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2019年七年级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685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7/19

1.综合题(共3题)

1.
我国古代对外交往频繁,中外友好交往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在当时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亚非许多国家的使节、商人、留学生、艺术家川流不息地涌向中国。唐朝派往国外的使臣、僧侣、和到外国贸易的商人,也不绝于途。

——《新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唐朝对外交往的两个具体事例。
材料二 宋元时期是我国海外贸易发展的鼎盛阶段。在宋代,海外贸易集中在南部沿海和长江下游的几个大城市,……为了能征收关税,将垄断贸易限制在某些官方控制的大港口的制度开始于8世纪,在宋代这些关税成为政府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的主角……。

——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

(2)材料二中“在宋代中国人逐渐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最重要的科技发明是什么?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它是什么?
材料三 下表所示是发生在明朝初年中外交往史上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
时间
1405—1433年
 
规格
船数
首次多大200艘
人数
首次27000多人
次数
先后七次
航程
先后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3)材料三反映了明朝初年中外交往史上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其历史作用是什么?
材料四 故步自封是清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限制贸易政策的实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很大的消极作用。它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制侵略的作用,反而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人眼光受到局限,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基本断绝,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中国历史十五讲》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实行了怎样的对外政策。根据材料四回答该政策对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危害?
(4)根据以上对外交往的史实,以古为鉴,请为当代中国的对外交往提出合理建议。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一、图二分别是唐朝发明的什么生产工具?
材料二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形象地反映了太湖流域地区生产在全国所占的重要地位。此外,宋代棉花的种植推广、造船技术的进步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繁荣,都是北方所不能企及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在什么时候最后完成?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明朝时,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在前代基础上继续发展。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明代引进原产美洲的粮食作物有哪些?(任举两例)
材料四 阅读下表并回答问题
年代
顺治8年
康熙39年
乾隆59年
人口数量
0.7亿
1.5亿
3.13亿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前期人口变化的趋势。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意思是自古以来的统治者,都重视中原的汉族,而轻视那些少数民族,而我,却对他们一视同仁。)

——唐太宗

(1)材料一体现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民族政策?他被少数民族尊称为什么?他在位时与吐蕃实现民族团结友好往来事件是什么?
材料二 为了对全国进行有效的统治,忽必烈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体制,建立行省制度。……在中央设宣政院,管理全国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首次对西藏实施行政管辖。

——《西藏的发展》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的版图开始于什么时期?
材料三 应该说,清代的国家统一,既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又与清统治者特别是康雍乾三帝顺应这一趋势,坚决与分裂势力做斗争,实行有利于统一大业的方针和政策有关。

——《简论清代的国家统一》

(3)维吾尔族主要生活在我国新疆地区。乾隆皇帝时,为了维护祖国统一,平定了哪场分裂祖国的叛乱?为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清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
材料四 明末清初,我国东南沿海和北疆相继遭到日本、荷兰、沙俄的侵略,为了反抗外来侵略,广大爱国军民进行了三次英勇斗争,并取得了重大胜利。在这三次可歌可泣的斗争中涌现出两位民族英雄,他们高尚的精神品质和反抗外来侵略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将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4)材料四中所说的“三次英勇斗争”是指哪三次反侵略斗争?他们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作为时代青年应如何肩负起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

2.选择题(共19题)

4.
下图中材料反映的诗人是
A.李白
B.白居易
C.杜甫
D.苏东坡
5.
历史学习要善于抓住特征和主题。如果你要完成一篇关于辽宋夏金时期的历史小论文,你可以确定的最合适的论文主题是
A.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B.地方军阀割据的时代
C.诸侯交替掌握政权的时代
D.封建国家统一的时代
6.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反映的是
A.两宋时,南方的丝织品超过北方
B.宋朝时,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丰饶的粮仓,是全国的经济重心
C.湖南、广东的粮食大丰收
D.隋唐时,太湖流域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
7.
宋代市民日常生活丰富多彩,生活在宋代东京的普通市民做不到的是
A.吃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
B.在瓦子内看表演
C.和朋友们一起玩蹴鞠
D.看关汉卿的剧本《窦娥冤》
8.
元朝“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此材料反映了
A.元朝国内交通发达
B.元朝疆域最辽阔
C.元朝时期人口众多
D.元朝海外贸易繁荣
9.
下图是某班学生在举办故事会时准备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故事是
A.岳飞抗金
B.文天祥抗元
C.澶渊之盟
D.安史之乱
10.
宋代实行“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策,士人受到社会普遍尊重。这说明当时
A.重文轻武
B.文武并重
C.守内虚外
D.强干弱枝
11.
下列搭配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A.阿保机——契丹族
B.忽必烈——蒙古族
C.元昊——党项族
D.阿骨打——鲜卑族
12.
余秋雨先生说过:“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他们共同心仪宋朝的原因是
①社会经济繁荣
②国家统一强大
③科技发达
④都市生活繁华热闹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
陆上“丝绸之路”形成于汉朝,那么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14.
其史学地位与司马迁齐名,其著作被宋神宗御批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这部编年体通史巨著是
A.《资治通鉴》
B.《史记》
C.《左传》
D.《汉书》
15.
学完清朝史实后,某班同学在微博上发表评论,有同学说:“清朝的读书人简直没法活了,稍不留神,就因为写的诗或文章触犯皇帝而被抓起来。”他评论的是清朝哪项措施造成的后果
A.废除还相
B.文字狱
C.八股取士
D.禁书毁书
16.
以下是某位同学整理的关于明朝“八股取士”的笔记。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考试题目:必须出自“四书”“五经”
B.答卷文体:必须严格以“八股文”答卷
C.考试特点:考生可自由发表对朝政的见解
D.考试结果:考中者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17.
实现下图图示中两种变化的历史人物是
A.阿保机
B.努尔哈赤
C.皇太极
D.阿骨打
18.
下图为清朝前期疆域简图。②处应填写的地点是
A.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B.南海诸岛
C.西伯利亚
D.巴勒喀什湖
19.
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庭的兴衰变化,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的古典小说是
A.《西游记》
B.《红楼梦》
C.《牡丹亭》
D.《窦娥冤》
20.
2018年5月,台湾当局再次被排除在世界卫生大会之外,因为承认“九二共识”是台湾方面通向世界卫生大会的唯一“通关密码”。下面能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史实是
A.元朝在中央设立宣政院
B.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C.乾隆帝设立伊犁将军
D.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21.
清朝初年统治者十分重视经济恢复,尤其认为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大力推行的政策是
A.发展海外贸易
B.改进生产工具
C.推行垦荒政策
D.招募农民屯田
22.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历史上澳门长期被谁占领?
A.英国
B.荷兰
C.西班牙
D.葡萄牙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