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述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孟德斯鸠批评中国皇帝拥有绝对权威。皇权植根于中国的伦理道德和文化习俗之中无须法律确认,人人将其视为天经地义,加之中国宗教势力较弱政权和教权合一均握于皇帝手中,皇帝的权力没有任何限制。批评中国刑罚严酷,罪名及刑罚的判断主要取决于官员和皇帝的意志,具有极大的主观随意性。在批评中国礼仪是统治者的愚民工具的本质的同时,他也肯定地指出这是“养成宽仁温厚,维护人民内部和平和良好秩序,以及消灭由暴性情所产生的一切邪恶的极其适当的办法”。
伏尔泰在《风俗论》中写道:“人类肯定想象不出一个比这(中国更好的政府切都由一级从属一级的衡门裁决,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祖录用在这种行政制度下,皇帝要实行专断是不可能的。”尔泰在积极肯定中国的道德、法律、宗教历史等方面车硕的文明成果的同时,也对中国科技落后的现状进行了反思
材料 孟德斯鸠批评中国皇帝拥有绝对权威。皇权植根于中国的伦理道德和文化习俗之中无须法律确认,人人将其视为天经地义,加之中国宗教势力较弱政权和教权合一均握于皇帝手中,皇帝的权力没有任何限制。批评中国刑罚严酷,罪名及刑罚的判断主要取决于官员和皇帝的意志,具有极大的主观随意性。在批评中国礼仪是统治者的愚民工具的本质的同时,他也肯定地指出这是“养成宽仁温厚,维护人民内部和平和良好秩序,以及消灭由暴性情所产生的一切邪恶的极其适当的办法”。
伏尔泰在《风俗论》中写道:“人类肯定想象不出一个比这(中国更好的政府切都由一级从属一级的衡门裁决,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祖录用在这种行政制度下,皇帝要实行专断是不可能的。”尔泰在积极肯定中国的道德、法律、宗教历史等方面车硕的文明成果的同时,也对中国科技落后的现状进行了反思
——编自崔婕《论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两种中国观》
提炼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并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2.材料分析题- (共4题)
2.
材料 辽建国之后,在画云汉地和海直接沿用唐朝律令制度,对契丹和奚等草原游牧民族,则参考“南京(即幽州)所进律文”制定成文法规范辽兴宗时期诏令大儒萧韩家奴修订礼典以“明礼义,正法度”。从过景宗而下的几代皇帝都不断改进用刑过重的弊端,提高重刑适用的标准、减轻对某些犯罪所用的刑罚、缩小犯罪株连的范围如废除了反逆重罪的兄弟连坐之法。在法制变革过程中逐渐重视差别性规范的建立突出表现为优礼官贵,确定了“八议”与请、减、免、赎等制度。代认可“贵贱有差原则为此采取的措施主要有:打击酷吏,注重选拔深明儒道宽和廉直的官员,禁止贵族对奴仆的擅杀和非刑。过代君主对反抗行为的容忍度也越来越低,严惩不孝行为,辽圣宗曾告诚诸侄,要“惟忠惟孝,保家保身”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辽代法制建设的主要特点和意义
——摘编自李文军《国家制度变迁中的“边疆资源”——辽代法制家化再思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辽代对待汉人和草原民族的法制有何异同。(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辽代法制建设的主要特点和意义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1916年8月,索姆河战役中的最后阶段,陆军元帅兴登堡与鲁登道夫将军接管了德国的军事指挥权,随后,他们做出了建造兴登堡防线的决定,工程的建设期为1916年至1917年。1917年,在西线战线上,法国的尼韦勒将军取代了一向谨小慎微的霞飞将军,他决定用闪电战取得战争的胜利。兴登堡鉴于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的失败,决定在西线采取守势。由于兴登堡防线的修筑,德军的战线缩短了50公里,从而确保德军从此释放出13个师的储备军事力量。
当时,传统的进攻方式是大批步兵在炮火掩护下发起冲锋,但是这种冲锋在深壕沟、巧布地雷和机枪掩体相结合的防御设施面前没有多大效果。尼韦勒将军的军队跃出壕沟发动攻击遭受了巨大的失败。这条防线使得协约国蒙受了四十万人的伤亡,而德国人伤亡只有二十五万人。1918年9月,协约国多国联军组织军队在西线发起大规模进攻,突破了号称固若金汤的兴登堡防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兴登堡防线”的影响。
材料 在1916年8月,索姆河战役中的最后阶段,陆军元帅兴登堡与鲁登道夫将军接管了德国的军事指挥权,随后,他们做出了建造兴登堡防线的决定,工程的建设期为1916年至1917年。1917年,在西线战线上,法国的尼韦勒将军取代了一向谨小慎微的霞飞将军,他决定用闪电战取得战争的胜利。兴登堡鉴于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的失败,决定在西线采取守势。由于兴登堡防线的修筑,德军的战线缩短了50公里,从而确保德军从此释放出13个师的储备军事力量。
当时,传统的进攻方式是大批步兵在炮火掩护下发起冲锋,但是这种冲锋在深壕沟、巧布地雷和机枪掩体相结合的防御设施面前没有多大效果。尼韦勒将军的军队跃出壕沟发动攻击遭受了巨大的失败。这条防线使得协约国蒙受了四十万人的伤亡,而德国人伤亡只有二十五万人。1918年9月,协约国多国联军组织军队在西线发起大规模进攻,突破了号称固若金汤的兴登堡防线。
——据马丁·吉尔伯特《第一次世界大战》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做出建造“兴登堡防线”决定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兴登堡防线”的影响。
4.
