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第七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768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3

1.选择题(共3题)

1.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留下了许多荡气回肠的爱国故事,我们要重蹈覆辙,将古人的爱国精神发扬光大。
B.天宫二号像一支离弦之箭,气冲斗牛 ,直上云天,成为我国载人航天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C.每天下班前,住院部的张医生总会在病人弥留之际,叮嘱病人注意事项。
D.一个言行相顾的人说话做事是不会出尔反尔的。
2.
(题文)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言行不一致的人,是一种极不好的习惯。
B.生活的最重要部分不是去生活,就是对人生的思考。
C.家庭教育的实质是爱的教育,父母爱孩子的方式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成功。
D.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农民科技知识水平,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
3.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印象中,成熟的向日葵,花盘都是低垂的,                  
①一阵晨风拂过
②可我家的这几株向日葵初出茅庐
③所以有诗人赞叹,愈是成熟,愈是谦虚
④在绿叶一片低沉而嘈杂的合唱中,传出他们清亮而高亢的欢叫
⑤依然高昂着头,开心而单纯地笑着,就像稚气未脱的乡野小妹子
⑥尚不懂得伟大的谦虚,也不懂得虚伪的世故
A.③②⑥⑤①④B.④②①⑤⑥③C.②⑥⑤①④③D.③①⑤②⑥④

2.字词书写(共2题)

4.
根据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
大师的____落并不会让我们悲伤太久,因为他的精神,他的___智将照亮人类前进的方向。
5.
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准确规范抄写在方格中。
读书不可断章取意,为政不可昧上欺下。
 
 
 
 
 
 
 
 
 
 
 
 
 
 
 
 
 
 
 

3.诗歌鉴赏(共1题)

6.
古诗赏析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小题1】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主要描写了______;词的下片集中抒发了_______。
【小题2】赏析“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7.
文言文比较阅读
(甲)陈涉世家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乙)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1。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十六年,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以超为假司马2,将兵别击伊吾,战于蒲类海,多斩首虏而还。固以为能,遣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3。超到鄯善,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备,后忽更疏懈。超谓其官属曰:“宁觉广礼意薄乎?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明者睹未萌,况已著耶?”乃诏侍胡诈之曰:“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侍胡惶恐,具服其状。超乃闭侍胡4,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与共饮,酒酣,因激怒之曰:“卿曹与我俱在绝域,欲立大功以求富贵。今虏使到裁数日5,而王广礼敬即废,如今鄯善收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狼食矣6。为之奈何!”官属皆曰:“今在危亡之地,死生从司马。”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7。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众曰:“当与从事议之。”超怒曰:“吉凶决于今日。从事文俗吏8,闻此必恐而谋泄,死无所名,非壮士也。”众曰:“善。”
初夜,遂将吏士往奔虏营。会天大风,超令十人持鼓,藏虏舍后。约曰:“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
(注释)
(1)徐令:徐县县令。(2)假司马:次于军司马的官职。汉制,大将军营共五部,每部设校尉、军司马各一人,又有军假司马一人为副。(3)从事:幕僚一类的文职官员。(4)闭:指关押。(5)裁:同“才”。(6)长:永远。(7)殄(tiǎn):灭绝。(8)文俗吏:平庸的文官。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扶苏以谏故:________________    尝业投笔叹曰: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句中划分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B.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C.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
D.兄\固被召\诣校书郎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
【小题4】甲文中的陈涉和乙文中的班固都是有__________能力的人,甲文从“___________”可知(用原文作答)。
【小题5】结合文章一、二段的内容,说说班固有哪些优秀品质。

5.现代文阅读(共1题)

