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城市2019年中考复习备考历史冲刺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76871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6/14

1.综合题(共5题)

1.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中国强盛的重要保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摧枯拉朽,吞并六国,结束了长期战乱的历史,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他废分封,立郡县,实行车同轨,书同文,北击匈奴,南平岭南,创建了大一统的帝国,被称为“千古一帝”。

——河北人民出版社《历史(七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据材料指出他被称为“千古一帝”的原因。
材料二  郡县制在否定分封制的基础上得到确立和发展,使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巩固,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对后世影响深远。行省制度有利于各族人民的交流和国家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使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加强,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高中历史基础知识手册》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古代先后实行的三大地方行政制度,并概要指出元朝“民族融合”的影响。
材料三 明清前期,……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设置台湾府,击败沙俄对中国黑龙江流域的侵略,这些斗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清政府粉碎噶尔丹的分裂活动,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加强对西藏的管辖,使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3)据材料三,指出明清前期历史发展的显著特征。
2.

   青年学生是爱国的先锋。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举了!

——摘编自《五四运动史》

材料二 五四运动的亲历者回忆说:“处于这个伟大时代,我的思想上不能不发生非常激烈的变化……改变过去革命的方法,必须依靠下层人民,必须走俄国人的道路,这种思想在我头脑中日益强烈,日益明确了。”

——摘编白《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由于在五四运动中亲眼看到工人阶级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一部分学生领袖便“出发往民间去”……与其说这是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过程,不如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请回答:

(1)读材料一,指出当时学界组织游行的目的是什么?据此指出,五四运动的核心精神。

(2)据材料二指出,五国运动亲历者找到的新革命方法是什么?这一新革命方法的得出是总结借鉴了哪些革命的经验教训?

(3)据材料三指出,当时的学生领袖为何要到“民间去”?这一举动对中国革命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4)从五四运动的革命对象和参与对象上,说明五四运动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 

(5)综合上述材料,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中的表现有许多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请你除上述之外,再写一条。

3.

   某校历史小组以探寻中国救亡图存、富国强民之路为主题,搜集到以下资料,设计出相关问题,请你一起探究。

[屈辱篇]
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屈辱史。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坚船利炮拍逼迫下坠入近代的屈辱彷徨与困惑。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
(1)材料一中“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含义是什么?
[探索篇]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探索史。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2)“维新之路”(“共和之路”)指什么事件?
(抉择篇)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1927年,南昌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的认识到,苏俄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并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后,经过艰辛求索,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
(3)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两次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做出了伟大而正确的决策,是中国的革命与建设走向胜利。请写出较早的那一次会议名称。
(4)材料所叙述的“正确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是指什么道路?)
(奋斗篇)
材料一:1462公里,这是从上海到北京的空间距离。然而,从诞生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多少危急时刻,多少重大关头,中国共产党人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浴血奋战化险为夷,追中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材料二: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带领全国人民努力建设社会主义,通过60年的奋斗,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时期,在正确革命道路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长期艰苦卓绝斗争中经历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6)改革开放时期,在农村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极大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感悟篇)
百年的中国从国弱民辱到国富民强,中国的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正迈步走向辉煌。
(7)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同学们对上述结论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同时还懂得了很多道理,参与其中的你对中国的百年巨变有何感悟?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将这些“权利”用书面形式汇聚于一纸,而且作为人民与国王之间的“契约”出现,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权利法案》因此成为“英国宪政”中最奠基性文件之一。它为现代英国政治制度的形成打下一个基础。

——摘编自钱乘旦、徐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 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通过改革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俄国各界纷纷指责影响工业化进程的封建农奴制度,在社会的巨大压力下,1861年,在俄罗斯施行了近五个世纪的农奴制被废除了。

——摘编自《大国崛起》

材料三1933年3月,罗斯福上任后,实施新政。参、众两院通过《银行紧急法案》;5月通过《农业调整法》,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业危机;5月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6月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成立“全国复兴署”,明确劳工的权利,整顿危机中的美国工业。

——摘编自武寅《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契约”的重大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日本和俄国改革的相同之处。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罗斯福新政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政的影响。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789年根据这一宪法成立的联邦政府,……一个长期稳定的强有力却不专制的中央政府取代了以前松散的软弱无力的邦联政府。在这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除南北战争以外,宪法和联邦政府保证了美国始终处于一种政治和社会高度稳定的状态,这就为美国的长期经济发展提供了一种很好的社会环境,并成为美国迈向现代化购起点。在宪法制订不到100年的时间里,美国经济迅速发展,并很快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摘编自张进铭《论宪法和建立联邦政府对美国长期经济发展的影响》

(1)请写出材料中“宪法”的名称。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要点明确,体现材料主题;史论结合,论述条理清楚。)

2.选择题(共8题)

6.
唐代著名的襄阳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是
A.李白B.孟浩然C.白居易D.王维
7.
歌谣“国共联手为革命,荡平军阀促统一”体现的历史事件是在
A.国民大革命时期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一战后
8.
《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南京条约》的签订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辛亥革命
9.
《亮剑》中的李云龙有句台词:“我们要主动‘关照’日本鬼子,让它尝尝被八路军打的滋味。”能有力地证明这一台词的战役是
A.淞沪会战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淮海战役
10.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其理论依据是(   )
A.政治协商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一国两制”的构想
11.
给人类带来便捷的“火种”,让人们告别了蜡烛和油灯。这位真实的“普罗米修斯”是
A.英国人B.美国人C.法国人D.德国人
12.
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的共同作用是
A.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B.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C.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D.巩固了欧美资产阶级的统治
13.
由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战略和亚投行的建设都是为了顺应世界
A.经济多极化B.经济信息化C.政治多极化D.经济全球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