材料 19世纪20至30年代,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在文学创作中继承和发展了莎士比亚等人的文学理论,通过作品《克伦威尔序》主张作家应力求使作品里的人物形象无比真实地表现出来。雨果认为,作家有义务“把滑稽丑怪与崇高优美完美地结合”他在巨著《巴黎圣母院中竭力再现美丑“并存”“相共”的文学情节在欧那尼序》中他写道:“文学自由正是政治自由的新生儿女。”在《莎士比亚论》中,他不但指出作家负有促进人类进步的伟大责任,而且还论述了诗人、作家在教育人民方面的特殊价值。雨果也因此被誉为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先驱者和代表作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雨果文学成就取得的原因:
——摘编自陈许《作为批评家的雨果论雨果——对浪漫主义文学的理论贡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雨果对浪漫主义文学理论的贡献。(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雨果文学成就取得的原因: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朝贡制度从内部而言是中原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及其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从外部而言则是中原王朝对本国以外其他藩属国及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朝贡制度是索主国中国与东亚各藩属国之间政治秩序维护的主要手段,在古代东亚地区具有重要地位,正如斯塔夫里阿诺斯所指出:“纳贡是古代中国人唯一承认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形式。中国周边属都要对中国进行朝贡包括纳税、进贡方物等等。对此类朝贡中国各封建王朝也给予了相当丰厚的回赐。朝贡制度始于西周,至明朝达到鼎盛。朝贡国向明朝称臣采用明朝年号年历等;明朝政府则对其国王予以册封、赏赐。有些朝贡国在王位继承过程中出现的逆现象以及不守华夏礼节等问题,明朝政府多以发布谕令并遣使责问,同时对“却贡”等行为进行动诚和惩罚,而不是粗暴地干涉其内政。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罗马的行省制度和中国古代的朝贡制度在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模式上的不同之处,并分析两种模式长期存在的原因。
材料一 朝贡制度从内部而言是中原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及其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从外部而言则是中原王朝对本国以外其他藩属国及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朝贡制度是索主国中国与东亚各藩属国之间政治秩序维护的主要手段,在古代东亚地区具有重要地位,正如斯塔夫里阿诺斯所指出:“纳贡是古代中国人唯一承认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形式。中国周边属都要对中国进行朝贡包括纳税、进贡方物等等。对此类朝贡中国各封建王朝也给予了相当丰厚的回赐。朝贡制度始于西周,至明朝达到鼎盛。朝贡国向明朝称臣采用明朝年号年历等;明朝政府则对其国王予以册封、赏赐。有些朝贡国在王位继承过程中出现的逆现象以及不守华夏礼节等问题,明朝政府多以发布谕令并遣使责问,同时对“却贡”等行为进行动诚和惩罚,而不是粗暴地干涉其内政。
——据陶继波《明清时期东亚朝贡制度变迁略论》等整理
材料二 公元前241年,第一个罗马行省西西里行省建立。罗马对第一块海外领土”(印西西里行省)的管理,俨然是一副大国统治者的模样它拒结给予西西里行省“平等盟员”的身份与权利,而是公然室称西西里行省是“罗马国家的领土”,从而开启了赤裸裸吞并被征服地区的领土并削被征服民族的霸国强权政治的先河。公元前227年,罗马国家的首批行省总督上任,标志着罗马行省管理体制正式建立,到公元前1世纪和公元1世纪时,地中海世界的施大多数地区都建立了罗马行省。后来随着罗马化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行省居民取得了完全的或不完全的公民权,直到公元212年所有罗马居民都取得了公民权这样所有罗马行省的居民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这种关系反映在法律上则是罗马法在市民法和万民法统一以后,逐渐成为适用于平等主体之间关系的法律。——摘编自朱景文《古代中国的朝贡制度和古罗马的海外行省制度——中华法系和罗马法系形成的制度基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朝贡制度的特征,并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做简要评价。(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罗马的行省制度和中国古代的朝贡制度在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模式上的不同之处,并分析两种模式长期存在的原因。
3.单选题- (共19题)
6.
