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693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20

1.综合题(共2题)

1.
两宋的经济发展在古代社会占有重要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经济重心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富,而吴(江苏)又为江南根底,语曰:“苏常熟,天下足”。

——摘编自《陆游集》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我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怎样的改变?这一变化最后在哪一朝代完成?请你从农业、手工业、商业贸易等方面各举一例说明其变化。
(2)重心变化的原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五代十国形势图》
材料三南北方人口的变化
 

(单位:万人)

 
材料四 宋政府……,又奖励县官兴修坡塘堤堰等水利灌溉工程,当时的州县官大抵(都)兼“主管圩田(weitian:周围筑有土堤的稻田)”的职务。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据材料二、三、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重心发生变化的原因。
(3)综上所述,运用所学知识,概括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2.
明初统治者进行改革,强化皇权。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全面改革官制,明初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措施,从地方到中央全面改革官制,请将此项改革的内容及影响填写完整。
 
措施
影响
中央
废除① 和中书省,使六部直接向② 负责。

为监视官民,明太祖设立③ ;④ 又成立了东厂。
地方
取消⑤ .设立“三司”。
 
(2)改革科举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材料
明初统治者提倡程朱理学,规定科举考试必须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出题,在科举风向标的指引下,士子非程朱之书不读。
—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拼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成阳之郊…”。
 
①材料一中提及“科举考试”的选官制度,最早是在哪个皇帝时期正式确立的?在当时起到哪些积极作用?
②材料一、二共同反映了明朝的哪一选官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危害。
(3)综上所述,思考应从哪几个方面学习和掌握一场重大历史改革。

2.选择题(共12题)

3.
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其中多次再现唐朝“诗圣”的诗,他是
A.李白
B.白居易
C.杜甫
D.王昌龄
4.
假如有“时光机”可以穿越到宋朝,你可能看到的场景是
A.农民在种植玉米和花生
B.艺人在瓦子中表演蹴鞠
C.晋商在从事商贸活动
D.苏轼在吟诵辛弃疾的词
5.
下列政权更替示意图,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②①④
D.③①②④
6.
宋朝时流行一句谚语“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人们不以从军为荣的政治因素是(  )
A.文武分途B.中央集权C.尚武轻文D.重文轻武
7.
宋与契丹政权之间保持着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得益于
A.北宋建立
B.宋夏和议
C.澶渊之盟
D.宋金和议
8.
岳飞在《满江红怒发冲冠》中写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词中“胡虏、匈奴”建立的政权是
A.辽
B.西夏
C.金
D.元
9.
“他戎马倥傯,征战终生,统一了蒙古,为中国统一而战……”这里的“他”是指
A.耶律阿保机
B.完颜阿骨打
C.铁木真
D.忽必烈
10.
如图所示的“印”是元朝对某边疆地区实施有效管辖的实证此地区是
A.西藏
B.西域
C.台湾
D.新疆
11.
“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描述的是
A.唐朝的疆域
B.宋朝的交通
C.元朝的交通
D.元朝的疆域
12.
“元曲四大家”是指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和白朴,其中关汉卿的代表作是
A.《西厢记》
B.《窦娥冤》
C.《牡丹亭》
D.《桃花扇》
13.
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若只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的科技成就是
A.蔡伦改进造纸技术
B.雕版印刷术得以推广
C.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D.铜活字印刷术的出现
14.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体。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讽刺了
A.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
B.唐玄宗宠信杨贵妃
C.北宋文人贪图享乐
D.宋元商业贸易混乱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