8.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假如人生没有磨难
贺铭华
①到过农村的人常发现这样一种农事现象:农民们对刚出土的青苗要进行碾压。开始人们觉得不可思议,甚至认为对柔嫩的幼苗采取如此高压手段,似乎近于残酷。后来有经验的老农告诉我们,碾压青苗恰恰是为了能让青苗长得更好!刚出土的青苗头重根浅,耐不住风吹雨打,必须施以重压才能扎稳根须,夯实基础。根扎得稳,苗才长得壮。
②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生下来就掉进福堆里,左拥右抱,百般呵护,不经受种种磨砺,不遭受些许苦难,这种环境能培养出栋梁之材吗?显然不能!其实,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磨难是人生最好的礼物!
③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不会进化,社会也不会向前发展。人类长期生活在一顺百顺、无忧无虑的环境中,那么既淘汰不了劣者,也筛选不出强者。假如当初就如此,人体的各种功能必将全面退化,最后可能倒退回原始状态。真的那样,人类也许现在还同猿猴们称兄道弟,与野兽们同林为伍!
④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可能会成为愚不可及的白痴蠢蛋。富贵温柔真如同一把无形利剑,它削去了人的铮铮铁骨、坚强意志、奋斗精神和冲天豪气,将猛虎变为猫咪,将雄狮变为绵羊,将雄鹰变为麻雀,将龙种变为跳蚤……古语说:“富贵不过三代”,又说“从来纨绔少伟男”。清代八旗子弟的历史悲剧就是明鉴。
⑤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会丧失很多优秀品质。胆识、进取、意志和坚韧等一串串闪光的字眼便没有任何社会意义,甚至可能会从字典中删除,黯然“下岗”。然而,现实中,正是这些千古不朽的社会理念在支撑着人生的框架,在构建着人生的坐标,在书写着人生的底蕴,在指引着人生的航向……
⑥所以,假如人生没有磨难,其本身就是一种灾难。
⑦磨难乃人类的良师。它令人振作,催人奋进,教人警醒,激人超越。正是磨难本身使人产生了对于环境的种种“适应性”,诱发了人的种种潜智潜能。环境需要听力,人便提高了耳朵的听觉功能;环境需要视力,人便提高了眼睛的视觉功能;环境需要思维,人便促使大脑日益聪睿精进。
⑧磨难实乃人类文明成果的孵化器、催生剂和奠基石。关于磨难,司马迁曾深有感慨地说出下列掷地有声的话语:“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此真乃千古良言,历久弥珍!我们甚至还可以将司马迁的名句续写下来:太史公受辱而作《史记》,杜甫流落乃成《三吏》《三别》,吴敬梓落第方有《儒林外史》,曹雪芹困顿而著《红楼梦》。中国历史上这些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无一不是因作者饱受磨难而成。假如当初这些文化先贤没有遭受如此磨难,恐怕人类就不会有这些文化精品出现了!
⑨有人说过,人的脸型就是一个“苦”字,天生就该受尽各种苦难。此言似乎不谬。想想人的一生,在自己的哭声中临世,在亲人的哭声中辞世,中间百十年的生涯,无时无刻不在与艰难、困苦、疾病、灾祸打交道。然而正是由于人类历尽磨难而甘之如饴,才将我们的生命演绎得如此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如诗如画,如梦如歌……
⑩因此,我们对于人生中的各种磨难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我们知道“阳光总在风雨后”“吹尽黄沙始见金”。我们向磨难要勇气,要智慧,要韧性,要成功!只要是人生中不可摆脱的磨难,尽管来吧!早些来吧!我们昂首挺胸地站立着!绝不胆怯!绝不屈服!
(选自《时文选粹》第九辑)
【小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小题2】请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用“‖”将文章划分为三个部分。
【小题3】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小题4】文章第④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5】第⑧段说“磨难实乃人类文明成果的孵化器、催生剂和奠基石”,请你举一个事例加以论证。(不能以文中出现的人物举例)

6.名著阅读(共1题)

9.
《水浒》是中国第一部歌颂_______的长篇章回体小说,鲜明的表现了“_______的主题。

7.综合性学习(共2题)

10.
在一次社团课上,小明路过乐器社,看你在练习吉他,很羡慕,就对你说:“我以前都没摸过吉他,现在想开始学,靠谱吗?”,你这样回答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五彩缤纷的花季,朝气蓬勃的青春。青春,是人生交响曲中最灿烂的乐章。花季雨季的我们,应该珍爱青春,健康成长。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青春随想”综合性学习活动。
(拟写标语)为扩大本次活动的影响,班长负责设计一张海报。他根据下面语段拟出了海报宣传语的前半句,请你续写后半句。(要求:与前半句语意相关、字数相等)
花季雨季的我们,都拥有灿烂的天真笑容,都拥有五彩的青春梦想,但只有珍惜美好的青春岁月,不要让似水的年华付之东流.用我们的活力、智慧、汗水去拼搏、击奋斗,才能谱写一曲无悔的青春之歌。
宣传语:拥有青春五彩梦,__________。
(设计板块)活动期间,每位同学都要办一期以“青春畅想”为主题的手抄报,请你参照示例,再设计两个板块。
板块一:青春的宣言   板块二:青春座右铭 板块三:_____ 板块四:_____
(热情感言)在活动结束的晚会上,小王同学深情地说道:“岁月从树林穿过,留下圈圈的年轮;白鸽从天空飞过,留下串串的欢韵;__________,_____。……”但由于太激动,只说了两句就停住了,这时你仿照小王的句式续说一句,同样表达心中的感慨。
(探究材料)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美国教育机构仅为高中学生求学期间列出的必读的经典书目就有20部之多。这个书目包括: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弥尔顿的《失乐园》,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惠特曼的《草叶集》等。这是美国高中在校生的必读书目,而且教育部门规定,这些书目数十年不变,且要参加相关内容的考试。
材料二:我们的《语文课程标准》也向中学生推荐了几十本经典“必读书目”,仅初中三年就有吴承恩的《西游记》,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等。每年各地的中考都把名著题作为必考的题型。现实的情况是:我们常常看到现在许多中小学生的经典阅读只停留在对中国古典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同时,肆意改编经典的现象也十分普遍,《西游记》被‘大话’,《三国》被‘水煮’。”
(1)从两则材料中你得出的共同结论是_________?
(2)针对材料二中所存在的现实情况,请你联系自己阅读文学经典的体验说说浅俗化的经典阅读给我们带来的不良后果______________

8.作文(共1题)

12.
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虚度光阴不是青春,惜时好学才是青春;驻足等待不是青春,昂扬前行才是青春;漠视逃避不是青春,勇于担当才是青春……灿烂的花季里,我们有多彩的故事;青春的原野上,我们一路放歌。 
请以“这才是青春”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题二: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一对父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候动情地说:“我们做父母的其实特别希望孩子有帮父母做点事的举动或者想法,哪怕只是倒一杯水,扫一次地,我们心里都会感到特别的欣慰,甚至是特别的感动”。

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悟和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字数不少于600 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与考生信息相关的表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字词书写:(2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