棱伦改革开始赋予公民大会以立法权,陪审法庭以司法权,五百人会议以行政权,使之互相制约。国家机构权力虽有分工,但权限的划分比较笼统且权力互相交错立法、司法、行政不是平行关系,行政、司法只是在立法机关监督下的分权。据此可知古希脂
A.实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
B.民主得到民众普遍支持 |
C.国家机构的权限划分不明 |
D.公民的权利得到了保障 |
7.
早期罗马法规定,父母是自由人,出生的子女也是自由人,若父母有一方不是自由人的,罗马法采取“子女身份从母”的原则来确定,即出生时母亲是奴隶的子女就是奴隶而到了哈德良皇帝时期,罗马法规定:“凡胎儿至怀孕至出生生母曾一度取得自由权的出生婴儿即为自由人”这一变化
A.体现了自然法对罗马法的影响 |
B.反映出罗马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 |
C.表明了罗马注重保护平民利益 |
D.说明罗马法由宗亲向血亲体系转变 |
8.
罗马社会早期,动产在社会财富中所占比例不大,人们对财产交易安全的关注甚于对交易迅捷的渴求。因此,当时一切要式行为均需采取庄严的仪式。商品交易亦是如此,缔结婚姻、解放奴隶、订立遗嘱等也是如此。早期罗马社会的这种行为
A.立足于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 |
B.导致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
C.能有效地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
D.表明罗马契约制度不断完善 |
9.
1776年,杰弗逊起草《独立宣言》第一稿时,曾把支持奴隶贸易、将奴隶制强加于北美殖民地列为英王的罪状之一,但因遭到南方州的反对而被迫删除。这反映出
A.蓄奴制度违背了天赋人权原则 |
B.南方州拥护英王的殖民统治 |
C.建立政治共识是当时首要任务 |
D.制宪会议中南北方矛盾激化 |
10.
巴黎公社成立后,在其对委员的文告中说,“我们过去是劳动者,今天仍将是劳动者,将来也还是劳动者”“一切公职人员,不论职位高低,却只付给其他工人同样的工资,公社所曾付过的最高薪金是6000法郎”。这些做法表明巴黎公社
A.实行包容各党派的协商民主 |
B.具有社会主义政权的性质 |
C.努力构建服务型的责任政府 |
D.主张彻底废除财产私有制 |
11.
免役收庸是役法名,西魏时有丁庸的记载。至隋朝开皇三年,“世令不役者收庸开皇十年则规定:人年五十,免役收庸。”唐朝建立以后,定“若不役,则收其,每日绢三尺,布加五分之一”。据此可知,免役收
A.推动了西魏的迅速崛起 |
B.巩固了隋朝的封建统治 |
C.有助于农业的恢复发展 |
D.免除了农民的力役负担 |
12.
洪武八年(1375年),诏造纸币“大明宝钞”,载“明初钞甚通行”下表为大明宝钞折钱数的变化,大明宝钞折钱数的变化
时间 | 大明宝钞一贯折钱数 |
洪武八年(1375年) | 1000文 |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 | 250文 |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 | 160文 |
明宪宗成化初年 | 4文 |
A.反映了商品经济非常活跃 |
B.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
C.表明民间财富被搜刮殆尽 |
D.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商业发展 |
13.
下表反映了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开封商人借贷市易司钱数的统计情况。据此可推知,北宋时
类别 | 户数 | 钱数 |
大姓 | 35 | 154万余贯 |
酒户 | 27 | |
小姓 | 27093 | 83万余贯 |
合计 | 27155 | 237万余贯 |
A.中小商户经营困难 |
B.开封城市商业繁荣 |
C.政府重视商业税收 |
D.长途贩运贸易发达 |
14.
