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唐宋时期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时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隋朝大运河示竟图

材料二 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捻,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闭。至(贞观)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钱。


图1筒车示意图 图2北宋纸币铜板拓片
请回答:
(1)观察材料一中的地图,指出大运河的中心是哪个城市,并填写在示意图相应的方框内;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运河的积极作用。
(2)材料二反映了唐初怎样良好的社会状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在经济上的措施。
(3)请写出材料三中图1或图2的名称。(任写一个)
(4)综合以上材料,分析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材料一 隋朝大运河示竟图

材料二 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捻,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闭。至(贞观)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钱。
——(唐)杜佑《通典》卷七
材料三

图1筒车示意图 图2北宋纸币铜板拓片
请回答:
(1)观察材料一中的地图,指出大运河的中心是哪个城市,并填写在示意图相应的方框内;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运河的积极作用。
(2)材料二反映了唐初怎样良好的社会状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在经济上的措施。
(3)请写出材料三中图1或图2的名称。(任写一个)
(4)综合以上材料,分析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个民族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更成为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基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1)材料一中“朕”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试举一例说明当时唐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
材料二 自契丹取燕蓟以北,拓跋(党项族)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英豪,皆为其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刊,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
材料三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第岁以绢二十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材料四 ……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5)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古代的民族关系对我们当今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
材料一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1)材料一中“朕”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试举一例说明当时唐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
材料二 自契丹取燕蓟以北,拓跋(党项族)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英豪,皆为其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刊,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2)材料二中的“拓跋”建立了什么政权?根据材料概括“契丹”和“拓跋”有什么相同的举动?材料三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第岁以绢二十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鉴长编》
(3)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两个政权之间?材料四 ……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4)指出材料四中“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开始于哪个朝代?此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哪一现象?(5)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古代的民族关系对我们当今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
3.
选官制度的变化影响到社会政治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科举选官的基本原则是,由朝廷设立一些科目,公开竞争,择优录取,……隋的科举制度还处于开创的阶段,大体在隋炀帝时期,……成为国家纯粹按照才学标准选拔文士担任官吏的考试制度。”
(1)依据材料一指出唐代科举制度的选官标准是什么?并从材料中找出它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指出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是什么?由此可见科举制度实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八股之害”反映了明朝的科举制度有了怎样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使用这种制度选拔官员有何突出的弊端?
材料一 “科举选官的基本原则是,由朝廷设立一些科目,公开竞争,择优录取,……隋的科举制度还处于开创的阶段,大体在隋炀帝时期,……成为国家纯粹按照才学标准选拔文士担任官吏的考试制度。”
——刘宗绪《唐代的选和举》
材料二 (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摭言》
材料三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顾炎武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唐代科举制度的选官标准是什么?并从材料中找出它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指出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是什么?由此可见科举制度实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八股之害”反映了明朝的科举制度有了怎样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使用这种制度选拔官员有何突出的弊端?
2.选择题- (共17题)
4.
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为了弘扬民族文化,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在众多唐代诗人中,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被称为“诗圣”的是
A.李白 |
B.白居易 |
C.杜甫 |
D.欧阳询 |
5.
961年,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宋太祖为“稍夺其权”而采取的措施有
A.取消节度使收税权利 |
B.设转运使 |
C.经常调换军队将领 |
D.派文官担任地方州县长官 |
7.
《东京梦华录》记载:“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50余座,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城市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
B.北方人迁到江南,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
C.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学习和接受了汉族先进的文化 |
D.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本抑末”政策 |
9.
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几乎在所有中国传统科学技术领域都留下了新的记录。以下科技成就都属于宋代的是
A.《本草纲目》和《农政全书》 |
B.改进造纸术和火药的发明及应用 |
C.《齐民要术》和《天工开物》 |
D.发明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用于航海 |
10.
是一部成书于北宋时期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在该书中,编者司马光等人总结了许多历史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它是
A.《史记》 |
B.《资治通鉴》 |
C.《汉书》 |
D.《后汉书》 |
11.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辽、宋、夏、金、元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A.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C.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
12.
中文歌剧《马可·波罗》曾在意大利热那亚的歌剧院演出,它取材于十三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自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往返中国的传奇经历。这一事件发生于我国的
A.汉代 |
B.宋代 |
C.元代 |
D.明代 |
13.
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中国历史上,灿若群星的英雄辉映着祖国的天空。下列英雄人物按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岳飞
②戚继光
③文天祥
④郑成功
①岳飞
②戚继光
③文天祥
④郑成功
A.③①②④ |
B.④②③① |
C.①②④③ |
D.①③②④ |
14.
下面是南宋地方官就江南经济发展情况向朝廷作的汇报,情况属实的是
①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②南方的丝织业超过北方
③南宋的海船配备了先进的指南针
④中国商船已远达非洲东海岸
①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②南方的丝织业超过北方
③南宋的海船配备了先进的指南针
④中国商船已远达非洲东海岸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18.
在尚未普及电影和电视的20世纪七八十年代,拥有一本精美的连环画是很多孩子的梦想,很多人都是在童年时代通过连环画来阅读名著的。下图中搭配错误的是




A.大闹天宫-《西游记》 |
B.三顾茅庐-《三国演义》 |
C.黛玉葬花-《牡丹亭》 |
D.武松打虎-《水浒传》 |
19.
郑和七下西洋,长驶远驾,“示中国富强”。如此盛大的远航,却突如其来,悄然而去。“郑和之后,再无郑和”。其直接原因是
A.明朝国力的衰退 |
B.科学技术的落后 |
C.西方列强的侵略 |
D.八股取士的影响 |
20.
下列有关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闭关政策是指严格禁止对外贸易
②闭关政策的实施有防御西方殖民势力入侵的目的
③闭关政策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④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
①闭关政策是指严格禁止对外贸易
②闭关政策的实施有防御西方殖民势力入侵的目的
③闭关政策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④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3.填空题- (共3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7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3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