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两宋的经济发展在古代社会占有重要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经济重心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富,而吴(江苏)又为江南根底,语曰:“苏常熟,天下足”。
(2)重心变化的原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四 宋政府……,又奖励县官兴修坡塘堤堰等水利灌溉工程,当时的州县官大抵(都)兼“主管圩田(weitian:周围筑有土堤的稻田)”的职务。
(3)综上所述,运用所学知识,概括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1)经济重心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富,而吴(江苏)又为江南根底,语曰:“苏常熟,天下足”。
——摘编自《陆游集》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我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怎样的改变?这一变化最后在哪一朝代完成?请你从农业、手工业、商业贸易等方面各举一例说明其变化。(2)重心变化的原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五代十国形势图》 | 材料三南北方人口的变化 |
![]() | (单位:万人)![]() |
材料四 宋政府……,又奖励县官兴修坡塘堤堰等水利灌溉工程,当时的州县官大抵(都)兼“主管圩田(weitian:周围筑有土堤的稻田)”的职务。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据材料二、三、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重心发生变化的原因。(3)综上所述,运用所学知识,概括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2.
明初统治者进行改革,强化皇权。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全面改革官制,明初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措施,从地方到中央全面改革官制,请将此项改革的内容及影响填写完整。
(2)改革科举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①材料一中提及“科举考试”的选官制度,最早是在哪个皇帝时期正式确立的?在当时起到哪些积极作用?
②材料一、二共同反映了明朝的哪一选官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危害。
(3)综上所述,思考应从哪几个方面学习和掌握一场重大历史改革。
(1)全面改革官制,明初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措施,从地方到中央全面改革官制,请将此项改革的内容及影响填写完整。
| 措施 | 影响 |
中央 | 废除① 和中书省,使六部直接向② 负责。 | ⑥ |
为监视官民,明太祖设立③ ;④ 又成立了东厂。 | ||
地方 | 取消⑤ .设立“三司”。 |
(2)改革科举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 材料 |
明初统治者提倡程朱理学,规定科举考试必须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出题,在科举风向标的指引下,士子非程朱之书不读。 —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拼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成阳之郊…”。 |
①材料一中提及“科举考试”的选官制度,最早是在哪个皇帝时期正式确立的?在当时起到哪些积极作用?
②材料一、二共同反映了明朝的哪一选官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危害。
(3)综上所述,思考应从哪几个方面学习和掌握一场重大历史改革。
2.选择题- (共12题)
13.
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若只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的科技成就是
A.蔡伦改进造纸技术 |
B.雕版印刷术得以推广 |
C.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
D.铜活字印刷术的出现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