哥伦布在第二次航行时用17艘大船除运送交换物外,还运去了工匠、农夫和农业工具,以及各种植物种子和不同动物以及开矿用的炸药和机械,犹如运去了一个小型社会。与此同时,美洲的玉米、土豆、番茄、烟草、可可等也传到了欧洲。这表明新航路开辟
A.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
B.推动了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 |
C.瓦解了美洲落后的生产方式 |
D.提供了各洲文明双赢的契机 |
15.
1890年,在传统工业领域中,德国生铁和钢的价格降到了欧洲同行业中的最低。这反映出
A.德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十分迅猛 |
B.德国传统工业在欧洲缺乏竞争力 |
C.英国垄断国际价格操纵了市场 |
D.垄断组织全面地影响着德国经济 |
16.
《水经注》记载,新野有个“樊氏陂,陂东西十里、南北五里,俗谓之凡亭陂。陂东有樊氏故宅,樊氏既灭,庾氏取其陂”。樊宏是东汉光武帝的舅父,像樊氏这样的豪族大地主的田庄都不能长久地保有,其他地主的田庄也就可想而知了。这一现象的出现
A.源于土地私有可以买卖 |
B.表明土地集中现象日益严重 |
C.体现出中央集权的弱化 |
D.反映出当时政治局势的动荡 |
17.
先秦时期的布币形如工具“铲”流行于两周、三晋、郑、卫等农业区域;刀币起源于渔猎经济时期,形如工具“削”,主要由齐、燕、赵三国铸造发行;圆钱来源于纺轮或玉璧,成为战国后期北方各国的流通货币。这可以用来说明先秦
A.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差异性 |
B.商品经济活跃推动货币产生 |
C.铸币形制体现古人的智慧 |
D.各诸侯国借助货币推广农具 |
18.
16世纪,欧洲新建了许多大学:在德国,路德派建立了马尔堡大学、耶拿大学、柯尼斯堡大学等在瑞士,加尔文派创建了日内瓦学院等。这些大学以国内学生和本民族语言为主。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当时欧洲
A.教育摆脱宗束缚 |
B.商品经济的发展 |
C.民族国家的兴起 |
D.封建王权的强化 |
19.
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在听到铁匠打铁的声音规律又动听后便用数学语言将其表达出来,这就是黄金分割。这一比例被广泛应用于当时的建筑、雕塑、绘画、设计等艺术领域如帕特农神庙的宽高比(如图)女神维纳斯雕像的身材比例(如图)等据此可知,在古希腊


A.数学理论根植于实践 |
B.重视艺术创设的美感 |
C.民主政治的影响深远 |
D.科学成就领先于世界 |
20.
1523年,马丁·路德在文中说:“必须将亚当的子孙分为两类,一类属于上帝之国,一类属于世界之国,两者的区别在于一属世界的政府所有的法律只及于生命财产和世界上外表之事,至于灵魂,只受上帝统治”马丁·路德这一思想
A.利于新教摆脱世俗王权的束缚 |
B.实质上否定了基督教的教义 |
C.削弱了封建王权在欧洲的影响 |
D.巩固了欧洲民众的宗教信仰 |
21.
据统计,明中后期,《三国演义》有28种刻本,“坊间所梓三国何止数十家矣”。一大批历史演义小说被创作出来,从史前时代一直到明朝,每个朝代都有对应的历史演义小说出版,而且有的还有好几种版本。这表明当时
A.商业出版迎合了市场需要 |
B.活字印刷技术得到普及 |
C.世俗文化整合了价值观念 |
D.历史小说创作成为主流 |
22.
公共图书馆在十八世纪的欧美还不多见而到了1844年法国美国普鲁士和奥地利则各有上百个公共图书馆。剧院、音乐厅,博物馆,还有十九世纪末的电影院已在城市普遍出现。这表明,19世纪中期以来公益设施的建设与推广
A.推动了文化的大众化发展 |
B.反映出社会矛盾的日益缓和 |
C.加速了科技向生产力转化 |
D.促进了浪漫主义文艺的产生 |
23.
下表是根据张新光的《农业资本主义演进的法国式道路及其现代转型》绘制的法国农民土地状况和经营模式。据此可知,法国农业的这一状况
1862年 | 780万土地占有人 | ||
1—10公顷46.5% | 不足1公顷38.5% | 360万个小农户无力交纳税款 | |
1882年 | 80%的农户直接耕种土地经营面积占全国土地的60% | 12%的农场主采用租佃制经营形式 |
A.促进了法国政局的稳定 |
B.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
C.有助于农业科技的创新 |
D.加速了代议制的完善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