行的措施?他为了强化中央集权,削弱相权采取了什么办法?为分散知州权力并对其进行监督,他还在各州府设置了哪一官职?
材料三 

(3)材料三图示反映的是哪一朝代首创的什么制度其中,枢密院、中书省、御史台分别负责或掌管国家的什么事务?
(4)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该朝代的统治者为加强中央对(东南)澎湖和琉球、(西北)西域(西南)西藏等边疆地区的管辖,分别设置了哪些管理机构?
2.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民族关系的发展。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

(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对于民族关系怎样的态度或政策?为此,他被北方各族尊称为什么?
材料二 大宗派兵灭亡东突厥,后又灭西突厥,设立了安西和北庭都护府。回纥、南诏的首领接受唐朝的册封,吐善与唐通婚,密切了唐朝与吐蕃的交流。
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和辽、西夏、金议和。这使得宋和其他少数民族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友好交往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唐朝和宋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
材料三 海外贸易的兴盛刺激了中国的内部生产,宋代的冶铁数量在当时整个世界应该是数一数的,其他如制造瓷器、丝绸、茶叶、酒类以及各种工艺品,数量之大、种类之多也是惊人的。也因为这些缘放,宋代面对强大的北方敌国可以用金钱和丝帛换取和平。而在完全失去北方以后,偏安在南边的南宋,地方小了,人口少了,生活条件居然比过去还好。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宋代面对强大的北方敌国可以用金钱和丝帛换取和平”的一个事例、并依据材料三指出宋代之所以能这样做的原因。
材料四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开始在黄河流域扩张发展势力。…陆续攻灭了当时与南宋并立的两个少数民族政权,…1271年,想必烈取《易经》上“乾元”的意思,定国号为元。…8年后灭南宋残部统一全国。

——《中国通史》

(4)材料四中“与南宋并立”的两个少数民族政权是谁?元“统一全国”有何历史意义?

2.选择题(共17题)

3.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抒发了杜甫对唐都长安遭受安史之乱的悲怆情怀。他被后人称为
A.诗史
B.书圣
C.诗圣
D.诗仙
4.
辽、宋、夏、金、元时期是我国古代民族政权并立时代的时期。其中都城在上京临潢府的政权是下列哪一民族建立的?
A.蒙古族
B.女真族
C.契丹族
D.党项族
5.
与两宋政权并立的三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分别是
A.辽、西夏、北魏
B.大理、金、西夏
C.吐蕃、西夏、辽
D.辽、西夏、金
6.
宋朝在历史上一直被定位为一个积弱的朝代。不仅有效的管辖地最小,而且还受各周边政权的袭扰。下列各项中,属于宋、辽之间与宋、夏之间议和的共同之处
①宋王朝通过缴纳岁币换取安宁
②都结束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③最终导致了南北对崎局面的形成
④客观上更有利于国家政权的加强与巩固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7.
宋太祖下列改革措施中因果联系不正确的是
A.行政权改革一机构重叠—财政困难
B.财政权改革一机构随肿一一财政围难
C.军权改革一民将不识一战斗力削弱
D.军权改革—藩镇消失一一外部威胁消失
8.
下图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
A.元统一全国
B.岳飞抗金
C.文天祥抗元
D.陆秀夫抗元
9.
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南方的商业尤为发达,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是
A.广州
B.开封
C.泉州
D.临安
10.
外贸所得在宋朝的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为鼓励海外贸易,宋朝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A.市舶司
B.中书省
C.六部
D.草市
11.
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元朝,今天的西藏应该受到哪一行政机构的管辖
A.伊犁将军
B.山东行省
C.中书省
D.宣政院
12.
“回族开始形成、省级行政区开始设立、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以上信息都直接指向了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3.
《贞观政要》记载:太宗谓侍臣曰:“守天下难易?”传中魏征对曰:“甚难。”太宗曰:“任贤能、受谏,即可,何谓为难?”(太宗)又谓(太子)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反映唐太宗的治国策略有
①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
②任用贤才
③虚心纳谏
④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4.
小明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搜集了“契丹的兴起”、“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岳飞抗金”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 )
A.中华文明的起源B.统一国家的建立C.多民族政权的并立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15.
宋元金夏时期是我国一个重要的政权并立时期,下列政权中,既与北宋并立过,又与南宋并立过的是 (  )
①辽  ②金 ③西夏  ④蒙古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16.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唐朝灭亡后进入的分裂时期是(  )
A.春秋战国B.魏晋南北朝C.辽宋金夏D.五代十国
17.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
A.唐朝关中地区B.北宋四川地区
C.南宋江南地区D.元朝中原地区
18.燃料电池是燃料(如CO、H2、CH4等)跟氧气(或空气)起反应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若电解质溶液是强碱溶液,下面关于甲烷燃料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19.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中国古代北方杰出的少数民族首领,其主要功绩是(  )
A.建立元朝B.消灭南宋C.建立明朝D.统一蒙古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